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和领导作斗争?如何才能反制领导?【月诚故事】

标题: 《为什么要和领导作斗争?如何才能反制领导?【月诚故事】

今早知乎热榜当前排名第一的,是由观察者网发起的讨论话题《境外组织想利用中国博主污蔑「中国成全球毒品生产中心」,这暴露了哪些问题? - 知乎》。事实上,这个话题的镜像话题《如何看待某禁毒答主遭境外媒体约稿,要求其诬称「中国成为全球毒品生产中心」,被答主拒绝? - 知乎》前两天也是知乎热榜的榜首话题。这倒是件好事,直接用生动的事例科普了《反间谍法》以及今年 4 月 26 日刚刚颁布的《反间谍安全防范工作规定》,也让更多人知道了现实中的“暗战”是怎样进行的。

只可惜,选择毒品这个话题来污蔑中国真的是不了解中国。要知道,1840 年鸦片战争之前,英国当年的 GDP 国民生产总值远远不如清朝时的中国,也几乎没有任何有竞争力的商品可以出口到中国。直到鸦片战争前后,英国才通过大规模地制毒贩毒,将鸦片非法走私(鸦片战争之前)或合法出口(鸦片战争之后)到中国,并将真金白银源源不断地运回英国,最终成就了英国十九世纪辉煌的维多利亚时代,也同时开启了中国人一百多年来的苦难记忆。因此在打击毒品这件事上,从来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做到中国这么严厉的打击力度。反倒是刚刚过去的 6 月 26 日国际禁毒日让更多普通人都知道了一个基本事实——美国才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毒品生产国和消费国,而且不少毒品在美国是以合法形式进行销售的。

用评论区当前排名第一高赞答主“执戟郎”的话说,“……我们这 200 年的沉沦,就是从毒开始的。在这个问题上搞事,没有十年的妄想症都干不出来。搞搞性别对立、贫富对立、民族对立、两岸矛盾不好吗?虽然现在大灯塔不亮了,空气也不那么香甜了。可是还有人深信不疑啊,不在这上面搞事,非选两个中国人最敏感的话题忽悠。这要是上了你们的道,智商基本可以告别自行车了。”

有意思的是,当前排名第二的热议话题《领导重用你,但就不提拔,调动被多次拦截,责任压给你,出错还常骂你,为什么? - 也许的回答 - 知乎》的选题立意就非常贴近于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矛盾冲突。围绕着打工人和领导之间的矛盾,当前评论区排名第一的高赞答主“出版人,作家,翻译(日语)也许”在回答中号召打工人起来“反抗”单位领导——“你不会反抗、不会搞事、不会玩花样,那当然只会成为‘干活的存在’。至于提拔、好处,那是想多了。有智应对、灵活以待,才有属于自己的前途。……善于斗争,才有前景。……如何斗争,如何反制领导?……责任压来的前提,一是你愿意接,二是你愿意干,三是你不反抗。面对这逆。来。顺。受的人儿,没谁不想压迫他。反正压了也白压,那不压白不压。要反抗。如:……”

细细一琢磨,似乎哪里不对?为什么要和领导作斗争?

找工作面试的时候,常常会被问到“你为什么选择我们单位?”“你有哪些优(缺)点?”或者“你能为我们公司做些什么?”等等。这时候一般会有两种可能:第一种是因为你找不到其他更好的工作了,于是必须掩盖自己内心只是想要打工挣钱混日子的真相。另一种则是你有自己的目标想要实现,你也明确知道未来你能从这份工作当中积累到哪些资源,对于单位和自身的目标实现会有哪些帮助。

譬如说学的是法律专业,刚毕业的年轻律师接不到的“大”案子。这个时候如果挂靠在其他律师事务所,跟着其他律师做事,也能挣点辛苦钱,但真的只有一点点的辛苦钱。这个时候你会思考“如何跟领导作斗争”或者“如何才能反制领导”吗?换个角度思考,有经验的大律师又为什么愿意带新人呢,简单琐碎的基础工作换谁做不行呢?

