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不愿提供芯片机密,美国为什么说“如果他们不愿意提交数据,我们还有其他办法”?【月诚故事】
标题: 《韩国不愿提供芯片机密,美国为什么说“如果他们不愿意提交数据,我们还有其他办法”?【月诚故事】》
今早的知乎热榜上,当前榜首话题《如何看待韩国不愿提供芯片机密,美国称「别逼我走那一步」? - 知乎》和美国霸权有关,更和芯片科技有关。根据题面内容描述,“……。而美国商务部长直言,‘如果他们不愿意提交数据,我们还有其他办法,我希望我们不要走到那一步’”。
确实,美国商务部长说的都是大实话。就在不远前的 1975 年,“西贡时刻”见证了美国越南战争的惨败,美国狼狈离开了越南。而日本则抓住历史机遇,在 1975 年提出了为期 5 年的超大型积体电路计划,结合政府、产业及研究机构的力量,通过举国体制开发超大型积体电路,并在日本九州地区创建了大量的半导体芯片企业,因此当时的九州也有“矽岛”之称。
日本通产省指派了“日本半导体之父”垂井康夫坐镇指挥,协调日立、NEC、富士通、三菱及东芝等五家公司实施了“五年计划”。很快,日本半导体企业迅速崛起,新推出的半导体产品在性能和品质上已经可以媲美甚至超出了美国硅谷科技企业的同类产品,形势类似于如今台积电的芯片工艺对比英特尔的芯片工艺。
随着日本半导体企业市场份额大增,1981 年,美国 AMD(Advanced Micro Devices)利润下降超过 60%。更准确地说,当时美国英特尔和 AMD 等半导体企业一度险些破产。日本富士通甚至打算收购美国硅谷半导体行业当时的“扛把子”巨头——美国快捷半导体——的股权,一时间震惊了美国硅谷的科技圈。就在日本半导体企业风光无限大杀四方的巅峰时代,美国硅谷的科技巨头们成立了美国半导体产业协会(SIA),开始了一场动用国家力量打压日本科技企业的“绝地反击战”。
根据驱动之家网站文章《40年前的芯片战争:日本企业是如何输给美国的?》作者描述,“1982 年,美国 FBI 特工伪装成 IBM 工程师钓鱼执法,也就是‘IBM间谍案’,同时也被称为‘20 世纪最大产业间谍事件’。1981 年 11 月,林贤治奉日立公司指派来到美国。在佩利的牵线搭桥下,他认识了‘格兰马尔咨询公司’总裁哈里逊。有一天,当林贤治表示想聘用 IBM 公司即将退休的高级经理时,哈里逊乘机推荐了卡拉汉。此后,哈里逊和卡拉汉同林贤治频频接触,并很快成了‘好朋友’,几乎到了推心置腹的地步。当感觉时机成熟后,林贤治便向两位美国‘朋友’摊牌,请求他们设法提供 IBM 公司最新产品的情报和资料,并许以重金。眼看自己的计谋成功,老谋深算的哈里逊又一再故弄玄虚,在酬金问题上漫天要价,直到林贤治答应给 52.5 万美元时才答应成交。林贤治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他的一言一行都在美国人掌握之中。为了取得足够的证据,FBI 对林贤治和哈里逊的每次接头和谈话都进行了录音监控。1982 年 6 月 22 日,林贤治兴冲冲地带着电脑软件专家大西勇夫,赶到‘格兰马尔咨询公司’取货。不料,几个陌生的彪形大汉突然闯了进来,两人还没反应过来,双手就被紧紧铐住。