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降准」 0.5 个百分点意味着什么?对我们普通人生活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月诚故事】

标题: 《央行「降准」 0.5 个百分点意味着什么?对我们普通人生活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月诚故事】

今早的知乎热榜上,当前的榜首话题是由“新京报贝壳财经”发起的《央行 12 月 15 日「降准」 0.5 个百分点,释放资金约 1.2 万亿,将产生哪些影响? - 知乎》。作为自媒体,其实是不适合对这一类的重大货币政策做出解读的,因为很容易会出现错误解读。所有特别想知道,其他的自媒体创作者在面对这一类榜首话题时,都是如何进行自媒体创作的?

评论区当前排名第一的答主是知乎平台经济话题下的优秀答主“王克丹”。答主“王克丹”在回答中先是给出了准备金率近些年的变化情况:“自 2011 年以后,大型金融机构的准备金率从高点的 21.5% 下降到现在的 12% ,约每年 1 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即便不大张旗鼓的宣布降准,也是近十年的大趋势,而且小于平均的 1%,或许年底还有一次才能赶上往年的平均水平。”

最后在总结段落中,答主“王克丹”回答说,“不降息的降准,结合两个经济大背景, 高负债率与消费能力下降 ,面临的尴尬问题是:高杠杆下,缺钱的很多是负债高的,需要借新还旧的旁氏融资,金融体系有钱也不敢借给你。消费能力下降,没有消费支撑企业利润,不降息只降准有额度,企业也不敢借钱,钱去哪呢?……”在答主“王克丹”的精选评论中,网友“王磊”说,“最终还是要去楼市”,网友“山河”说,“各自解读,各取所需”。……

评论区当前排名第二的答主是签名档标注为“美股港股A股,全部0佣金”的“尊嘉金融”。答主“尊嘉金融”先是给出了降准的定义,“所谓降准,就是降低存款准备金率。……那什么是存款准备金率?……”。再接着列出了历史数据,“具体有哪些影响呢?来看一下市场的反应。2014 年以来,央行进行了十余次降准。降准公布后首个交易日,上证指数有 10 次上涨,8 次下跌。……哪些板块受影响会比较大呢?……”

最后在总结段落中,答主“尊嘉金融”回答说,“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吧,别又流到房市里头去了。”

评论区当前排名第三的答主则刚好是发起问题的“新京报贝壳财经”,算是自问自答。这份回答直接对降准货币政策进行了解读,并加粗进行了强调。答主“新京报贝壳财经”回答说,“ 年内第二次降准落地在即,为何降准,如何影响房地产市场和股市?降准背后:年末流动性缺口加大,小型企业复苏基础仍不稳固,对冲潜在的金融风险;将释放资金万亿,利于房地产市场稳健发展及 A 股跨年度行情启动 。年内第二次降准靴子落地。12 月 6 日,央行宣布,决定于 12 月 15 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 0.5 个百分点,将释放长期资金约 1.2 万亿元。上周五(12月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会见 IMF 总裁时提到降准,被业内视为一个预告信号。在过去的三天中,业内猜测降准落地时间主要有两个:本月中旬或明年初。从官宣看,降准来得很快,为何在此时?货币政策会转向吗?降准如何影响市场?……”

再往下,答主“新京报贝壳财经”引用并汇总了许多业内人士的解读。譬如,“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央行有关负责人称,……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分析称。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表示,……。温彬进一步分析称,……。钟正生还提到,……。央行有关负责人在 6 日的答记者问中重申,……。多位分析人士进一步称,……。12 月 6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会议强调,……。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钟正生认为,……。”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在大量引用业内人士的权威解读之后,这份回答就结束了,没有最后的总结段落。

看完了话题评论区当前排名前三的回答,基本上就能看出参与这个话题讨论,相对合适的尺度大概在什么地方。作为自媒体创作者,还是来聊一聊降准的定义,以及现代信用货币的机制是怎样的。

先来看看对于准备金的一种常见误解。根据知乎话题《法定准备金与超额准备金到底有什么差别?二者什么关系? - 大菠萝小西瓜的回答 - 知乎》答主回答,“法定准备金是法律要求所有商业银行必须在中央银行账户上存有一定比例的存款,以防用户来取钱时银行已经将钱全部贷出去,用户取不到钱的情况发生。是国家法律硬性规定的,……”

