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出行App下架,有哪些内容我们更应该关注?【月诚故事】
标题: 《滴滴出行App下架,有哪些内容我们更应该关注?【月诚故事】》
今早各大自媒体平台的热搜榜上,有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知乎热榜当前排名第四的话题是《如何看待网信办通知应用商店下架滴滴出行 App ? - 知乎》。截至目前,该话题已经积累了 2k+ 的回答,实际热度非常之高,但仅被安排在了知乎热榜的第四位。
同样是第四位。微信公众号 24h 热文榜当前排名第四的话题是人民日报官媒文章《滴滴出行,下架!》。这种字越少事越大的新闻,在这篇公众号文章里只有两句话。第一句说到“经检测核实,‘滴滴出行’App存在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问题。”;第二句重点说到“通知应用商店下架‘滴滴出行’App”。
还是第四位。在百度热搜的实时热点榜单上,当前排名第四的话题 滴滴出行App下架 是榜单上目前字数最少的一条热搜,没有之一。
不知道是因为巧合,还是因为公关,热搜词条 滴滴出行App下架 目前基本上都已经做到了“不进前三”,而且大多稳定在排名第四位。难道数字“四”有什么特殊含义吗?唯一例外的,是新浪微博的热搜榜。热搜词条 滴滴出行App下架 的排名不断下滑,刚刚又下滑了两位,暂时排名第 14 位。
为什么 滴滴出行App下架 这个话题会成为舆论焦点呢?
很明显,“滴滴出行”这次真的是摊上大事了。国家网信办的网站通告《关于下架“滴滴出行”App的通报》的原文是,“根据举报,经检测核实,‘滴滴出行’App存在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问题。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相关规定,通知应用商店下架‘滴滴出行’App,要求滴滴出行科技有限公司严格按照法律要求,参照国家有关标准,认真整改存在的问题,切实保障广大用户个人信息安全。”
注意官方通告当中使用的措辞是“违法”,而且是“严重违法”。
第二个基本事实是,根据“滴滴出行”的上市招股书显示:“滴滴出行”目前的第一大股东是日本人孙正义旗下的软银资本,持股高达 21.5%,拥有 21.5% 的投票权;“滴滴出行”目前的第二大股东是美国公司 Uber,Uber持股 12.8%,拥有 12.8% 的投票权。值得注意的是,在日本软银成为“滴滴出行”第一大股东之前,因为 2016 年滴滴与 Uber 合并,当时美国 Uber 成了持股滴滴 17.7% 的第一大股东。
第三个基本事实是,滴滴出行的上市招股书中显示:滴滴出行的董事会当中有一位名叫 Adrian Perica 的董事。Adrian 于 2016 年 6 月加入滴滴公司董事会,此前 Adrian 于 2009 年加入美国苹果公司,直接向苹果公司 CEO Tim Cook 汇报工作。招股书原文第 205 页是这么说的:“Mr. Adrian Perica has served as our director since June 2016. Mr. Perica is Apple's vice president of Corporate Development, reporting to CEO Tim Cook. Mr. Perica is responsible for the Apple's mergers, acquisitions and strategic investing efforts. Since joining Apple in 2009, Mr. Perica has overseen the successful integration of vital technologies and new businesses across hardware, software and services. Prior to Apple, Mr. Perica worked at Goldman Sachs for eight years.”
那么 Adrian Perica 的真实身份背景又是什么呢?
根据苹果官网页面对其公司高管 Adrian Perica 的介绍,Adrian Perica 在加入苹果公司之前曾在美国高盛集团工作过八年,再往前曾经在德勤咨询公司工作过,且过去是一名美国陆军指挥官,本科毕业于美国西点军事学院。官方原文是这么说的,“… Prior to Apple, Adrian worked at Goldman Sachs for eight years and before that, he worked at Deloitte Consulting and was an officer in the US Army. A Midwest native, Adrian holds a bachelor’s degree in Physics from the United States Military Academy at West Point and an MBA from the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e currently serves on the board of Didi Chuxing.”
第四个基本事实是,根据美国纳斯达克证券市场对于公司董事的规定,公司董事可以要求管理层提供足够充分的企业运营信息。同时纳斯达克证券市场也明确了其自身对于纳斯达克上市公司的国际管辖权。原文是这么说的,“In addition, Nasdaq is the controller of exchanges and other regulated entities in various international jurisdictions. Accordingly, the Nasdaq Board has an obligation to ensure that the structure and resources of the company enable these regulated entities to meet their license requirements. … Informed and independent judgment – a director should regularly attend board meetings. Each director, no matter how selected, shares all of the responsibilities and powers of the directors. Even if a director is viewed as representing a particular group or interest, the director’s duties are to the entire organization, and are identical to those of other directors. A director must have adequate sources of information. In general, directors may rely on information provided by corporation staff. If, however, the director believes that staff-supplied information is inadequate in any respect, the director should request further information. …”
也有网友说 Adrian Perica 在美国陆军曾是一名情报军官!
