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没有空调的时候,普通人在夏天是怎样避暑的呢?【月诚故事】
标题: 《以前没有空调的时候,普通人在夏天是怎样避暑的呢?【月诚故事】》
两千多年前,秦王在首都咸阳附近建造了一座非常豪华的阿房宫。相传阿房宫是秦王上任之后动工的四大土建工程项目之一。阿房宫里设计了许多铜柱子,都是空心的,可以盛放大量的冰块,让阿房宫在夏天也能冷气十足。在那个没有空调的年代,秦王提前享受到了“空调房”的舒适。
到了清代康熙年间,准确来说是康熙皇帝五十岁左右,开始在首都附近的承德修建避暑山庄,开拓湖区、筑洲岛、修堤岸,工程量远远超出了一般的别墅项目。后来,承德避暑山庄一期项目工程一直修到康熙皇帝六十岁左右,才终于建好,从此成为清代皇帝们夏天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光看“避暑山庄”这个名字,可能会觉得“避暑山庄”比北京要凉快一些。事实上根据网友们的评论,承德避暑山庄能够避暑那是 2000 年以前的事:“我小的时候很凉快的,2000 年以后慢慢就热了,我这个季节回家都要盖被子,早晚穿长袖的”、“没错,以前承德不用装空调的”……
以上大兴土木工程是古代有钱人在炎炎夏日里的“消暑神器”,其它在古籍文献上能够查到的“风扇车”、“冰鉴”等等“神器”也仅限于少数人能够拥有。
那么以往普通人在夏天又是怎样避暑的呢?
可能你已经猜到了,在没有空调和电扇的古代,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避暑也大多因地制宜,借助了大自然的“风水宝地”。这里的“风水”跟封建迷信里面的“风水”无关,而是实实在在的“风”和“水”。知乎话题《没有空调的古人在夏天是如何避暑的? - 小优的回答 - 知乎》当中,答主“小优”从专业角度介绍了“建筑降温”的干货知识。
我们都知道“狭管效应”。根据百度百科词条解释,“‘狭管效应’也叫‘峡谷效应’,地形的狭管作用,当气流由开阔地带流入地形构成的峡谷时,由于空气质量不能大量堆积,于是加速流过峡谷,风速增大。当流出峡谷时,空气流速又会减缓。这种地形峡谷对气流的影响;称为‘狭管效应’。由狭管效应而增大的风,称为峡谷风或穿堂风。”
划重点,由狭管效应而增大的风,称为峡谷风或穿堂风。
“穿堂风”这个词应该很多人都听过,对于户型方正、南北通透的房子,只要打开南北两边的窗户,就会有穿堂风吹过。普通的一阵风刮过房子,气流由开阔地带流入面积有限的窗户,于是会加速流过房屋厅堂,风速增大。而且由于是自然风,人体舒适度要远高于电扇吹出来的人造风。有网友说,“回农村过夏天, 只要是坐北朝南的房子, 前后门打开, 在过道都会有风吹过, 凉快的很, 晚上开窗睡觉, 下半夜需要盖条薄毯子。”
由此可见,以前没有空调的时候,穿堂风才是最为重要的“消暑神器”。
不仅如此,为了能够最大程度上借用大自然的风力,发挥穿堂风的作用。家家户户的庭院设计在藏风纳气上也非常讲究。许多地方的农村古宅旁边会有一个面积挺大的活水池塘,房屋绕水而建。这样有风吹来的时候,会先从相对较凉的水面上降温,再穿过房屋。而且古宅的庭院里一般都会种树,相当于房屋避免了阳光的直射,可以在树荫下“乘凉”。再者,以往很多房子是泥墙建成的平房,更接地气,虽然没有现代建筑地下通道的凉气那么大,但也是在一定程度上享受到了地下温度“冬暖夏凉”的特点。
为了更凉爽一些,下河游泳、洗澡就成了普通人在夏日酷暑里的又一大乐事。很多地方还会挖深井,井水的温度要远低于室内温度,用井水冰西瓜连冰箱也可以省了。
小结一下。以前没有空调的时候,普通人在夏天避暑,更多地是借助了大自然的“风水”条件。虽然没有空调房那么舒适,但也完全可以应对三伏天的酷暑。
答主“小优”给出的“建筑降温”案例则更加详实一些。“小优”说,“在建筑学上,它有个专门的名字:冷巷。冷巷的冷,在这里可不是指没人气冷冷清清,而是真的可以给建筑降温。冷巷有 2 个特征:一是狭窄,一般都仅容 2 到 3 人并排通过;二是幽深,内部很少受太阳直射。当自然风吹过时,冷巷因为截面积小,风在这里会加速,气压降低,就可以通过伯努利效应带走两旁建筑内的热空气,达到通风降温的效果。没有自然风的时候,冷巷也因为受太阳辐射少,空气温度低,再加上存在垂直温差,可以和两旁建筑内的热空气形成对流,起到通风降温的作用。冷巷被誉为岭南传统建筑的精髓。……”
为了更通俗易懂地解释冷巷是什么样子,“小优”画出了珠三角村落的典型布局图,并从建筑学的角度解释了为什么冷巷能够降温。
