标题: 《如何看待中国新一代「人造太阳」装置(HL-2M)再获突破性进展,具有哪些重大意义?【月诚故事】》
今早的知乎热榜上,当前实际的榜首话题是《中国新一代「人造太阳」装置(HL-2M)再获突破性进展,突破百万安放电,具有哪些重大意义? - 知乎》。或许是由于参与话题讨论的门槛过高,截至目前该榜首话题只有二十多人参与回答。相比之下,在百度学术上搜索关键词“核聚变”或“人造太阳”,搜索出来的结果数量,都比知乎热榜话题当前的回答数量要多一些。
那么根据榜首话题的标题,新一代「人造太阳」再获突破性进展到底具有哪些重大意义呢?
说实话,“核聚变”话题是一个过于高大上的领域,先来看看答主们的回答。根据评论区答主“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回答,“10月19日,中国新一代“人造太阳”装置(HL—2M)等离子体电流突破 100 万安培,创造了我国可控核聚变装置运行新纪录,标志着我国核聚变研发迈出重要一步,技术水平居国际前列。等离子体电流强度是托卡马克核聚变装置的核心参数,等离子体电流超过100万安培是其实现聚变能源的必要条件。此次等离子体电流能力全新的突破,意味着该装置未来可以在超过100万安培的等离子体电流下常规运行,开展前沿科学研究,对我国未来深度参与国际热核聚变堆实验及自主设计运行聚变堆具有重要意义。[截图]。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聚变科学所副所长(主持工作)、HL-2M实验负责人钟武律表示, 此次突破标志着我国核聚变研发向着聚变点火迈进重要一步。衡量核聚变装置及核聚变研究水平有三个参数:燃料的离子温度、等离子体密度和能量约束时间。只有三个参数的乘积超过特定数值,才能够实现真正的核聚变。而等离子体电流的大小将显著影响三个参数中的等离子体密度和能量约束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