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应当如何看待「好人不能当」的“小概率事件”?【月诚故事】
标题: 《到底应当如何看待「好人不能当」的“小概率事件”?【月诚故事】》
今早的知乎热榜上,当前榜首话题《如何看待女子好意帮陌生老太取钱反被讹?女子委屈哭泣称「好人不能当」,遇到这类情况你会怎么处理? - 知乎》又是一起好人做好事反被诬陷的“小概率事件”。说实话,若不是现在人手一部手机,可以随时录制视频留下证据,老太太的讹诈说不定还真能得逞。但即便如此,该女子还是为此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最后去做了笔录才离开。
答主“像风不似云”回答说,“在银行工作,瑟瑟发抖ing。经常有老人说自己不会用 ATM 需要工作人员帮忙取钱,但是从我第一次去帮忙的时候开始,就被老员工警告过,即便有录像但是 第一不能碰钱,第二不能看密码,第三不能点屏幕 。否则即便你能说清,也是一身骚。如果是工作中碰到这样的事,那就是我倒霉,不仅得安抚老太太,更有甚者最后我得道歉。……”
由此可见,当好人也是一项“技术活”。老员工的警告“一不碰钱二不看密码三不碰ATM屏幕”,其实也是来自于工作中常年热心帮忙之后所总结出来的“安全边界”的最优解。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好人不好当”的尴尬局面呢?
说到底还是成本问题。一方面是违法成本很低。由于违法者的成本与合法者的风险明显不对等,老太太讹诈一千元即便失败了也不会有多少实质性的损失。老太太被抓了现行,可以改口说自己年纪大所以老糊涂了,误以为卡里还有一千元。另一方面则是司法成本很高。司法执法需要秉持慎重、谦抑理念,这些都意味着成本。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想要认真搞清楚这些琐碎小事的来龙去脉,就必须慎重调查取证,形成证据链搞清楚琐碎小事的来龙去脉。而在执法过程中,又可能会遇上老太太倚老卖老,就地打滚撒泼胡搅蛮缠。
不是说老太太胡搅蛮缠,违法问题就处理不了,而是家务事的处理成本并不会因为它是“琐事”就成本很低。事实上,想要理清别人家的家务事更难,各种成本更高。想要加大执法司法力度,就意味着更多有限的司法资源将会被这些琐事所消耗。
一低一高,成本与风险的不对等,让许多投机者们随意违法,最终导致了好人做好事反被诬陷的“小概率事件”一次又一次的重复上演。除此之外,最典型的一个违法成本很低的例子,可能是“遇上一个很吵,且不讲理的楼上邻居”。
都说远亲不如近邻,然而万一遇上一个很吵,且不讲理的楼上邻居该怎么办呢?
是不是“很吵”确实有客观标准,而是不是“不讲理”则是经常是主观感受。譬如在一则知乎热议话题《孩子在家弹钢琴(非休息时间)被邻居报警怎么回应? - 知乎》当中,提问者特别强调了关键词“非休息时间”。看似很讲道理,那么为什么会被邻居报警了呢?
先从法律法规入手,国家《城市区域噪声标准》中,明确规定了城市五类区域的环境噪声最高限值:“以居住、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昼间 55dB、夜间 45dB;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昼间 60dB、夜间 50dB;……”。另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昼间”是指 6:00 至 22:00 之间的时段;“夜间” 是指 22∶00 至次日 6∶00 之间的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八条则规定:“违反关于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定,制造噪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般家庭里钢琴的音量大约在 70-90 分贝左右。根据百度贴吧钢琴吧网友分享的实测数据,“立式钢琴,如果弹大和弦,分贝一般都在 90 多,个别会超过 100 分贝。”换句话说,在家弹钢琴即便是非休息时间,只要没做专业的房间隔音,就属于违法行为。
关键是,诸如此类的违法行为,最终的实际违法成本很低。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在一千多人参与回答的知乎热议话题《你见过最恶心的邻居是什么样子? - 知乎》当中,吐槽自己邻居不讲理的答主很多很多,最终邻里之间在各种明争暗斗当中,有人成功有人失败。
其中点赞人数最多的一次经典“战役”来自于答主“柠檬味道de香水”,截至目前有 7.2k 多人赞同了该回答。不过很可惜的是,由于原回答被人制作成视频恶意转载,答主已经删除了原回答,原回答只能从别处寻找其他人的转载,因此不一定完整。根据作者“柚木”《你见过最恶心的邻居是什么样子? - 柚木的文章 - 知乎》转载:
