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西安一小区内有物业人员偷拿准备给业主发的菜,物业回应「封闭后保洁员没菜吃,已开除」?”【月诚故事】

标题: 《如何看待“西安一小区内有物业人员偷拿准备给业主发的菜,物业回应「封闭后保洁员没菜吃,已开除」?”【月诚故事】

今早的知乎热榜上,当前的榜首话题是《西安一小区物业人员偷拿业主的菜,物业回应「封闭后保洁员没菜吃,已开除」,这一处置是否合理? - 知乎》。根据题面部分内容描述,“2021 年 12 月 31 日,陕西西安,在一博主直播中,发现一小区内有物业人员偷拿准备给业主发的菜。当日,小区物业通报称,确有此事,因4名保洁员在小区封闭后不能回家,没有菜吃,便私拿了业主的菜,事发后,已向业主道歉,并对四人批评和追究责任,将菜全部追回。目前,四人被开除。”

想要知道一个话题为什么能够登上榜首,一般需要先了解一下评论区的画风。题面内容部分的评论暂时有 80 多条,排在第一位的网友“破晓”说,“西安保安因小伙买一袋馒头垫肚子而打人这新闻怎么没上榜[尴尬]”;排在第二的网友“橋口一八”说,“没菜吃,开除。。”;排在第三的网友“纳兰穷”说,“一句话,道尽人间疾苦。”;另一位未署名的知乎用户附和说,“社会对社会底层人是非常恶劣的。一边情愿网上吃亏上百;另一边要为十块二十块,和一个社会底层人讲半天价。”;排在第四的网友“夹乎”说,“那首先要反思一下为什么连菜都要偷”;……

再看一看话题下方的评论区。评论区当前排名第一的答主“雾都没有霾”回答说,“为什么同为被封闭人员,业主有菜,保洁没菜。干最辛苦的活,却连最基本的生活保障都得不到,物业不反思?因为很多小区的保洁,往往都是农村来的,文化不高,在疫情之下,没有人为他们说话,没有人会关心他们是否挨饿,他们是生活在小区最底层的人,所以在蔬菜发放名单里面没有他们的名字。……”

评论区当前排名第二的答主“珍惜当下”回答说,“这里面最大的问题在于保洁员没有菜,她们也不能回家,叫她们吃什么?在疫情面前人人平等,对于粮食而言他们的需求是一致的。……”

评论区当前排名第三的答主“河山统一”回答说,“以我长期周旋于物业和业主之间的经历来看,开除保洁的要求,大概率是业主们要求的。真正对物业的工作人员抱有成见的,往往是小区业主,因为同是物业人员的,彼此之间往往还有同事的情谊,知道大家都有难处,能网开一面就网开一面。……”在答主“河山统一”的精选评论里,有位知乎用户说,“哎,你这个说的太对了,公家的菜,被封控的保洁没有任何理由得不到,而且看视频也只是先拿了称不上是偷,可惜网络舆论的狂欢和暴虐,这样的回答并没有流量,那个拍视频的业主是真的人格恶心,狗都不服务他。”网友“麦尚薇”说,“我觉得吧,困难时期嘛,人家只是吃点统一配送的菜,也说不上偷吧?最后也向他道歉了。真不至于做这么绝。不是有句老话,做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吗?日子长着呢。”河山统一(作者)回复麦尚薇说,“关键是为啥要道歉?每个业主都分到菜了,又没少了谁的,保洁只不过是拿走了多余的一部分。”

至此看完几位排名靠前的答主们的回答,对这件事已经有了大概的了解。其中除了答主“河山统一”在就事论事分析这件事的具体原因,其它不少排名靠前高赞答主的回答,似乎都或者有意或者无意地在带节奏。