没错,很多人都误以为银行必须先有存款,才能在存款的基础上,再把钱借贷出去。甚至误以为准备金是为了防止钱全部贷出去之后,用户取不到钱的情况发生。但实际上,现代货币早已经变成了信用货币,银行贷款出去并不需要先有存款。

华夏银行产品经理“投行魔方”在其知乎专栏文章《银行得先有存款,才能放贷款吗? - 投行魔方的文章 - 知乎》中通俗易懂的描述说到,“……货币乘数理论的谬误。以货币乘数理论的观点,银行放贷款的来源就是吸收到的存款。于是经济学家推导出了一个经典的货币乘数公式:……。实际上,这个推导过程只是现代西方经济学和货币金融学关于商业银行在货币创造中作用的一种总结。由于现实世界是不完美的,经济学家不断往公式上打补丁,货币乘数公式变得无比复杂。由于影响经济活动的因素太多,通过数学公式来还原经济现象总是会有各种偏差。作为一种假设,货币乘数理论默认经济社会中已经存在了 100 元的初始货币,但却回避了 100 元初始货币的诞生过程。神奇的‘变钱’魔术。我们也换一个角度来进行思考,到底银行放贷需不需要有人提前存钱。……。随着经济的发展,以贵金属为基础发行的货币已经无法满足经济增长的需要,二战之后金本位制度和布雷顿森林体系相继瓦解,我们手中的货币已经不是古代社会的实物货币,现代经济生活下的货币,其实都是信用货币,背后都仅仅代表了发钞政府的主权信用。而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银行业务电算化逐渐兴起,货币从我们手中花花绿绿的票子变成了储存在银行户头上面的数字。……而虚拟货币的发行方式,就是银行通过‘会计魔术’凭空创造出来的。我们看一下发放贷款的会计分录:借‘发放贷款 100 万元’;贷‘XX 企业存款 100 万元’。这个分录说的是银行向 XX 企业在本行的账户上发放贷款,银行的信贷资产增加一笔 100 万元,同时企业存款增加 100 万元。我们可以发现不需要任何储户或企业往银行存钱,银行也可以‘凭空’发放一笔贷款,只要企业不支取任何现金。银行生产‘贷款’这种产品不需要任何原材料。再多说几句,但是,为什么我们在实际生活中常常听到银行因为‘额度不够’、‘存贷比超标’而不能如愿发放贷款呢?这是因为银行是一种非常特殊的企业,经营着货币这种非常特别的商品,银行会面临流动性、利率、汇率等各类风险,而往往这些风险发生速度快,一家银行出现问题可能会传导至其他银行甚至整个金融系统。为了避免出现经营问题,监管机构会给银行设定流动性指标、核心负债、拆借资金占比、资本充足率等各种指标,从而导致银行不能‘随心所欲’地增加贷款。”

AFP 持证人“金融人生自救指南”在其知乎专栏文章《货币是怎样通过信贷被创造出来的 - 金融人生自救指南的文章 - 知乎》用一个简单的例子解释了信用货币被创造出来的过程。“金融人生自救指南”写到,“假设在一个理想状态下,各位是一个新开的银行的行长,新开的这个银行一分钱存款都没有。根据咱们正常人的思路,你肯定应该先去跑存款。因为银行一分钱都没有,你怎么能够投放贷款,这应该是我们常识。但事实证明,常识往往是错的。在现代金融的领域,应该是先去跑贷款。原因是现代金融完全是建立在信用之上的。在一分钱都没有的情况下,我们也可以把这个贷款给放出来,而且所投放这个贷款正好是我们产生新货币的源泉。只要贷款投放,银行存款也会增长的越多越快。举个例子,假如你是银行行长,现在跟淘宝的老马谈成了一个贷款协议。老马想从银行贷款一个亿。你作为银行行长立即签字同意了。于是银行就给老马放了一个亿的贷款。同时这一个亿的贷款是存在老马的活期存款账户里面,这样银行同时又多出了一个亿的存款。可以看出这次业务一共给银行创造了一笔贷款和一笔存款。……其实银行就是动一动手指,他改了个数字,就凭空给老马多出了这一个亿的存款。在现代金融当中,钱其实就是相当于一个账面上的一个数字。比如说老马要去进货了,或者花钱去找供应商买货了。那这个时候他跟供应商签订了一个五千万的一个合同。那么这时候老马去银行办理转账给对方五千万。接下来银行就要干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情,就是把老马的余额从一个亿改成五千万。第二个就是银行跟银行之间,他给对方的银行发一个指令,要给对方供应商银行里面的账户再加个五千万。钱它并不是实物状态的钱,它只是一个数字是虚拟的。也就是说整个金融社会在金融的世界里面,它是建立在信用基础之上。……”