“我楼上不是一般的恶心。恶心到什么程度呢?我楼下被气到卖房!是的,你没有看错,因为我楼上的原因,我楼下把房子卖了!我住在 7 楼。房子十五年前就买了,三年前才装修住进来。楼下楼上十五年前住进来,恩怨纠葛十年,五年前 6 楼把房子卖掉。三年前 8 楼搬走把房子租了出去。所以他们的恩怨和我毫无关系,我家房子空了十二年。刚开始我爸经常会接到物业的投诉电话,6 楼投诉 7 楼噪音过大,令人无法忍受。给物业解释过,因为没装修空置,物业公司停水停电后,物业费可以只交 80%。楼下不信,我开车去了几次,带着楼下业主去看。过了段时间,楼下业主报警了,……”
“后来就是聚一次打一次。打到小区对这两家的矛盾,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那几年所有人都劝我卖房子。他们都太年轻。6 楼耗时十年搞不过 8 楼,卖掉房子去了别的小区。该我出场了。我的房子,怎么可能让这些妖魔鬼怪做主?把 6 楼约出来,我有他手机号,吃了顿饭,详细了解了各种情况。8 楼不止经常聚餐,他老婆在家做手工水饺售卖,顾名思义,手工,水饺馅都不能用机器搅,得用刀剁!家里铺的廉价木地板,走两步吱吱嘎嘎的响。家里有两个熊孩子,在这种地板上来回跑。次卧室有张带轮子的靠背椅,经常当轮椅用。从这个房间滑到那个房间。聚餐的时候,还划拳,声音非常大 8 楼和他对门也有过斗殴。业主微信群有过多次互骂记录。我买了随身能录像录音的设备,买了分贝仪,打听出 8 楼男业主的工作单位。入住第一天,8 楼从早晨 6 点开始有动静,忍到 7 点,分贝仪显示超过 55 分贝。我给物业打电话,物业表示对这家人毫无办法。好的,我要的就是你的毫无办法。下午分贝值达到最大,剁了得两个小时的水饺馅。晚上轮椅从这个房间到另外一个房间,感觉这一家人很快乐。就忍一天。做好所有的记录。你不会做人。我教你做人。……”
……
故事很长。总结起来整个战役经过了以下十几个步骤:
-
详细了解楼上业主的各种情况。
-
给物业打电话要求调解,物业表示对这家人毫无办法。
-
买了随身能录像录音的设备,买了分贝仪,做好所有噪音记录。
-
给110打电话,报警扰民。因为有记录,拷贝给民警一份,当事双方接受民警调解。
-
楼上再次噪音,再报警,再调解,再谅解。
-
楼上再次噪音,再报警,再调解,再谅解。
-
三天后。不再报警。当楼上分贝值超标,录像做好备份。打 12345 投诉,要求联合执法!
-
让等待,等待三天,回复说已让物业去处理。物业能处理我还需要打市长热线?
-
打开电脑给市长信箱写投诉信。投诉 12345 不作为。12345 给我回电话,表示如有下次可以联合执法。
-
楼上又分贝超值,就给 12345 打了电话,来了一大批人执法。
-
楼上再道歉,再谅解。但同时表明态度,再噪音扰民就会再次举报。
-
楼上当时急眼破口大骂。安静地听她骂完,一句话不说。转过身把她骂人的录像发到业主群。
-
楼上找了小混混半夜过来砸门。因为门口早就安装了录像,留存证据报警处理。
-
半个月联合执法二十多次。把所有记录证据发到市长信箱,告诉他们如果不处理,会继续发到省长信箱。
-
楼上主动过来想要和解。
-
这一次拒绝和解。一个月后,楼上搬走了。
至此故事结束。说实话,虽然在这次邻里之间的“战役”中,故事主角获得了最终的“胜利”,但同时也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原本楼上邻居噪音违法的成本很低,但是故事主角通过留存证据反复举报的办法,最终将一件琐碎小事变成了“有我没你,有你没我”的大事。这时候成本与风险的对等,终于让噪音事件得到了解决。
然而冤冤相报何时了,答主“柠檬味道de香水”目前已经删除了原来的回答,而更新之后的回答变成了“因我的文章被其他软件恶意转载,至今为止事情未解决。文章已删除,等待处理结果。”由此可见,这种问题解决方式的实际成本其实还是蛮高的。更准确地说,虽然表面上问题解决了,但实际上没有人是赢家。
这就是成本与风险之间的权衡问题。回到正题,我们到底应当如何看待「好人不能当」的社会问题呢?
其实答案就在银行老员工的警告当中。老员工的警告“一不碰钱二不看密码三不碰 ATM 屏幕”来自于在银行工作中常年热心帮忙之后所总结出来的“安全边界”的最优解。而在成本与风险之间,同样也存在着权衡之后的“安全边界”。在安全边界之内做好人,好人好报的社会正能量故事就会很多,而在越过了安全边界之后做好人,反而会常常遇上“农夫与蛇”的“小概率事件”,结果导致「好人不能当」的负面情绪在人群中弥散开来。许多人在经历过社会的风吹雨打之后,从此不愿再做助人为乐的好人。事实上,世界上总有人会知恩图报,也总有人会恩将仇报。重点是,成本与风险之间始终存在着一个“安全边界”的最优解。只有尽可能避免“农夫与蛇”的“小概率事件”,才能让这份助人为乐的善良更加长久。
微博头条文章作者:<strong>【月诚故事】</strong>
微信公众号:<strong>【月诚故事】</strong>自媒体运营小白的成长日记
联系邮箱:messages (à) intorich (.) com
<img src="/img/wechat.png" alt="【月诚故事】自媒体运营小白的成长日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