最后再看一下话题中的新闻源头。在观察者网新闻原文《西安小区4名保洁偷拿业主菜被开除,物业:封闭后回不去家没菜吃》下方的评论区里,当前排名第一的网友“不博学的兴趣广泛者”说,“社区网格做的稀烂,上中下官僚主义作风严重就这样。以我亲身经历举例,以我亲身经历举例,七人普的时候我媳妇闲不住,崽才七八个月,她一定要参与志愿者,听说还有补助就进了。……。社区网格原本算基本政府单元了,每年都有上面发的资金。同时各个物业开发商还必须给点好处给社区。因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基本算是社区操作的。社区操纵不了的时候直接搞点事重新解散选举就行。一旦社区的一把手不想混政绩不想往上爬。那你拿他们有啥办法呢?他们只要和小区几个物业公司打交道一年就可以搞好多w。可以问开发商要房子搞社区建设。委托自己侄子在这套房子里开个廉价健身馆。又服务小区又能帮亲戚立业。手续又合法。上面下达任务了,又招一波志愿者,然后找物业要人。多好。然后这次志愿者事情以后,我老婆直接拒绝再做志愿者了。”

好了,先看到这里。回来今早的知乎榜首话题,首先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连菜都要偷?

通过答主“河山统一”的回答可以知道,第一,每个业主都分到菜了,又没少了谁的;第二,保洁只不过是拿走了多余的一部分,公家的菜,被封控的保洁没有任何理由得不到,而且看视频也只是先拿了称不上是偷;第三,开除保洁的要求,大概率是业主们要求的,拍视频的业主似乎对这家物业的工作人员抱有成见的。

再继续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保洁拿走了多余的一部分?

很简单,从降低管理成本的角度去思考,“多余的菜”其实并不多余。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公司报销的时候允许某个金额以下的小额报销不需要大领导审批,就能相应节省大量的沟通成本和行政成本。“多余的菜”也是一样,如果没有“多余的菜”,那么任何突发情况都会导致再次调配,并消耗额外的沟通成本和行政成本。在西安疫情封控期间,各个团队之间的沟通成本和行政成本其实是在短时间内急剧上升的。那么这种沟通成本究竟有多高昂呢?

根据之前写作文章《为什么现在很多学校都不让外卖进入呢?【月诚故事】》时的观察,“……,事实上,这是一笔经济账。玩魔兽游戏的同学可能会有一个非常直观的感受,40 个人的团队组团作战要比 25 人的团队作战难度高很多很多。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团队的管理成本和沟通成本紧密相关,而团队的沟通成本又和团队人数多少直接相关。当一个团队只有 2 个人的时候,沟通渠道只有来回 2 条,当团队人数增多到 3 人时,所有来回沟通渠道则迅速增加到了 6 条。以此类推,团队内部的来回沟通渠道 = (n -1 ) *n ,其中 n 表示团队人数。如果团队人数是 6 人,所有来回沟通渠道就会迅速增加到 30 条。换句话说,人数越多就会导致越高的沟通成本,进而带来更高的管理成本和更低的管理效率。1975 年,美国北罗莱纳大学教授 Fred Brooks 曾写过一本后来 20 余年畅销不衰的经典巨作《人月神话》,这本被誉为软件工程领域圣经宝典的书中提出了一条‘布鲁克斯定律’(Brooks Law)——向一个进度已经延误的 IT 项目中增加人手,只会导致更加严重的项目延误。因此很多软件工程项目小组一般会在启动的时候进行招人,而项目一旦启动之后,在封闭化开发阶段项目组就不再继续招人了。另一位软件开发领域的传奇人物劳伦斯·普特南穷其一生都在追求更高的效率。他曾做过一项研究,研究一个团队究竟需要维持在多大的规模才会更加高效。他的研究结果表明,如果一个项目的参与人数超过 20 人,那么和参与者只有 5 人或者少于 5 人的小团队相比,大团队得花费 5 倍以上的时间才能完成任务。换句话说,在权力平等的小团队中,规模 5 人及 5 人以下可能是一个效率最高的团队规模。譬如需要队友之间紧密配合的篮球团队,同时上场的团队人数只有 5 人,而人数规模更大的足球队,经常会分成 4-3-3 阵型或者 4-4-2 阵型,同一时间相互紧密配合的小范围团队人数也不会超过 5 人。至于西游记中的唐僧团队更是经典,师徒 4 人再加上白龙马算 0.5 人,整个团队规模正好控制在 4-5 人之间,或许算是团队协作的一种最优解。无独有偶,根据知乎讨论话题《一个小型团队到底多少人能够发挥最高的效率? - 银针一朵的回答 - 知乎》答主「银针一朵」的回答,早在 13 世纪的欧洲,整个欧洲大陆局势动荡,商贾盛行。在《马可·波罗游记》著作问世之时,一位语言学家曼纽尔想要知道‘作战时如何成立小分队?而贸易小团队又应该有多少人合作最合适?’。于是曼纽尔对团队学进行了一番研究,结果发现,‘当一个小队为四个人时,能比其他人数的小队内部氛围更加和谐;团队也更加稳定;更加的无所畏惧,克服困难,更有冒险精神;队员之间彼此会更加的信任可靠。’ 300 年后的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的小说和戏剧进入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据说有一位编剧查克 Chucks 也发现了这样一个规律——凡是优秀的类型小说,团队的人物设置大多是四个。查克把他发现的这个规律称为‘黄金四人物法则’(The four golden rule)。以上都只是众人凭感觉总结出来的规律,而后有一位数学家莫西,对历史上有名的成功团队进行了统计,最后得到了一个正态分布曲线,发现团队人数大多集中在 3-5 人。后来莫西又专门研究了 3-5 人之间的最优解人数,最后发现,‘团队 4 人时办事效率最高’。以上这些,都说明团队人数规模和管理成本及团队效率之间有着紧密联系,而且这种成本上的增加不是缓慢地线性上升,而是爆发式的迅猛增加。而企业或学校的管理同样如此,管理成本和人数规模密切相关。即便团队组织架构从合伙人小团队扩大为上下级关系的大团队,能够容纳更多的团队成员,也还是会存在一个合理的团队规模,而这个规模的大小或许在 100 人左右,超出这个人数,沟通成本就会大幅增加,而管理效率则会明显下降。……”