不过是真是假无法证实或者证伪,毕竟网上的公开资料没法查到 Adrian 的更多真实信息。
第五个基本事实是,在滴滴与 Uber 合并的 2016 年,滴滴旗下的全资子公司“滴图科技”( dditu.cn )成立。这家公司具有测绘街道数据的技术储备,而且于 2017 年申请了全国高精地图测绘牌照。拿到导航电子地图资质的单位常常被人称为“图商”。从 2001 年 1 月 1 日到 2017 年,全国只有 13 家单位拿到“图商”牌照,这个牌照的含金量可想而知。幸运的是,随着电子地图的发展迅猛,滴图科技在 2017 年顺利拿到了“图商”牌照,成为中国第 14 家拥有导航电子地图制作甲级测绘资质的公司。
换句话说,滴滴已经开展了好几年的中国高精地图测绘业务。有网友评论说,“滴滴拥有最核心的地理(道路)数据,如果再叠加卫星高清图片,再用各种软件构图,再渲染,整个中国的地理数据/场景就完全出来了,毫无疑问,滴滴拥有中国最最核心的数据,这个数据绝对关系国家安全。”另一位网友“小蚂蚁搬家”评论说,“1. 地理 + 人 + 录音(司机/乘客)= 海量数据;2. 人:性别、男女、职业(概率分析)、喜好(软件录音)人脸 …,最恐怖的自动驾驶的摄像头+测距仪器 = 全国千万乃至上亿可移动摄像头(堪比国&安)+ 乘客人脸识别。 可以轻松计算军事/情报/经济/水利/工业等信息。”
第六个基本事实是,根据《如何看待网信办通知应用商店下架滴滴出行 App ? - 任幻想的回答 - 知乎》答主分享的滴滴出行《个人信息保护及隐私政策》,滴滴出行在 6 月 29 日更新了一版隐私协议,7 月 7 日生效。其中第 7.1.3 条和 7.1.4 条规定,“您的信息可能会在滴滴的关联公司内共享”,“滴滴可能会向合作伙伴及其他第三方共享您的个人信息,以保障为您提供的服务顺利完成。”
再回过头来看一下国家网信办的官方通告,“‘滴滴出行’App存在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问题”。注意这当中的措辞,不仅是“严重违法违规收集”,而且是“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要知道,“违法收集”毕竟只是收集而已,“收集”和“使用”之间的区别很大,已经“严重违法使用个人信息”的后果确实会非常严重。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上一份官方通告当中的措辞是“防范风险扩大”,而不是“防范风险发生”。
不管怎样, 滴滴出行App下架 这件事本身确实非常严重。
回到正题。滴滴出行App下架,有哪些内容我们更应该关注?
事实上,知乎热榜已经给出了答案。相当于官方打样,知乎热榜当前的榜首话题刚才是《怎么可以看一个人是否成熟? - 知乎》,现在是《2021 美洲杯 1/4 决赛阿根廷 3:0 厄瓜多尔,梅西两传一射,如何评价阿根廷和梅西的表现? - 知乎》。倒是 滴滴出行App下架 的话题排名相当稳定,从早上到中午都一直稳定在排名第四的位置,丝毫未动。这说明 滴滴出行App下架 这类话题虽然实际热度很高,但却并不适宜作为榜首话题。
为什么不适宜呢?
因为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参与话题讨论也需要有凭有据。譬如说,国家网信办发布的通告当中,对于滴滴出行的描述是“经检测核实,‘滴滴出行’App存在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问题”。这样的就属于客观信息,是已经经过官方检测核实之后才发布出来的信息。而网上流传的“滴滴把用户数据,包括道路地图数据,打包交给美国”传闻,7 月 3 日,滴滴出行副总裁李敏李敏已经通过个人微博辟谣称,以上情况不存在,滴滴国内用户的数据都存放在国内的服务器,滴滴绝无可能把数据交给美国,也包括道路数据。而且副总裁李敏在微博中提到——虽然相关恶意造谣者已主动删帖,但滴滴不会善罢甘休,将坚决起诉维权!
对于自媒体写作与运营来说,有些实际热度很高的话题,参与话题讨论的实际风险也很高。因此,这类话题最多只能去各家官网的公开信息查证。如果采用了无法证实的信源,则很容易触发“《微信公众平台运营规范》第4.1条《侵权、侵犯隐私权及原创争议类内容》的相关规定”,进而被人投诉举报导致文章被删甚至账号被封。
至于到底发生了什么,还需要让子弹飞一会。而最终的结果,也一定是以国家网信办的官方通报为准。在此之前,不信谣不传谣。
微博头条文章作者:<strong>【月诚故事】</strong>
微信公众号:<strong>【月诚故事】</strong>自媒体运营小白的成长日记
联系邮箱:messages (à) intorich (.) com
<img src="/img/wechat.png" alt="【月诚故事】自媒体运营小白的成长日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