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以前没有白糖,古人是如何制作月饼的?【月诚故事】
标题: 《很早以前没有白糖,古人是如何制作月饼的?【月诚故事】》
今早的知乎热榜上,当前榜首话题《如果把你家乡的特产美食做成月饼馅儿,会是什么味道? - 知乎》更像是一场中秋节前全国各地的线上月饼展销会。从评论区当前排名第二的回答开始,就已经直接嵌入了当地特产月饼,以及特产原料的产品导购链接。
但是你知道吗?糖在古代可是非常稀缺的物资。那么很早以前没有白糖,古人又是如何制作月饼的呢?
问题拆开一个一个来看。先来了解一下现代工艺下的月饼是什么?根据包括 #医生建议吃月饼一天别超100克# 、 #医生建议成人每天最多吃1块月饼# 在内的众多微博热搜词条显示,“月饼是高热量、高糖、高脂食品,过多食用易导致胃满、腹胀、消化不良等症状,严重时或引发急性胰腺炎等。医生提醒:①月饼成分复杂,#无糖月饼热量不一定低#;②健康成年人每天最多吃1块月饼,老人和儿童不超过半块;③月饼重量小的热量不一定少。……”
划重点, 月饼是高热量、高糖、高脂食品 。
确实,月饼的油糖比例很高,别说糖尿病人不敢吃,就是正常人吃多了也容易引发各种不良症状。不过这里的月饼,特指的是现代月饼。现代月饼和古代月饼本质上是两种食物,因为很早以前没有白糖。
古代为什么没有白糖呢?因为在明代嘉靖以前,老祖宗吃的是还是颜色黑乎乎的黑糖。据明代刘献庭在《广阳杂记》记载:“嘉靖以前,世无白糖,闽人所熬皆黑糖也。嘉靖中一糖局,偶值屋瓦堕泥于漏斗中,视之糖之在上者,色白如霜雪,味甘美异于平日,中则黄糖,下则黑糖也。……”这段话很好理解,明代嘉靖以前,市面上还没有白糖,福建人所熬制的都还是黑糖。到了嘉靖中,才有糖厂能够生产白糖,白糖是上等品,黄糖属于中等品,黑糖则是下等品。
黑糖其实就是红糖。因为古代的制糖工艺一般是制黑糖(红糖)比较容易,制白糖较难,制冰糖(糖霜)已经属于精细工艺,产量少之又少。在这样的工艺条件下,即便土豪人家做月饼舍得放糖,做出来的也是黑月饼。
制糖工艺的真正提升,则来自于战争需求。俗话说,富贵险中求。几百年前,欧洲的海盗们开启了发动侵略战争的“全球大航海时代”,如今看似毫不起眼的“糖”,成为了当年的“战时硬通货”。根据知乎话题《为什么糖是战略物资? - 马中赤兔的回答 - 知乎》答主介绍,“通常硬通货指的就是国际信用优质、市场稳定的货币,例如黄金白银或其他铸币,比如说你拿着美元去兑换黄金,美元就属于硬通货,或者你拿着黄金去兑换成货币,黄金也属于硬通货。那么‘战时硬通货’就很好理解了,凡是优质、稳定,且被广泛接受的物品,都可以自由兑换黄金、铸币等等,比如我们熟知的‘盐’,虽然白米饭中也有糖的存在,但‘糖’在战争中同样也属于‘战时硬通货’。糖到底有多紧缺?千万不要小看糖的价值,17 世纪初期,在欧洲购买一件胸甲,普通点的只要 5 佛罗林,购买一整套步兵甲只要 7 佛罗林,而当时我国的蔗糖,在阿姆斯特丹的售价为 1.1 佛罗林/磅,如此高的价格,还受到了各个阶级的疯狂采购。1 磅=0.453千克=453克。大航海时代初期,蔗糖就成了高价的奢侈品,17 世纪中期,荷兰人更是通过贩卖蔗糖赚的盆满钵满,其中主要利润来源于日本等糖类匮乏的国度。……。战争年代,士兵每天都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在前线作战的士兵,别说吃些美味佳肴,就连蔬菜都很难吃到,他们基本上都是吃军用口粮。就拿美军来讲,他们的军用口粮中存在大量含糖食物,比如果酱、巧克力、饮品、蔗糖、焦糖等等,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持士兵能够迅速补充能量。……”
