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越来越多的求职者参加国考,选择了体制内的稳定工作?【月诚故事】

标题: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求职者参加国考,选择了体制内的稳定工作?【月诚故事】

今早的知乎热榜上,当前榜首话题《如何看待腾讯 2022 校招大厂薪资首发,白菜总包接近 40w ? - 知乎》一方面是腾讯公司的软实力展示和宣传,另一方面也和应届毕业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紧密相关。与之对应的,则是今早新浪微博热搜榜上的词条 #国考报名人数连续13年超百万# 。这就有意思了。一边是互联网大厂的高薪 Offer,应届生校招进来之后的起步年薪就能达到 40w;另一边是体制内的稳定工作,竞争热度正在逐年上升。作为应届毕业生,到底应该选择互联网大厂的高薪,还是选择体制内的稳定呢?

先来看看国内最顶级的名校毕业生是如何选择的。根据去年的知乎热议话题《签约就业的北大毕业生中超过四分之三进体制,如何看待越来越多名校生进入体制内的趋势? - 摸鱼的王同学的回答 - 知乎》答主回答,“首先,我挺赞同这个问题下面的一些观点的。但是,这篇新闻是典型的标题党。为了还原真实数据,我们先去北京大学学生就业服务中心官网,下载图中的北京大学 2019 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然后新闻标题中的‘体制内’,指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企+部队。 修正后的比例为(482+923+766+16)/5235=41.78% ,这个比例和我们往年印象中差不多,远没有 75% 这么夸张。……”

也就是说,在这个小样本当中,有 4 成多一些的求职者选择了体制内的稳定工作。

再以民营经济最为活跃的省份之一浙江省为例,来看看经济发达地区求职者的选择。根据知乎专栏文章《浙江的年轻人 越来越向往体制内(转载) - 爱上维特的文章 - 知乎》作者查到的数据,“上个月,浙江台州公布了一份市属事业单位招聘岗位的报考信息表。其中,报考人数最多最热门的岗位,是台州市殡仪馆的殡仪服务管理岗位。录取一个人,报名人数却达到了: 973 个。 社长去翻了下这份工作的报考表,没有专业要求、工作年限要求和党员要求。可以说,是所有岗位里门槛最低的一个。2021 年的浙江省公务员招考,有超过 43 万人报名。最热门的,是杭州余杭区人民政府南苑街道办事处的‘综合管理’科员岗位,报考人数达 5451 人。3 年前,获得这份工作的人,是一位北京大学的博士。近几年来,浙江省的公务员报考人数都是‘历史新高’。6 年前,浙江省公务员报考的竞争比只有 1:21,而在去年,这个数字变成了:1:65。 普遍被认为是‘官迷’的山东,2021 年的比例仅为 1:48。……”

也就是说,在浙江省这个小样本中,最近几年报考公务员的人数正在逐年上升,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选择体制内的稳定工作。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求职风向的转变呢?腾讯公司校招白菜总包接近 40w 的起步薪资不香吗?

事实上,腾讯公司已经是国内互联网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了,相当于站在金字塔的顶端。假如用金字塔顶端的薪资水平去对比体制内的普通职位,就会很容易出现田忌赛马的错位效果。体制内其实有不少吸引力远超互联网大厂的编制岗位。以体制内带正规事业单位编制的深圳中学为例,根据知乎话题《如何看待深圳中学「豪华」教师阵容超 4 成是博士,博士当中学老师是否大材小用? - 皮球老爸的回答 - 知乎》答主介绍,“看看两年前的待遇,到手 40 万,分房,解决子女上学。……”从答主“皮球老爸”分享的截图来看,深圳中学事业编制岗位提供的待遇确实非常诱人。譬如,“40 万”是指拿到手上的工资,又譬如“解决子女上学”指的是“从幼儿园到高中,小孩的教育问题全部由深圳中学解决,全部是最优教育资源。”此外,还提供两室一厅住房的使用权,以及每年 160 天的各种假期等等……

尤其是“每年 160 天的各种假期”,对于许多 996 从业者的吸引力极强。

当然对于求职者来说,在体制内工作最大的吸引力,其实来自于工作的稳定性。根据职业规划话题下的优秀答主“李小粥”的回答,“……。2,互联网行业现金流健康,员工收入倒挂严重。都说很多巨头有营业额、但不赚钱,但事实证明大部分企业现金还是很充裕的,起码能拿出良心价格去砸应届生,有些人会觉得应届生收入比一两年的老员工还高,这不合理啊,干嘛不给老员工涨薪,这就属于小白了,人家薪酬 HR 们可精着了。价格嘛,本来也不是以价值决定的,而是以供需关系决定的。A 不出这个价格,优质应届生就被 T 抢走了,各家又都给得起钱,所以价位就越涨越高。”

划重点, 互联网行业现金流健康,员工收入倒挂严重,……,有些人会觉得应届生收入比一两年的老员工还高,这不合理啊,干嘛不给老员工涨薪,这就属于小白了

确实,在资本所主导的充分竞争市场当中,价格是由供需关系决定的。那些年老力衰,已经无法继续胜任 996 加班工作的程序员,不涨薪只是小事,还有可能随时会被公司优化掉。毕竟,毕竟资本从来都只喜欢人口红利当中最年富力强的那一批青年劳动力,而无法像国有企业一样主动承担起艰巨的社会责任。