由此可见,现代信用货币和以前真金白银的实物货币不同,和金本位制度下的美元纸币也不同。现代信用货币就是一串信用数字而已。银行只要通过简单的“会计魔术”,就能向 XX 企业在本行的账户上发放贷款,并不需要银行储户存款这种“原材料”。

正是因为现代信用货币的这种灵活性,让现代货币变成了一种非常特殊的商品。银行如果真的“随心所欲”不加任何限制的使用“会计魔术”,往往会导致金融系统的系统性风险。银行大多都是企业,企业可以破产,而系统性风险则远远超出了企业破产的风险范畴。

以曾经一度非常严重的影子银行为例。知乎话题《蚂蚁金服若没有被监管的话,会引起哪些问题? - 佛shuo的回答 - 知乎》答主回答说,“以下为如果没有被监管的不负责任猜想:……;第三步,上市公司背书,万亿估值,扩大蚂蚁借贷业务,蚂蚁继续 ABS 融资,3600 亿变成 3 万 6000 亿,马仅需承担不到一千万即可控制万亿贷款市场;……”。知乎话题《为什么现在才发现蚂蚁金服有问题? - 牛窝的牛米的回答 - 知乎》TOP 金融机构从业答主“牛窝的牛米”回答说,“其实不是现在才发现他有问题,而是因为制止了,你才会问,这是出啥事了。让我想起两件事情:其一,记得六年前疯狂的 P2P 吗?犹如一夜间遍地开花,头部平台的标基本秒光。的确,本着‘风险分散’的做法,很多人自作聪明的投向多个平台,殊不知有一种无法分散的风险叫系统性风险。其二,记得两年前的那个夏天吗?那个在房租暴涨下愤然离职的 WAWJ 副总裁,说了一句话:‘一旦大规模的长租公寓资金链出现断裂,后果比 P2P 爆雷更为严重。’当时似乎很多人还不解,怎么租个房还能爆雷了?如今呢?……所以有人说,某种意义上来讲,债务的风险要是真的来了,那才是真的巨大风险。”知乎话题《央行 11 月 2 日发布「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对蚂蚁集团旗下小贷有何影响? - 知乎用户的回答 - 知乎》答主回答说,“鸡汤说的再多,一个广告就已经暴露了本性。借款给女儿过生日!这个广告有多邪恶?1.诱导超额消费:过生日都要借款,还要过的体面?要是具备还款能力早就积攒下过生日的钱了。2.扭曲少儿的价值观:看到别人的爸爸借钱给孩子过生日,那些没过生日的小孩怎么想?那些没给自己小孩过生日的家长怎么想?这是给本来生活困难的家庭提供一个温柔陷阱啊!借来的钱过生日真的能快乐吗?代价是什么?……”

简单来说,“随心所欲”的借贷只能带来一时的短暂快乐。然而债务不会凭空消失,如果不加限制的使用“会计魔术”,最终一定会导致大部分人还不起债务,爆发类似于美国 2008 年的次贷危机和随后的社会动荡。因此从风险控制的角度,必须对现代信用货币的“会计魔术”加以限制。需要一定比率的准备金,才能发放贷款,就属于种种风控措施中的一种。

那么在这次全面降准之后,国内社会流通领域的信用货币增多了 1.2 万亿,无疑会对各行各业的方方面面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

而这些影响和世界范围内的美元货币超发现状,以及未来美联储的加息预期叠加在一起又会产生哪些影响呢?降准属于货币政策的三大法宝之一。涉及到货币政策,不宜过度解读。借用网友“山河”的回答,“各自解读,各取所需”。


微博头条文章作者:<strong>【月诚故事】</strong>

微信公众号:<strong>【月诚故事】</strong>自媒体运营小白的成长日记

联系邮箱:messages (à) intorich (.) com

<img src="/img/wechat.png" alt="【月诚故事】自媒体运营小白的成长日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