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让孩子变得“聪明”?【月诚故事】
标题: 《如何才能让孩子变得“聪明”?【月诚故事】》
早上打开新浪微博,很快就看见了微博热榜上的一则热搜词条 #永不消逝电波的收报人公布# 。点击进去,可以看见许多版本的《永不消逝的电波》视频作品。中国长安网的官方微博内容写到,‘【#国家安全部解密73年前绝密档案#“永不消逝的电波”收件人露脸!】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原型李白,在1948年12月30日凌晨,向西柏坡发出了最后一封电报,随后被国民党逮捕,英勇牺牲。李白被捕的那一夜发生了什么?最后一封电文记录了什么?封藏73年的绝密档案首次公开,致敬隐蔽战线的英雄!’
另一部由胡歌饰演李侠的舞剧版本《永不消逝的电波》当中,开场旁边说到,“李侠同志这次去上海开辟电台,是在敌人的心脏里工作。他每发出一个电波情报,都会是发报员和监听者的对决。孤军深入。”在作品中,发报员李侠被监听者称为“老资格”。每当电台发报员的发报频率被监听者发现,发报员就有可能会被追踪,进而被逮捕。而发报员李侠因为行事谨慎,业务熟练,每次都能侥幸逃脱监听者的追踪,将一份份重要情报发送出去,因而才被对手称之为“老资格”。
2019 年,央广推出的《故事里的中国》首期节目《永不消逝的电波》,邀请到了当年这位接收李白电报的小姑娘苏采青。那一年,报务员苏采青只有 16 岁。根据苏采青的介绍,当时,每个报务员都只知道对方是何处电台、多长时间联络一次、联络的频道和呼号以及如遇危险时的警示信号,其余便不能问也不能说。尽管不知道对方是谁,甚至连性别、年龄也不知道。苏采青接手工作后,很快感受到对方是一位技术干练的老手,发报手法熟练、流畅、纯正,绝不拖泥带水。这个人,正是李白。
李侠通过电波发出的最后一次信号是:“0681,6125,0226,9976,3057,0446,0055,9982,2053,1927,1819,0132,0226,9982”,对应的汉字是“同志们,永别了!我想念你们!”。下一刻,苏采青听到的不是平时工作完毕后道别的信号“GB”(Goodbye),而是十分急促的三个“V”字电码:嘀嘀嘀哒、嘀嘀嘀哒、嘀嘀嘀哒。这是事先约定的警示信号,表明对方正处于危急情境!
最后苏采青再也没能听见电台那头熟悉的发报声。
以往电报员到底是怎样工作的呢?根据知乎话题《谍战片里绝密情报都是电报员收发的 ,那电报员知道情报内容吗? - 知乎用户的回答 - 知乎》答主介绍,“不是电报员,我军统称报务员,话说我当年还奇怪,就一个报东西的为什么要挑全新兵连学历高记性最好每次考试都前列的兵干嘛。然后就开始了我滴滴答的报务员生涯。……还有特殊情况,如永不消逝的电波里的李白同志,这是我党第二期的报务员,李白同志身为特工身处敌后,密码本本来就是他编出来的,随时知道密码也无妨。报务员是我军训练时间较长的一个岗位,以前都是一两年,我们训练的时候是半年,八十年代以前,报务员只要收发电报五万组或者十万组无差错,那就是一个三等功,所以报务员那时候也是最好提干的一个岗位,我们的教员也同样是报务员出身,干了四年就直接提干。……”
由此可见,短时间内快速收发电报,且收发电报几万组无差错,确实是一件非常不容易做到的事情。于是看完《永不消逝的电波》之后不禁会产生一份好奇,为什么发报员李侠能够成长为对手口中的“老资格”,是因为李侠“天资过人”?又或者可以通过后天努力“勤能补拙”?