在市场自由竞争理论最鼎盛的上世纪二十年代,加拿大有一位大富豪查尔斯·米勒特别热衷于“恶作剧”。根据自媒体文章《大富豪的遗嘱:生娃最多就可获千万巨款,由此引发了一场生育大赛》描述,“加拿大人查尔斯·万斯·米勒是个超级大富豪。他 1853 年出生,毕业于多伦多大学,然后开律师所、快递公司和投资房地产,样样风生水起,赚得了千万身家。站在财富巅峰之后,米勒在大街上会故意掉落钞票,然后站在一旁,满脸不屑地看路人偷偷摸摸装进口袋。或者没事就在报纸上登个广告,第一个赶到他家的医生,就奖励大笔的钱。诸如此类恶作剧,米勒玩得不亦乐乎——他俯视一切追逐金钱的人们。1926 年 10 月 31 日,这位大富翁的生命走到尽头,他一生都是单身汉,没有妻儿也没有近亲,不过米勒没把财富带进入坟墓,而是将戏耍众生进行到底。他立下了一纸遗嘱,极尽搞怪之能事:赛马俱乐部留给三位反对赛马的人;牙买加的别墅分给三位交恶多年的律师;啤酒厂分给七位把酒精当作恶魔的牧师;……。而其中最著名的遗嘱是第九条,提出在他死后第十年,把所有财产换成现金,奖给多伦多生孩子最多的家庭。随后,一场空前绝后的生育竞赛在多伦多拉开序幕。1929 年,米勒死后三年,一场经济大萧条铺天盖地袭来,多伦多跌入贫困的深渊,将近 1/3 的适龄人员失去工作。米勒的千万悬赏,在时代背景之下更加具有诱惑力,无数家庭加入了角逐。他们时刻关注着彼此的动态,然后关上门加班加点抓紧生产。亲朋好友见面的问候语,几乎可以换成,‘今天你生了吗?’。但是,生育孩子必须要付出成本,毕竟多出一张嘴吃饭就增加一份负担,无数本来就贫困的家庭,经过几番折腾过得更加凄惨。……”

1929 年经济大萧条时期,加拿大的失业率就达到了 19%。到了 1935 年,多伦多就有超过 25% 的家庭需要依靠政府救济生活。在这种吃不上饭的穷苦日子里,这份看似笑话的遗嘱,竟然成了千万穷人家庭的最后一根稻草。许多失业之后宅在家里,身陷贫困的绝望夫妻纷纷加入了这场生育竞赛。然而多伦多市众多家庭不计后果的参赛,让原本就已陷入贫困的家庭,更添几分忧愁。根据答主“SME情报员”介绍,“其中一位被淘汰的妇女 Lillian Kenny,其实一共生了 11 个孩子,但却有 3 个孩子因死产和早夭而无法纳入计算。在穷困潦倒的环境下,她的一个孩子甚至活生生地被老鼠咬伤感染死亡。而另一位被淘汰的妇女 Pauline Mae Clarke,也育有 10 个孩子。但她后面几个孩子并非与自己的合法丈夫所生,属于私生子,所以也不算数。最终的胜利者有四人,她们都拥有 9 个孩子,每人平均分得大概 250 万美元(按当下市值估算)。她们的名字分别为 Lucy Timleck, Kathleen Nagle, Annie Smith 和 Isobel MacLean。……”

换句话说,其它在生育比赛当中失败的家庭,需要各自负担抚养一堆孩子的巨大经济负担。原本就已陷入贫穷的家庭,生活只会变得更加窘迫。至于那些孩子们的感受,富翁米勒从没有考虑过,甚至连孩子们的父母可能也从未考虑过。

充分竞争的自由市场就是如此残酷,财富两极分化极为严重。除了站上金字塔顶端的极少数获奖者之外,剩下的所有人都是失败者。资本可以用高额奖金刺激市场,奖励出可以 10 年内生育 9 个孩子的“胜利者”,也同时会制造出众多 10 年内生育了 8 个孩子的“失败者”。资本从不会关心这些“失败者”的未来。

互联网企业也是如此,在资本疯狂涌入的风口中,“只要站在风口浪尖,猪都能被吹上天”。但是当潮水退去,大部分的参赛者都将沦为“失败者”。互联网企业是这样,在互联网企业工作的打工人也是如此。好消息是,在国内互联网企业疯狂发展了 10 多年之后,最近已经有越来越多家公司取消了“大小周”制度,重新回归了相对正常一点的工作强度。

至于背后的原因,这当然不是资本的仁慈,而是因为资本受到了管束。

回到正题,对于大部分的求职者而言,体制内的稳定工作依然是目前的最优解。虽然体制内的工作不会让一个人大富大贵,但至少也很少会出现让老员工收入倒挂的尴尬局面。当然,这些道理大家都懂,因此才会出现近些年报考体制内岗位人数越来越多的激烈竞争局面。


微博头条文章作者:<strong>【月诚故事】</strong>

微信公众号:<strong>【月诚故事】</strong>自媒体运营小白的成长日记

联系邮箱:messages (à) intorich (.) com

<img src="/img/wechat.png" alt="【月诚故事】自媒体运营小白的成长日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