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学生集体呕吐,校长痛哭换不动送餐公司?【月诚故事】

标题: 《如何看待学生集体呕吐,校长痛哭换不动送餐公司?【月诚故事】

今早的知乎热榜上,当前的榜首话题暂时还是《学生集体呕吐,校长痛哭换不动送餐公司,校长有责任吗?他该怎么处理送餐卫生问题? - 知乎》。目前这个话题已经积累了大约 2.5k 个回答,人气确实很高。为什么人气会这么高呢?

答案很简单,因为这是一个让人容易调动情绪的话题。话题题面内容部分特意加粗了一段文字,“ 校长红着眼睛说:‘我想让学生吃好点。’面对为什么不更换送餐公司的问题,校长无奈的摇了摇头说:‘不行,因为这是教育局招标的。’ ”然后紧接着下一句是一句引导性的提问,“如题,把自己代入这位校长,好像确实没有什么好的办法能够两全其美,既让此事曝光,工作又不受影响,他该怎么做才能安然脱身?”

很显然,这又是一起让人愤愤不平的社会热点新闻事件,故事中的反派主角“恰好”又是河南当地县城的父母官。

为什么“恰好”又是呢?因为在这个话题发酵之前,上一个社会热点新闻事件“安阳狗咬人”当中的反派主角也是河南当地县城的父母官。在舆论的持续发酵下,很多吃瓜群众们对于“安阳狗咬人”的官方处理结果似乎并不满意。根据知乎热议话题《河南安阳对多名涉「狗咬人」事件干部作出处理,当事人被撤职,这一处理结果带来了哪些警示? - 包大人是律师的回答 - 知乎》答主回答,“撤职的受处分期间是24个月,也就是两年。公务员在受处分期间不得晋升职务、职级和级别,其中受撤职处分的,不得晋升工资档次,并要按照规定降低级别。对王新刚撤职处分,也就是撤掉了‘安阳市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正科级稽查专员’的职位, 但保留了公务员编制 。……”在答主的精选评论中,网友“哈哈哈哈哈”说,“公务员真好,搞成这样都不会被开”;网友“三生陌”说,“处罚:罚酒三杯”;网友“茉旺”说,“两年之后我还是安阳王[撇嘴]”。……

看了这些带节奏的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是不是很容易让人调动情绪?

事实上,在舆论攻防战中,“抓住痛点”是营销的顶级法则,也是舆论攻防战的主要进攻手段之一。在这些类似的社会热点话题当中,「地方门阀」成了真正的痛点。什么是「地方门阀」?

根据知乎专栏文章《关于地方门阀和“安阳王”,我来说点不一样的 - 文贲的文章 - 知乎》作者描述,“上午,看到卢克文发了一篇文章《地方门阀崛起:中国未来的巨大隐患》,感触颇多。关于‘地方门阀’,大家觉得这个概念离我们很远,但其实他离我们很近。举个最新的例子,河南狗咬人暴露出的‘安阳王’,很可能就是地方门阀的一角,不然,何以多部门噤声、媒体失能呢?01.不足为奇的门阀崛起。其实,河南作为古之中原,爆出安阳王这种事情一点不足为奇。早在 2008 年,北大博士冯军旗先生在河南新野挂职两年,就发现了这样的地方官场生态,并将其调查结果写成了《中县干部》论文。冯军旗先生在《中县‘政治家族’现象调查》( 发表在南方周末 )一文中提到:新野共有副科级以上干部 1013 人,其中副科 680 人,正科 280 人,副处 40 人,正处 5 人。从籍贯上看,正科级以下基本来自本县,副处级以上多为南阳其他县人。在这个副科以上干部刚过一千的农业县,具有血缘和婚姻关系的政治家族就有 161 家,其中,产生 5 个以上副科级以上的大家族 21 家,5 个以下 2 人以上的小家族 140 家,这就意味着每十个干部中至少有一个背后有家族势力,有 20% 的干部属于官二代。看到这样的调查数据,要知道,这样的数据是十三年前了。到了现在,这种情况只会更加普遍。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规律使然。卢克文在文中说:……。但是,我们客观的说,‘门阀’就是贬义吗?不是,它是社会规律驱使的结果啊。当门阀作恶多端、仗势欺人的时候,它才是个贬义词。因此,不要先入为主一棒子打死。我们还有个词形容‘门阀’,叫做‘书香门第’、‘官宦世家’。……”