因为李白是隐蔽战线的英雄,更多的陈年细节信息很难找到,所以也无从得知李白在成为对手口中“老资格”之前,是如何练就的专业本领。
不过在今早的知乎热榜上,倒是有一个相关的讨论话题《怎么判断一个孩子聪不聪明? - 邦彦的回答 - 知乎》。答主“邦彦”分享了一个他同学的例子。同学家的孩子从小非常聪明,不到两岁就能背诵十几首唐诗,认识五百多个汉字,以及一百多个英文单词。“邦彦”自家的孩子刚刚出生,于是向老同学取经求教,如何才能教育出这么聪明的孩子?老同学毫无保留的介绍了育儿方法,“邦彦”也觉得成竹在胸。然而自家的小朋友似乎一点也不“聪明”,直到 2 岁 4 个月的时候才学会了第一首诗《春晓》,2 岁 6 个月才能从 1 认到 10。“邦彦”花了很多功夫,渐渐磨灭了最后一点耐心,小朋友的学前教育基本上白费了。
意外的是,“邦彦”发现孩子上了小学之后“性情大变”。最大的变化是注意力,小朋友可以连续两个小时集中注意力。每天按时完成作业,周末还买课外辅导书做题,该背的课文也背了,每天集中注意力高质量的学习两个小时,没有报名辅导班,成绩基本稳定在年级前三。“邦彦”不禁感慨于小朋友的前后反差,平时也没有表现出哪里“聪明”,只不过注意力比以前集中了一些。按照这个节奏下去,以后不需要操心孩子的读书上学问题了。
划重点,最大的变化是注意力。
一个人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习能力。两岁就能背诵古诗的孩子真的就“聪明”吗?非也。人类的自然本能会引导着自己在特别感兴趣的领域里不断探索前行。小朋友一般是不理解古诗内容的,两岁能够背诵古诗往往是家长们刻意引导的结果。但实际上,小时候的各种兴趣往往是在玩耍中产生的。如果小朋友可以一个人不受干扰地搭积木持续几个小时,那么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将会大幅提高。相反,如果家长在一旁不断干预,让孩子的注意力一会儿集中到背古诗上,一会儿集中到背单词上,最后往往会导致孩子始终无法长时间的集中注意力。而这种集中注意力的能力,直接决定了将来孩子有没有能力在课堂上持续注意听课,也决定了孩子能不能在将来的解题过程中,在反复失败之后,仍然继续坚持尝试其他的解法。
换句话说,让小朋友在小时候不受干扰的玩耍,其实更有助于注意力的早期培养。集中注意力的能力才是真正的稀缺能力。
另一则故事来自于知乎话题《你经历的哪些真实故事,让你意识到「中国真的不一样了」? - 闪米特的回答 - 知乎》答主“闪米特”的分享。“闪米特”说,“2015 年漂流黄河时,经过藏区腹地,沿途遇到的无论是藏民还是喇嘛,大都不会讲汉语。对方看我的眼神,即带着原始的好奇,也含着让人不安的敌意。2019 年,再次去到黄河源头,突然发现很多人都可以用普通话沟通了。他们眼神中依然带着好奇,但敌意几乎不见。2015 年的种种遭遇,让我认定——黄河上游的游牧民族与我们不是同类。2019 年的粗浅沟通,让我意识到——尽管生活方式不同,他们只是 56 个少数民族中的一个罢了。最明显的莫过于在夏日乎寺庙。15 年的时候,它给人的感觉就是神秘、原始、蛮荒、恐怖。近 200 个年轻的喇嘛集中在一个寺庙,日常除了念经没有任何娱乐,他们躁动、好奇、浑身好像有使不完的劲。但既没有体育运动来消耗他们的体力,也没有娱乐设施分散他们的精力。方圆百里,就是一座孤独的寺庙。他们并非看破红尘,心如止水,多半都是小时候被家人送来寺庙的。……于是,他们在寺庙旁唯一的一个简陋餐馆里上蹿下跳,一会站在桌子上,一会跳下来大声叫嚷。他们对所有外来的人或物充满好奇,恨不得连你的每一个毛孔都看清楚。……”
划重点,“他们对所有外来的人或物充满好奇,恨不得连你的每一个毛孔都看清楚。”或许这样的描述有些夸张。但好奇心就是这么来的。
大部分人很难安静地一个人长时间待在一个房间内,尤其是当这个房间内什么娱乐的东西都没有时。这个时候,如果房间里只有简单的积木玩具,玩积木就能深度发掘出积木的 N 种玩法,各种想法和创意就会通过积木的形式表达出来。同样的道理,如果学习时书桌上干干净净,没有任何分散注意力的东西,那么学习就能进入效率相对较高的“沉浸状态”。学习时候能不能进入这种高度集中注意力的“沉浸状态”,远比是不是“聪明”重要的多。
回到主题,如何才能让孩子变得“聪明”其实并不复杂。譬如从小喜欢无线电的“聪明”孩子,往往是因为家里除了各种无线电产品没有其它娱乐,结果各种无线电产品就变成了最好的“玩具”。譬如英语从小就很好的“聪明”孩子,如果不是家长的母语是英语,那么很可能是因为家里到处都是各种英语读物和英语影音资料资源。换句话说,“聪明”只是高度集中注意力在某个领域内玩耍所产生的一个副产品。对于家长而言,只需要提供一个免打扰的玩耍环境和少量必要的“玩具”即可,无他!
微博头条文章作者:<strong>【月诚故事】</strong>
微信公众号:<strong>【月诚故事】</strong>自媒体运营小白的成长日记
联系邮箱:messages (à) intorich (.) com
<img src="/img/wechat.png" alt="【月诚故事】自媒体运营小白的成长日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