这次的西安疫情期间,无数人在西安疫情防控的第一线没日没夜拼了命的和时间赛跑,但依然逃不过“布鲁克斯定律”(Brooks Law)所揭示的“更高的管理成本和更低的管理效率”。那么发达国家遇到这种情况一般是怎样处理的呢?

以美国为例,美国一般会选择“管理成本更低且管理效率更高”的处理方式。譬如,根据自媒体文章《美国核潜艇沉没,密档首次公布:军方主动放弃救援,129 人活活闷死》描述,“美国政府近日公开了有关 1963 年‘长尾鲨’号的最新事故细节,在此前的事故描述中,很多分析认为潜艇上的 129 人在潜艇发生事故时很快就死亡,但事实并非如此。……,美国官方最开始的报告认为‘长尾鲨’号上的所有人都在事故发生瞬间死亡,这与‘海狼’号所探测到的信息并不符合;美国官方之所以对外如此公开,很有可能是为了推卸救援不力的责任,另一方面防止死亡军人家属闹事。……”

如果说是因为深水区的潜艇救援成本过高导致美国放弃了救援,那么最近发生的美国迈阿密公寓倒塌事件就很奇葩了。根据自媒体文章《美国政府放弃营救,消防员临走前炸毁大楼,121 人被长埋废墟下》描述,“当前距离 6 月 24 日美国迈阿密公寓倒塌事件已经过去了 13 天,然而截至目前为止,搜救队依然未能救出一名幸存者。相比于 27 日报道的 9 人死亡,156 人失联,目前唯一的进展是确认了至少 24 人死亡,除此之外依然还有 121 人下落不明,然而就在搜救的关键时刻,搜救队却突然撤离了。”

在当时的美国迈阿密公寓倒塌事件中,当地政府真的用心了吗?根据知乎话题《如何看待美国倒塌公寓剩余建筑被爆破拆除?接下来的搜救将如何展开? - 安好心的回答 - 知乎》答主“安好心”的回答,“昨天随便看了几眼美国自己拍的救援宣传片儿,心想他们自己总得用点祖传滤镜什么的吧。结果一看,果然都是美国大片儿那调性的。别看救灾队员人没怎么动,起重机吊起一个破石头,过程中至少三个摄像机位切换。好家伙,这倒是不用宏大叙事,下半辈子就指望蒙太奇叙事活着了。现场最勤劳的就是拍片儿的人。画面晃动,镜头摇摆,滤镜深沉,让那些 8 小时外绝不多干一秒、并且 45 分钟休息一次、劳动时如静止画的救灾人员仿佛拼命劳作,加班加点。但镜头稍微一停就全露馅。……”

