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节跳动内网回应确认 28 岁员工不幸离世。能让人快乐的工作有哪些呢?【月诚故事】

标题: 《字节跳动内网回应确认 28 岁员工不幸离世。能让人快乐的工作有哪些呢?【月诚故事】

今早的知乎热榜上,当前的榜首话题是《字节跳动内网回应确认 28 岁员工不幸离世,称「已承担全部医治费用」,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 知乎》。话题评论区当前排名第一未署名的一位知乎用户回答说“死者吴伟和我同是字节产研 pdi 部门下的工程师,不认识他, 但物伤其类,看到他妻子在心碎时还要考虑钱、孩子等现实问题,我几乎能代入这种惨状,有一种照镜子的感觉 。我的 lead 强制要求我晚上 9 点 30 以后下班,拒不服从,于是各种小鞋准备上,例如要求我给2个平级写工作日报(有点工作经历就懂,作为社招,日报不是汇报而是惩罚)、lead 已经连续很久不搭理我等等。……”

负面情绪是很容易传染的。正如答主所说,物伤其类,代入这种惨状,会有一种照镜子的感觉。在答主的精选评论中,另一位未署名知乎用户评论说,“前字节员工,还是校招应届生进去,感觉像自己在里面像个农奴,一直被pua,快抑郁了干了几个月辞职了”;知乎用户 (作者)回复说,“咱们打工人都是兄弟姐妹[握手]”;……

那么换个角度思考,能让人快乐的工作有哪些呢?

带着问题在知乎平台上搜索了一番。根据知乎话题《什么工作最容易让人感到快乐? - 赵平131419的回答 - 知乎》答主回答,“你最喜欢干的事,你的爱好。我的女儿,一直都喜欢化妆,大学毕业直接进大公司,和大多数年轻人一样兢兢业业,996 工作。加班非常辛苦,待遇也非常好。每周休一天报了化妆班。这样坚持了两年。有一天,她告诉我,辞职做化妆。 我被惊到了,跨国公司的工作辞了多可惜,搞化妆能吃上饭吗 ?这句话已经过去了四年。眼下女儿过的很好,她告诉我说,她每天都很开心,化妆品如同她的玩具,每天都在玩,给别人带来美丽,得到客户的夸奖,收取应得的报酬,她太爱她的工作了。”

或许不少人的反应会跟这位答主一样。按理说,在跨国公司的工作虽然每天 996 工作,加班非常辛苦,但是待遇也非常好。所以答主当时才会有些惊讶和惋惜,“我被惊到了,跨国公司的工作辞了多可惜,搞化妆能吃上饭吗?”但从四年后的结果来看,答主说,“这句话已经过去了四年。眼下女儿过的很好,她告诉我说,她每天都很开心,……她太爱她的工作了。”

由此可见,看似平淡的生活其实从来都不缺少美,缺少的往往只是一双能够发现美的眼睛。这个世界上确实也真的存在能够让人快乐的工作,而一个人是否喜欢自己的工作,很多时候往往与工资收入的高低并没有直接关系。

那么中国的中位数收入水平有多少呢?根据新华网 2019 年新闻《怎么看“6亿人每月收入1000元”》报道当中的官方数据,2019 年中国还有约 6 亿人口收入少于 1000 元。

再具体一些的数据可以找到知乎话题《为什么中国不公布中位数收入以及收入分布占比? - C'estLaVie的回答 - 知乎》答主在回答中分享的“2019 年家庭人均月收入分布与人口数”,以及“月收入低于 1090 元和其他收入区间的个体特征对比”的两张图表数据。根据图表截图数据显示,2019 年中国月收入少于 1090 元的人口规模数约 6 亿,月收入在 1090 至 2000 元之间的人口规模数约 3.64 亿,而月收入高于 5000 元的人口规模数只有约 0.72 亿。

由此可以估算,中国人口大约 14 亿,2019 年的中国中位数收入,也就是排在 7 亿人左右的中位数人口的收入,大约会落在 1300-1350 元之间的样子。网友“灰狼”评论说,“真低啊。我以为能有三千左右呢…”;一位未署名的知乎用户评论说,“如果按照你这档来,我明明已经是中国前 5% 的家庭了。为啥我感觉我还那么累呢。”;……