旺盛的战争需求,开启了大航海时代以来的糖业繁荣。而中国的种蔗制糖产业,从明朝中期开始,也在广东、福建的沿海地区逐渐发展起来。根据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的描述,当时国内其他地方的产量合计只能占到十分之一。而到了明朝末年,荷兰人侵略并占据了中国台湾省的南部地区,在那里推行单一种植业的殖民主义政策,使蔗田面积达到稻田面积的三分之一,砂糖年产量达 170 余万斤。
制糖业的丰产,也极大的改变了当地的传统饮食文化,并逐渐发展成为中国南方地区饮食文化的一部分。根据「梨视频」制作的视频短片 #为什么广东人爱吃糖水# 描述,“糖在以往一直都是非常稀缺的物资,因为它难以大规模生产。为什么广东人喜欢吃糖水呢?因为糖这种东西,是外来文明影响中华文明。尤其是双皮奶,是一个很独特的技艺,它跟糖一样,纯粹是外来文化的一个写照。如果翻开中国汉民族的饮食谱系,严格意义上来说,汉民族的饮食里面没有吃乳制品的习俗,因为没有乳源,吃乳制品那是游牧民族的特点。广东这边会有那么多吃乳制品的习惯,其实跟澳门有关。当时澳门来了很多西洋人,西方人有吃乳制品的习惯。而番禺、沙湾、顺德、大良这些地方刚好就在十三行跟澳门这条线上,这些地方可以养好牛之后,定期去供应给澳门的西洋人。有了供应,有了一个产业链,产生了规模,那自然吃奶的成本就会下来。成本下来之后商家们开始动脑筋,要怎么做出更新更多的花样,于是就有了广东糖水这类休闲食品。因此,便于运糖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物产,加上稳定的客源,形成了丰富而独特的广东糖水,也成为了岭南文化的印记。”
不过这已经是后来的事情了,至少在明朝以前,糖一直都是非常稀缺的物资。
《金瓶梅》第 42 回中有一段关于南京地区送盒礼习的描写,“话说西门庆打发乔家人去了,走来上房和月娘、大妗子、李瓶儿商议。月娘道:‘她家既先来与咱家孩子送节【拜年】,咱少不的也买礼过去,与她家长姐送节,就权为插定【定亲】一般,庶不差了礼数。’……。一面吩咐来兴儿拿银子早往糖饼铺,早定下蒸酥点心,多用大方盘,要四盘蒸饼、两盘果饼、团圆饼、两盘玫瑰元宵饼。买四盘鲜果:一盘李干、一盘胡桃,一盘龙眼,一盘荔枝。四盘羹肴:一盘烧鹅、一盘烧鸡、一声鸽子儿、一盘银鱼干。两套遍地锦罗缎衣服:……。十四日早装盒担,教女婿陈经济和贲四穿青衣服,押送过去。乔大户那边,酒宴管待,重加答贺,回盒中放了许多活计鞋脚,俱不必细说。……”
明朝时的南京,是一座当时的超一线大城市。这座城市里,当时自然有着全国最好的饼铺。从《金瓶梅》的描述可以看出,糖可是大明朝的奢侈品,高档的饼铺叫做“糖饼铺”,简单一个“糖”字,就能够凸显出一家饼铺的“高大上”。以此类推,进而不负责任地猜想,如果当时的月饼配方里面加了糖,一定会高调宣传为“糖月饼”。再反过来思考,当时的普通月饼很可能的确是没有加糖的。
回到正题,既然很早以前没有白糖,那么古人到底又是如何制作月饼的呢?