就在同一天,日本三菱公司的工程师木村也糊里糊涂地落入了 FBI 的圈套,当他带着窃取的 IBM 公司一份高级技术资料准备回国时,在旧金山国际机场束手就擒。这起经济间谍事件曝光后,很快就登上了世界各大媒体的头条,被称为‘20 世纪最大的产业间谍事件’。针对日本公司的窃密行为,美国舆论惊呼,日本工业间谍对美国‘硅谷’的冲击不亚于40年前对珍珠港的偷袭,因此称之为‘新珍珠港事件’。此次事件后日本计算机行业元气大伤, 日立、三菱接受美国派人入驻企业,进行商业督查 。……”
自此,美国媒体舆论把日本半导体企业渲染成了只会窃取技术的流氓国家,并索要巨额赔偿。
当然,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科技战中,日本并没有坐以待毙。经过不懈地努力,1985 年日本第一次在半导体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方面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生产国,其中日本生产的 DRAM 产品甚至占据了 80% 的全球市场份额。同样是在 1985 年,在美国硅谷科技企业的游说下,美国政府开始对“日本电子产品的倾销问题”进行“301调查”。毫无疑问,美国最终裁定日本 DRAM 储存芯片存在倾销的行为,开始对日本半导体产品征收 100% 的反倾销税。
此外,美国还在 1985 年发起了对日贸易战,胁迫日本签下了《广场协议》。日本可以不签这个自毁武功的“友好协议”吗?很可惜,日本在二战战败之后就已经沦为了美国的半殖民地。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区别在于,半殖民地可以保持一个明面上的傀儡政府。譬如美国麦克阿瑟将军相当于日本的太上皇,只负责制订决策,具体的任务分解和执行由当地的日本傀儡政府负责,但在军事方面还是由驻日美军负责。
事情到此还没结束。1986 年,美国继续无理打压日本的半导体行业,大肆渲染日本半导体行业存在一个“九人委员会”,他们定期开会讨论芯片定价,并控制和垄断了芯片市场。日本政府当时否认了这个传闻的真实性,而另一边的美国也没能拿出任何实质性的有效证据。但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美国以此为借口,又再次胁迫日本签下了《半导体协定》。
自此,日本半导体行业开始逐渐衰落。为了加速瓦解日本的半导体行业,1987 年,美国以日本没有执行《半导体协定》为由,对日本征收 3 亿美元的惩罚性关税。到了 1991 年 6 月,美国又再次提出续签的要求,胁迫日本再次签订了为期五年的《新半导体协议》。
至此,日本“矽岛”再也没有能力挑战美国“硅谷”,而美国英特尔和 AMD 等半导体企业起死回生,在经历了“绝地反击战”之后又重新夺回了一度失去的市场份额。同时在美国的大力扶持下,韩国的三星和台湾省的台积电开始逐渐在半导体生产行业崛起,并逐渐取代了日本曾经在半导体行业的市场龙头地位。
由此可见,美国在动用国家力量打压他国高科技企业方面早已经驾轻就熟。
那么这一次美国商务部长直言,“如果他们不愿意提交数据,我们还有其他办法,我希望我们不要走到那一步”,最终美国和韩国谁能如愿以偿呢?