很显然,美国依然选择了“管理成本更低且管理效率更高”的处理方式。如果在网上搜索一下关键词“miami condo collapse”,结果好像确实是这么回事。美国的新闻报道当中,图片上的救援人员似乎非常忙碌。然而结合好几张新闻图片数来数去,一共只数出来 23 名救援人员。每个人头上戴着安全帽,手里拿着红色的小水桶,另外有个救援现场的视频当中还有一位美国军人,面带微笑在跟路人合拍照片。或许事故现场的实际搜救人员不止 23 名,但确实人手不足。另一方面,现场的救援设备也非常有限,新闻媒体图片当中来回特写的主要设备是两辆吊车和一辆挖掘机,但救援现场似乎还是救援人员用红色的小水桶装石块为主。

换句话说,当地政府的“用心”全都用在了镜头语言的表达方面,以及媒体报道的润色方面了。

类似的处理还有很多。譬如时间再近一些的美国龙卷风事件,根据环球网新闻《龙卷风袭击美国多州 亲历者回忆:就像经历了一场战争》报道,“龙卷风已造成全美近百人死亡。肆虐美国六个州的龙卷风造成全美近百人死亡,数个城镇被毁。目前距离灾难发生过去了 40 多个小时,一些灾区的救援行动已经宣告终止,而关于失踪人员的数量以及其他损失情况,目前仍是一笔糊涂账。……黄金 72 小时尚未过去,但当地消防官员称,政府已经放弃发现幸存者的希望,工作重点已从救援转为灾后恢复和重建。”

差不多就是这样。作为一个高度市场化的资本主义国家,在类似事件的处理上,美国一般都会选择“管理成本更低且管理效率更高”的处理方式。而作为对比,这次的西安疫情期间,无数人在西安疫情防控的第一线没日没夜拼了命的和时间赛跑。正是因为这些可爱的人,让更多地当地人可以安然无恙地度过这次危难,也让全国人都能在一片祥和中迎接新年的到来。

举一件很不起眼的小事。在西安疫情刚开始迅速攀升的时候,正好赶上了马上就是全国考研的日子。真正的考生大多都在专心备考,但社交媒体网络上突然间多了很多关心西安考生的用户,甚至还有一些以考生口吻发帖带节奏的用户整天游荡在舆论攻防的战场上趁乱搞事。最终当地考试院的工作人员连续多天 24 小时连轴工作,凌晨还在挨个给考生打电话进行沟通,并于次日白天发布官方通告。在相关部门付出巨大努力之后,当地最终妥善安排了这场考试,在一场看不见硝烟的舆论攻防战的局部战役中,赢下了这场战斗。

类似的小事还有很多。在相应事件的处理方面,美国往往更注重媒体镜头语言的运用,而中国则更加注重脚踏实地的实干。不可否认的是,在脚踏实地的实干中,各种沟通成本和管理成本都会很高,而且一定会有不少局部矛盾产生,也一定会有照顾不周的地方。

回到今早的知乎榜首话题,西安某小区的物业工作人员应该不是偷菜,而只是拿了“多余的菜”。公家的菜,被封控的保洁没有任何理由得不到,而且这些“多余的菜”可以有效降低许多隐形成本。有意思的是,暗中却有一些人在想尽办法通过关键词“西安”来开辟新的舆论战场,甚至不惜故意带节奏挑事。

幸运地是,昨天西安市的新增确诊人数已经显著下降到了 90 例。这意味着,这次西安市在疫情封控期间最艰难的一段时光已经过去了。

新冠疫情不会自动消失,这样的成绩,是许多人日日夜夜拼搏出来的结果。

西安人好样的,西安加油!


微博头条文章作者:<strong>【月诚故事】</strong>

微信公众号:<strong>【月诚故事】</strong>自媒体运营小白的成长日记

联系邮箱:messages (à) intorich (.) com

<img src="/img/wechat.png" alt="【月诚故事】自媒体运营小白的成长日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