又是 南方周末 ,南方系媒体确实经常走在热点流量的风口浪尖上。譬如在知乎话题《如何看待河南共青团辟谣南方系媒体报道郑州市民哄抢白酒事件? - 知乎》中,答主回答说,“非常生气,气愤!悲愤!必须严惩!始作俑者「沸点视频」必须向河南人民公开道歉!多说几句吧,虽然同属河南我这却没有暴雨。但前两天在快手上看了很多郑州民众自发救人的视频,为之感动落泪。直到昨天在周口市民众捞鱼的视频评论区,看见了一个拿这件事黑河南「一方水土一方人」的评论。我还一头雾水……不应该啊不应该,舍了命去救人的老乡,怎么可能趁火打劫?还是打劫自己受难的同乡?……”又譬如在知乎话题《国内的公知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存在? - 零落的理论的回答 - 知乎》当中,答主“零落的理论”截图转载了前《南方周末》首席评论员李铁(@猩猩吸猩猩)今年年初在其个人微博上贴出一段自白,讲述他自己告别“恨国公知”生涯的心路历程。……

了解了这些信息,再来看什么是「学阀」和「门阀」?

确实正如作者文贲描述的那样,中国这边以前的叫法叫做‘书香门第’、‘官宦世家’。而「学阀」、「门阀」、以及「军阀」并不是中国制造。根据之前写作文章《国内学术圈学阀制度真的非常严重吗?【月诚故事】》时的观察,“根据知乎专栏文章《日本留学之只有学霸知道的世界-学阀 - 杨改之的文章 - 知乎》介绍,‘学阀’与‘军阀’二词并不是中国制造。近代意义上之‘军阀’一词,由日本输入。与之相类,‘学阀’亦是从近邻转借。在日语中,所谓‘学阀’,指在特定的职业或组织中,由某个高校毕业的学生所形成的固定势力,或在某个地区或职业上影响力较大的学校所形成垄断性的力量,词义大体属于中性。恰如古语所云‘橘生淮南谓之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一旦来到世变日亟的中国,学阀也逐渐变换了内涵。重新从日本的词汇中引进了此词汇后,变成了批判色彩很重的贬义词。这段典故表过不提,因为今日要说的是日本的学阀们。……”

换句话说,「门阀」一词是从近邻转借而来。担心中国“地方门阀崛起”,是因为在近邻甚至远邻地区,“地方门阀”早已变得非常严重。

根据知乎专栏文章《为什么说日本政府是世袭政客组成的特权俱乐部 - 李先生的文章 - 知乎》作者描述,“门阀政治。中国人最近一百年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至于大家忽略了一个常见的问题:这个世界上绝大部分财富和势力,都是需要几代人才能完成积累。咱们举几个例子,比如美国,大家看《亿万》之类的美剧的时候应该就有体会,美国那边的很多豪门能上溯到马萨诸塞州殖民时期的庄园主,一直就呆在那个地方,影响力持续到现在,庄园经过两百年的维护,依旧光鲜亮丽。而且全家人上一个大学,每代人都给大学捐款,确保下一代能继续上这所大学,之前有过一个新闻,美国名校有三分之一的人都是父母就在这个学校,并且亲戚朋友也差不多,形成复杂的联盟和姻亲关系。下图这个检察官就是他和他爹都是耶鲁毕业,他学会了忠诚和同盟的价值。而且最重要的,就是‘关系’。……”