很显然,美国作为当今世界的唯一超级大国,确实拥有明抢任何一个小国的实力。根据《如何看待韩国不愿提供芯片机密,美国称「别逼我走那一步」? - 任幻想的回答 - 知乎》答主回答,“提供芯片机密不是目的,最终目的是让三星和台积电把产能让出来、给美国汽车企业制造芯片、缓解美国汽车产业庞大的失业压力。第三季度美国车企有 33% 的产能下降,连带了数万工人被迫停工,拜登已经急了。而美国说的‘那一步’就是《国防生产法》:强迫公司给美国政府提供生产和库存信息,然后优先制造美国汽车产业所需的芯片。最讽刺的是,国防生产法就是 1950 年朝鲜战争时为了给驻韩美军加速生产而颁布的。9 月底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给出的期限是 45 天,也就是 11 月初。韩国逃得掉吗?不可能的,只要美国驻军还在一天,哪怕不用国防生产法一样可以搞定你,回头韩国保守派明年上台,朝鲜日报头版头条还得歌颂拜登拯救了世界汽车产业。不完整的国家就是这么可怜,爸爸要你死,你还得一边唱赞歌一边跳火海。……”
东亚各国半导体行业的兴衰历史像是一面镜子,也在时刻提醒着我们,只有科技自主自立自强,才能不至于仰人鼻息、拾人牙慧。
坏消息是,千万不要低估了中国芯片技术和全球顶尖技术之间的差距。根据知乎专栏文章《中国芯片的正道何在?——袁岚峰2020年11月29日观视频答案年终秀演讲 - 袁岚峰的文章 - 知乎》作者“袁岚峰”介绍,“实际上,当时我们的芯片水平绝不是领先,甚至也不是差距不大,而是差距非常大。我看过一篇文章,纪念我国半导体科技的奠基人之一王守武院士。其中有这样一个故事。1977 年,国际上开始工业生产 16K 的芯片,64K 的芯片也已经做出样品。同时中国只有少数单位仿照国外产品,做出了接近 1K 的芯片。但成品率极低,不能投入生产,只能作为样品。1K 对 64K,这就是当时的差距。然后,中国科学院提出,要在一年内拿下 4K 芯片。但经过一年的研究,成品率仍然很低。1978 年 10 月,中科院请王守武全面负责这一任务。他带领团队奋战一年,到 1979 年 9 月,终于把 4K 芯片的成品率提高到了……20% 以上。这是什么概念?量产的芯片成品率至少要达到 90% 以上,否则难以收回成本。可是当时王守武的这 20% 就已经是重大进步了,获得了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一等奖。所以,你看这差距有多大?有些人喜欢拿自己少量生产的跟人家工业生产的比,找出某个不错的单项指标,然后说自己并不落后,这不是自欺欺人吗?在分析完这些错误理解后,我们来讲正确的理解。……。光刻真正的厉害之处,在于它保持这么高精度的同时,还能有很高的生产效率。如果单说分辨率能达到纳米级的技术,那么这样的技术其实有很多。我发的论文里就有不少是关于这些技术的,例如我们实验室 2001 年在 Nature 上的文章,那里用到的技术叫做扫描隧道显微镜。但这些技术都是一个原子一个原子去操作。它们跟光刻的对比,就好像抄书跟印刷术的对比,实在是太慢了。所以这些技术都是用于基础研究的,而不是工业生产。现在制造一个芯片,需要经过 300 至 500 道工序,涉及精密机床、精密化工、精密光学等几乎所有领域的尖端技术。如果说芯片是现代工业技术的皇冠,那么它就是在其他好几顶皇冠的基础上累加起来的,是皇冠上的皇冠。中国芯片业的落后,看似是一个点,其实反映的是一大片。所以唯一的正道,就是把所有这些门类的基础都补上,都达到世界顶端。……”
好消息是,和日本、韩国、台湾省走过的道路不同,中国如今已经成长为全世界唯一拥有完整产业链的国家。虽然目前有很多门类正在追赶,暂时还未达到世界顶端,但是我们不会像日本、韩国、台湾省曾经那样,不会因为产业链的不完整,而在美国的胁迫下被迫签订任何放弃发展权的“友好条约”。
芯片行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韩国不愿提供芯片机密,却没有能力从实力的地位出发,去保护自家的“芯片机密”。而放眼世界,从日本东芝、法国阿尔斯通到中国华为,再到韩国三星,美国“强取豪夺”的套路除了在对付中国华为的时候碰了钉子,其它时候还没有失手过。
有危才有机。韩国不愿提供芯片机密这件事,又再一次提醒着我们,只有国家的繁荣富强,只有科技的自主自立自强,才能不至于仰人鼻息、拾人牙慧。
微博头条文章作者:<strong>【月诚故事】</strong>
微信公众号:<strong>【月诚故事】</strong>自媒体运营小白的成长日记
联系邮箱:messages (à) intorich (.) com
<img src="/img/wechat.png" alt="【月诚故事】自媒体运营小白的成长日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