根据 2010 年东南早报的一篇文章《月饼模具的怀旧收藏(组图)》介绍,“月饼模具的历史似乎也应追溯到宋代。但流传至今的月饼模具,较为常见的是明清时代的产物,这可能与其材质的耐久性有一定关系。民间的月饼模具多为木质,且多为杜梨木所制。杜梨木又叫“杜木”,木质细腻无华,横竖纹理差别不大,适于雕刻,……”
划重点, 流传至今的月饼模具,较为常见的是明清时代的产物 。
不负责任地猜想,这与杜梨木材质的耐久性没有关系。更大的可能则是,月饼模具和月饼都是起源于同一个时代的产物。在明代嘉靖以前,受限于当时的制糖工艺,老祖宗吃的是还是颜色黑乎乎的黑糖,但很可能并没有吃过用黑糖制作而成的黑月饼。也就是说,明代嘉靖以前的月饼和以后的月饼虽然都叫做“月饼”,但却是完全不同的两种食品。
根据自媒体文章《侯印国:明朝之前没月饼——中国月饼简史 - 侯印国的文章 - 知乎》介绍,“北宋苏轼的《留别廉守》诗中有一句‘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往往被认为是描写月饼的诗句,甚至有个别网友以讹传讹,还以这一句为基础,伪造了几句凑进去,真假混杂,而且直接将这首诗的题目故意错成《月饼》。有一些介绍中秋文化的文章不加考辩,纷纷引用,难免可笑。这句诗当然和我们今天意义上的月饼没有关系,它只是说有一种甜点,样子圆圆像月亮,用了酥油和糖来做馅儿,这种甜点并不是说只有中秋节吃,它不过是一种日常甜点。再往后,在南宋《武林旧事》等书中,提到有一种面食叫‘月饼’,不少人认为这就说明宋代人已经在中秋节肯定在吃月饼了。其实也不然,当时叫‘月饼’的食物,也只是一种日常美食,并不在中秋节吃。而且这种食物和今天的饼也长得不像,它是蒸出来,其实更像是包子。……。2 中秋吃月饼,明代才开始,只是比今天的月饼大很多。……正因为当时中秋节的月饼普遍比较大,在明代早期的时候不称呼其为月饼,而是叫‘太饼’。明太祖第十七子朱权在《腰仙神隐书》‘八月’条中记载:‘其十五日夜,金精旺盛之时,月光最盛,合家大小于庭前长幼而坐,设杯盘酒食之具。乃造太饼一枚,众共食之,谓之八月求团圆。’这个记载非常清楚,当时是一家人分着吃一个大月饼。……。3 古代月饼的口味有哪些?在今天,除了常见的豆沙、枣泥、五仁、蛋黄、莲蓉之类的口味,各种神奇口味的月饼层出不穷,只有想不到的,没有见不到的,什么巧克力月饼、鲍鱼月饼、榴莲月饼、烤鸭月饼之类,经常刷屏。在古代,月饼的口味就逊色很多,最简单的,不过就是一个实心面饼。当然,也有一些口味稍微讲究的月饼。清代大才子袁枚,在他完成于南京的美食名著《随园食单》中,记载了一种‘刘方伯月饼’。这种月饼的制作方法,是‘用山东飞面,作酥为皮,中用松仁、核桃仁、瓜子仁为细末,微加冰糖和猪油作馅。食之不觉甚甜,而香松柔腻,迥异寻常。’这种酥皮而以种种果仁为馅料的月饼,正类似今天备受吐槽的五仁月饼。虽然袁枚对其推崇备至,但今天的网友们怕是很难再接受这种口味。清代曾懿的《中馈录》中特别详细地记载了一种‘酥月饼’的做法,……”
以上这段节选的内容相对比较多一些,因为这段内容直接解答了题面中的问题。划重点, 当时叫‘月饼’的食物,也只是一种日常美食,并不在中秋节吃。而且这种食物和今天的饼也长得不像,它是蒸出来,其实更像是包子。中秋吃月饼,明代才开始。
至于作者提到的“只是比今天的月饼大很多”,也就是“太饼”,其实只是明清以来众多月饼当中的一种。因为月饼的制作离不开模具,月饼的大小与饼模相一致,这些模具被称为月饼模,又称饼印,所以,从饼模便能看出古代月饼的大小。
搜索“民俗收藏品——饼模”就能知道,多数模子的大小和现在的月饼相差无几,都集中在十余厘米左右。然而饼模界也有鹤立鸡群的巨无霸,也就是“太饼”的超大饼模。侯印国的文章中提到,“明朝刘侗、于奕正编著的《帝京景物略》卷二记载:‘八月十五祭月,其祭果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之,如莲花…….月饼月果,戚属馈相报,饼有径二尺者。’”。从民俗收藏品的饼模图片来看,“太饼”超大饼模的尺寸刚好就是《帝京景物略》当中的“饼有径二尺者”。
至此,“古人是如何制作月饼的”这个问题已经有了答案。古时候,明代嘉靖之前的“月饼”,也只是一种日常美食,并不在中秋节吃,它是蒸出来,其实更像是包子。明代嘉靖之后的月饼,可能起初只是糖饼铺里的实心面饼,后来才逐渐有了接近于后来五仁月饼的现代月饼。
这里延伸出一个新的问题。既然很早以前的“月饼”是蒸出来的,只是一种类似于包子的日常美食,那么它有没有可能就是现在的窝窝头呢?