因此年轻律师在刚入行的时候,更理性的做法不是去想办法跟老板作斗争,而是应该在帮老板做事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学习并积累自身的行业资源。再换个角度,假如你只是突然感冒了去医院看病拿药,可能你不会介意年轻医生给你看病。然而对于性命攸关的大病,正常人一般都会更加倾向于找个有经验的大龄主任医师看病。律师行业也是同理,只有小案子才有可能去找一个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律师。

小结一下,当一个人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且有能力选择工作的时候,“和领导作斗争”或许只是一个伪命题。更多的时候,任何行业都需要一个入行的积累过程。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如果千方百计把领导当作是自己入行的绊脚石,那么当初又为什么要选择这份工作呢?

只有一种情况,那就是心中原本就没有任何目标,也找不到更好的工作。

有很多工种本身其实都是没有意义的。譬如美国电影《摩登时代》当中卓别林扮演的流水线工人,每天的工作就是在工厂的生产流水线上拧螺丝,日复一日,始终无法形成任何行业积累。几乎谈不上什么职业前景。这种情况下,更好的选择是尽量存点钱,然后挤时间去学习一门专业技能。在没钱学习一技之长之前,在生产流水线上拧螺丝的唯一意义就是存钱凑学费。

小结一下:没有目标的人,打工只是为了混口饭吃;而有目标的人,打工可以为实现目标有意识地一点点积累资源。

值得注意的是,一辈子很短,一旦设定的目标和实际行为不符,就会陷入“手脑不一致”的困境。举例来说,一个以挣钱为主要目标的人假如选择了公务员职业会怎样?公务员主要服务于公共利益,虽然可以过上稳定的小康生活,但也注定了这辈子不会大富大贵。

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的开场,甄士隐的“好了歌注”最后一句说到“……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这里面其实有个典故。当年曹雪芹家被抄检时,负责查抄曹家的隋赫德,也就是后来继任的江宁织造负责人,继承了从曹雪芹家里抄出的家产。而且隋赫德是奉旨继承,因为雍正皇帝亲自指示,把从曹家抄出的财产,奖给隋赫德。天赐良机,这么好的发财机会,隋赫德自然不能错过,挖地三尺也要把曹家查抄得干干净净。按时间来算,5 年时间已经足够隋赫德挖地三尺。只可惜在抄完曹家后 5 年之后,隋赫德也被发配军中,所有家产再次变成了身外之物。真正体现了什么叫做“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因此,以挣钱为主要目标的人假如去当公务员,那么最后的结局往往可能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想要跳出这种困境,就必须做到“手脑一致”。想要挣钱,需要学习挣钱的技能。尤其是销售技能和产品技能,只要精通其中一样,这辈子就能衣食无忧;精通两样的人,则金钱和资本会主动找上门来。

回到话题本身,打工其实是没有意义的,只有为了实现某个阶段目标而选择的某个工作才会被赋予某种意义。正如同工资本身也是没有意义的,单纯只是信用货币的数值表现,只有在花钱购买具体的产品和服务之时,才能通过产品和服务被赋予某种意义。又如同时间本身其实也是没有意义的,单纯的一分一秒如同逝去的流水,什么都不做那么什么也不会发生,只有花时间做了某件事,逝去的时间才会因为这件事变得有意义起来。

简单来说,和领导搞对抗是一种浪费时间和生命的非理性选择。至于反制领导,则更是一种低效的资源内耗。毕竟没有谁的目标会是为了搞对抗而搞对抗,而煽动打工人起来反抗领导的人不是傻就是坏,需要注意防范。相比之下更加合理的选择或许是:多花点时间学习一技之长,并沉下心来在某个行业领域不断开拓积累资源。对于任何一个行业领域来说,养活一个拥有一技之长的人都不是难事。

打工本身并没有意义,付出劳动只是为了挣钱。让打工变得有意义的,是心中的目标。


微博头条文章作者:<strong>【月诚故事】</strong>

微信公众号:<strong>【月诚故事】</strong>自媒体运营小白的成长日记

联系邮箱:messages (à) intorich (.) com

<img src="/img/wechat.png" alt="【月诚故事】自媒体运营小白的成长日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