事实上,中国四大火炉城市密集的长三角地区也有这样的冷巷。譬如在江苏兴化有条千年古街藏在闹市中,被誉为“苏中明清第一老街”。又譬如皖西地区迄今保存的最为完整的一处古民居村落,位于六安市金安区毛坦厂小镇的明清老街。幽深绵长的青石板小巷,日影斑驳的古老街坊。以前不知道为什么青石板小巷为什么那么狭窄?现在才知道,其实那都算是江南地区的冷巷,以村落为单位进行了整体避暑设计,是以往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
到了 1840 年鸦片战争之后,英国人侵入中国之后,也开始了“避暑胜地”的开发建设。
譬如华北地区避暑胜地——北戴河。根据自媒体文章《北戴河避暑胜地是谁最先发现的?你在北戴河看到他的雕像了吗?》介绍,“他的雕像在老虑石海滩附近,从老虎石海上公园售票处往东约200米的山嘴上,有一尊雕像,就是他最先发现北戴河的价值。山嘴上立了块方碑,方碑上是一尊头像,方碑上有文字:金达。1893 年勘探津榆铁路线路时,英国工程师金达来到北戴河海滨,发现这里风光旎丽,海滩沙软潮平,夏季气候宜人,非常适宜避暑疗养,在京津等地广为宣传。外国人及中国达官贵人蜂拥而至,购地建房,北戴河发展成为远东有名的避暑地。金达为北戴河旅游避暑地的开发利用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
譬如华东地区避暑胜地——莫干山。根据自媒体文章《莫干山旅游,却是因为一群外国人而红》介绍,“莫干山最初,是被一群外国传教士看上的,觉得此山风景独好,空气又清新,很适合传道受业解惑什么的,于是乎,老外传教士跑上面来修教堂,修了教堂觉得还不过瘾,干脆再修别墅吧。莫干山的别墅最早是在 1896 年,一个英国人贝勒在山上兴建了第一幢别墅,当时很多在上海地区的老外传教士发现莫干山,并纷纷跑到山上建别墅,开始了莫干山别墅的高峰期。”
譬如江西的避暑胜地——庐山牯岭镇。根据“浔阳晚报”文章《庐山发现殖民时期牯岭石界碑》介绍,“11月9日,一批民工在庐山维修道路,偶然在松树路邮电局入口处不远的地方,一块大岩石底下挖出一块保存完好的石界碑,上面的刻字还保存有当年的墨迹,字迹清晰可辨:‘牯岭租借 此石指明一千八百九十六年德化县所定之界以本山石刻为凭’。这块石碑边上的岩石上面也有二处石刻字迹,正中处石刻内容为‘牯岭地界’,还刻有向上指的箭头,左侧刻有:‘县界止此’。这块石界碑至今已经 124 年了。通过石碑对庐山的称呼,我们推测这块石碑正是当年李德立强行购买庐山并开发庐山时期所留下来的。李德立在编写的一本书中这样阐述:‘牯岭原名牯牛岭,我不喜欢沿用这个名字,于是我给这片土地起了一个新的名字叫牯岭,英译 KILING,取 Cooling 清凉之意,同时又不失汉语的音义。’牯岭这个名字多少含有一点殖民的色彩,但不可否认这个名字准确概括了此地的气候特色,是一个非常好的中西结合的,中国人和外国人都能接受的名字。再从此碑的时间上来看,1896 年正是李德立与德化县(九江县)和九江市市民激烈斗争的那段时间,李德立强租庐山后,便立界碑圈地,后来又偷偷移动界碑,以此扩大租借地,与此同时九江部分官员和市民强烈反对,并烧毁了洋人在庐山建的房子,引起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国际诉讼案,这场官司惊动了京城的总理衙门。……”
华东地区海拔很高的城镇很少。按照地理知识,海拔每增高 1000 米,气温就会下降 6.5 度左右。华东地区其他高海拔的地方一般都是山峰,面积太小,不适宜居住。而庐山牯岭小镇是个例外,庐山山顶是平的,也因此形成了一个美丽的小城镇——牯岭镇,海拔高度在 1130 米之间,夏日非常凉爽。当山脚下的九江市夏日温度高达 30 度时,牯岭镇的气温大约为 23.4 度。正因为气候适宜,风景宜人,自从牯岭镇被英国人李德立于 1885 年“租借”了之后,英、美、法、俄、意等各国人民便纷至沓来,牯岭镇的相关配套设施也逐渐完善起来,成了夏日避暑的“世外桃源”。
由此可见,以前没有空调的时候,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更多地是借助了大自然的“风水”条件。除了大自然的“风水”,以往在夏日消暑其实还有一些辅助工具或办法。譬如:
-
凉枕、凉床、凉席、竹躺椅、竹夫人
-
团扇、羽毛扇
-
草帽、斗笠
-
心静自然凉
但总的来说,“设计”穿堂风和“借用”地表水或许是古代普通人家最主要的消暑方式。再加上大自然法则,适者生存。最终有一部分对环境适应能力更强的人,生存了下来。
微博头条文章作者:<strong>【月诚故事】</strong>
微信公众号:<strong>【月诚故事】</strong>自媒体运营小白的成长日记
联系邮箱:messages (à) intorich (.) com
<img src="/img/wechat.png" alt="【月诚故事】自媒体运营小白的成长日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