根据知乎话题《中国古代为什么没发明出饼干和面包? - 知乎用户的回答 - 知乎》答主的回答,“头一次看完问题想打人。真是急需下乡再教育。首先,第一,以前也不怎么吃馒头。大多数产小麦的地区,没等着小麦成熟就吃了,啥叫青黄不接,这就叫青黄不接。那么青的咋吃,青的生吃也行,煮粥吃也行。有一种著名的吃食叫‘捻捻转儿’,就是青麦做的。第二,那么不吃馒头吃什么?一般来说吃野菜,吃地瓜,吃玉米面熬的粥,此谓之吃稀。啥叫吃干呢?吃各种面烙的煎饼。吃死面窝窝头。有人可能要问,为啥要吃煎饼。这是因为煎饼是面汁沉淀烙的,可以把麸子里有的一点面都淘洗干净,也不难吃。死面馒头就太难吃了。并且死面馒头冷了干透了以后更难吃。再热还浪费火。为啥一定要做死面呢?因为死面抗饿。为啥要做窝窝头不做馒头呢?死面馒头做大了掉粉,窝窝头一口一个不浪费。……。农民辛劳了几千年只为了活下去!活下去!活下去!农民从未想着如何享受一下生活。……”
另一位答主“非凡”回答说,“……中国古代对于食物食用场景主要分为居家和出行。居家比较喜欢现做的主食,比如说米饭、面条、窝窝头。不出远门的简餐,主要是蒸制面点,比如馒头花卷包子。要出远门,特别是部队行军,就会有大量的烤制面点,比如说锅盔、白吉馍、烧饼、馕,主要是因为烤制后面点大量脱水,容易保存,食用方便。中国古代制作食品的一个主要原则,就是尽可能节约燃料。中国古代的燃料资源相当缺乏,尽管很早就知道煤炭可以作为燃料,但是开采和探矿技术不行,产量有限,主要用于金属冶炼。煤炭被大量用于生产和生活的记载是在汉代。当时还不叫煤炭,而是称作湮石、石涅、黑丹等。汉书有记载,‘豫章出石,可燃为薪’。汉代冶铁遗址的勘探和发掘,也证实了西汉时煤炭就已经被作为燃料来炼铁。中国古代木柴价格昂贵,森林资源不丰富,使用最多的燃料是秸秆。因此需要长时间大量消耗燃料的烹调,一般来说都是不允许的。……”
划重点, 中国古代制作食品的一个主要原则,就是尽可能节约燃料。 从这个角度来看,明朝以前的“月饼”,没准还真的就类似于现在的窝窝头。谁知道呢?
微博头条文章作者:<strong>【月诚故事】</strong>
微信公众号:<strong>【月诚故事】</strong>自媒体运营小白的成长日记
联系邮箱:messages (à) intorich (.) com
<img src="/img/wechat.png" alt="【月诚故事】自媒体运营小白的成长日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