西方社会对于“关系”非常重视,比如说“学阀关系”对于高等教育资源的垄断。

根据之前的观察:以美国的高等教育为例,美国教育行业的市场化程度较高。换句话说,在国内没有实力考上 985 大学的孩子如果家里有钱,那么家长完全可以在美国“买”到美国名校的入学名额。而在美国本地,阶层相对固化,高昂的大学费用不是一般穷人家庭可以支付的。对于出生在美国的穷人来说,跨代贫穷几乎就是宿命,大学教育更像是一种遥不可及的奢侈品。中产阶级的情况要好一些,为了能让更多的中产阶级也能获得高等教育服务,美国高校提供了分期付款的优惠服务。不过根据文章《美国大学生:一个被助学贷款“毁掉”的群体》中的数据,“但在美国,助学贷款可没那么容易偿还,有的美国人可能要还到 60 岁!本以为助学贷款是在帮助更多人接受高等教育,没想到却成了很多美国大学生一生的枷锁,在美国,还不上贷款的大学生比比皆是。据纽约联储发布的《家庭信贷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第4季度,美国大学生助学贷款总额接近 1.5 万亿美元。承担助学贷款的总人数超过 4400 万人,相当于每四个美国成年人当中就有一人负债,……”学费太贵只是阻止穷人获得优质教育的一个方面,而另一个方面则是极为重要的推荐信。推荐信这种东西和“科研潜力”一样,是一门玄学。根据知乎话题《如何评价美国司法部起诉众多富豪行贿送子女进名校,美国大学招生舞弊事件会被如何处理? - 陳子浩的回答 - 知乎》答主介绍,“传统上美国大学合法的‘氪金走后门入学’,分为几种:1. 直接砸几千万刀盖楼成立基金会(学生本身素质无所谓了,孩子是条狗都能进);……;以上几种模式,似乎已经算是业界默认了,也都是合法的。……”推荐信的威力不止于此。美国大学的录取有一种特殊的政策,继承录取,英文叫 Legacy Admit。什么叫“继承录取”?如果你的父母或者祖父母(有些学校也考虑其他亲戚)曾在这所大学读书, 那么这所大学将优先录用你,这叫做继承录取。说白了继承录取就是美国名校的校友子女优惠录取政策。根据复旦发展研究院文章《为什么美国高校偏爱招收校友子女》当中的研究数据,“在美国排名前 100 的高校中,约四分之三会提高校友子女的入学率。这些拥有特权的后代也被称为‘继承者’,……这种做法始于 1920 年代,当时来到美国的一波新移民激起了一股反移民的歧视风潮。大学开始通过学术标准以外的条件限制犹太学生的数量。他们开始将诸如‘品质’和申请者的父亲是否上过大学等条件纳入考虑。时至今日,继承偏好仍然对那些父母极有可能入读过大学的富有白人学生有着很大的好处。2019 年的哈佛大学一年级本科生中有 14.6% 的父母拥有本科学历,而麻省理工学院(这是一所没有继承偏好的精英大学)则仅有 2% 新生满足这个条件。……”

再以日本社会为例,日本社会把实现阶层跨越叫做“格差”。然而“格差”只是普通人的一个美好愿望,更普遍的情况则是“龙生龙凤生凤”的门阀世袭。根据知乎《日本社会的阶级固化有多严重? - 羽颀的回答 - 知乎》作者介绍,“一桥大学的森口千晶教授去年 11 月刚发表过一篇新鲜热辣的论文,就是专门讨论这个问题的。……。母子家户在再分配后的相对贫困率是 48.2%,紧随其后的是单户高龄女性。单亲妈妈没钱,最惨的就是小孩。2015年的时候,埼玉县一所公立中学宣布三个月不缴纳伙食费的一律不提供午餐,引发热议。当时网上基本是集中火力在骂家长道德败坏,因为这里面确实有相当一部分家长是非常有钱但就是要占公家便宜的无赖,但也有确实交不起的学生成为了「欠食児童」。……。上面主要讨论了贫富分化导致的阶级固化,但因为贝克街亡灵被央妈钦点的关系,很多人也比较关心日本的世袭问题,其他数据没找到,但有一篇专门分析世袭议员的论文值得一看。虽然数据非常老,是 13 年前的,但还挺有意思的。被喷得最厉害的自民党在 05 年居然比全党派的世袭比例要低,但我记得后面应该增加了,查到的数据说 09 年是 42%。 不管是平均当选次数,还是得票率差,再选率,世袭议员都远远高于非世袭的 。……”

由此可见,日本官场中也存在门阀世袭的现象,而且更加普遍一些。

既然「学阀」和「门阀」在全球各国都或多或少的存在,说明这是一个社会发展当中存在的一个普遍规律。真正的问题是,当中国的“书香门第”和“官宦世家”等常用词换一个马甲变成日本舶来词汇「学阀」和「门阀」之后,再被顶上媒体平台热搜榜第一位放大报道,就变成了舆论攻防战当中的又一片新战场。

不可否认的是,公务员队伍当中确实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人,这其中就包括了部分政商结合的“反派角色”。但更不可否认的是,任何一个国家和社会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这样的问题。放眼世界,美国社会选择了“推荐信制度”维护“关系社会”,日本社会“龙生龙凤生凤”的门阀世袭,让“格差”变成了普通人触不可及的美好人生愿景。倒是在中国,实现阶层跨越的机会仍然存在,穷人家的孩子仍然还能够通过高考改变命运,非世袭的普通人也依旧可以通过国考省考,成为公务员队伍中的一员。

回到正题,学生集体呕吐是事实,部分人为了私利,做了坏事。这样的人应当为所作的坏事承担责任。但是看着评论区部分带节奏的、你一言我一语的、容易让人调动情绪的讨论,难免会让人觉得,这种话题高人气的背后,其实是被一部分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了。


微博头条文章作者:<strong>【月诚故事】</strong>

微信公众号:<strong>【月诚故事】</strong>自媒体运营小白的成长日记

联系邮箱:messages (à) intorich (.) com

<img src="/img/wechat.png" alt="【月诚故事】自媒体运营小白的成长日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