相比之下,互联网行业提供的薪资待遇水平已经远远高于各种职位的平均水平。但很显然,并不是“只要钱给够了,加班就能变得快乐”。那么为什么会有人觉得工作很快乐,甚至会特别喜爱自己的工作呢?知乎话题《有没有让你做起来很快乐的工作? - 一只灵活的胖纸的回答 - 知乎》答主回答,“我是个护士,我喜欢患者出院时候的样子。”

说实话,护士们的日常工作非常辛苦,连走路经常都是一路小跑带风的麻利快速。从工作强度上来说,临床科室护士们经常加班连正常的吃饭时间都没有,绝不是一份轻松的工作。但是在看到患者顺利出院的那一刻,心里的那种职业成就感确实又会真的让人发自内心地感到快乐。

根据新华社的一篇新闻《编号“001”的秘密!》报道,奥组委把编号为 001 的记者证给到了新华社,而新华社将这个 001 的记者证给到了兰红光。资深摄影记者兰红光虽然已是两鬓斑白明年即将退休的“老人”了,但仍然非常珍惜这个拍摄机会,成了一个比年轻人还要忙碌的大忙人,几乎一场不落地参与了每一场冬奥会比赛的现场摄影工作。从工作强度上来看,兰红光在冬奥会期间的工作几乎没有间断过,但当其它记者问他是不是最后一次参加冬奥会的报道时,兰红光却显得有些依依不舍,说他想要珍惜这个拍摄机会。

兰红光是真的太喜爱摄影了。根据另一篇“摄影世界”的文章《兰红光:街拍是我的休息方式》描述,“……兰红光是一位摄影记者,自 1985 年进入新华社工作以来一直工作在新闻摄影最前线。本文照片是他于 2019 年 3 月在法国巴黎参加重要报道任务的间歇用手机拍摄的。多年的职业经历让他养成了随时拍摄的习惯,而相对于辛苦的新闻拍摄工作而言,街拍成了他的一种休息方式。……”

面对摄像镜头,记者问兰红光请教,“对我们(年轻一代)有什么建议或者希望我们能够怎么做?”。兰红光回答说,“年轻人呢,这个有很多目标,思想活跃,但是呢, 一定要珍惜当下,从当下做起,从现在做起,走好每一步,不要浪费机会 。国家越是发展,进步了强大了,给我们的机会就会越来越多了,但是不能因为机会多了,我们轻易地就把它浪费了。从我们的手上溜过去了。要珍惜每一个机会,做好每一件事情。无论大事小事,都把它做得扎实,做得踏实,做得牢固。这样,你每走一步都是非常非常踏实的,都是有非常坚实的基础在支撑你,所以当你下一步,当你往新的台阶迈进的时候,脚下是坚实的……”

挺有意思的一个现象,生活从不缺少美,只要一双能够发现美的眼睛,就能在周围发现生活中的美。于是,有些人最终能够发现并找到自己感兴趣、喜欢做的事情,进而在相关领域顺藤摸瓜,找出一份能够让自己得以谋生的工作。而有些人虽然拿到了不错的薪资 Offer,却一直被自己不喜欢的工作 pua 着,一直做到快抑郁了才辞职。

更有意思的一个现象是,即便是同样一类工作,也会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

以写代码的程序员工作为例,根据知乎话题《喜欢写代码的程序员上班能有多快乐? - 沈世钧的回答 - 知乎》程序员话题下优秀答主“沈世钧”的回答,“写了 20 年程序,年龄越大,越觉得编程的快乐,是那种最纯粹的快乐。年轻的时候,虽然也喜欢编程,但因为积累的不多。碰到问题,尤其是在关键时刻(例如项目上线),面对突然冒出的许多 bug,总感觉压力巨大,甚至是手忙脚乱。所以年轻的时候,编程给我的感觉,总的来说是‘爱恨交加’。但随着年龄增加,吃过的亏越来越多,积累了更多的教训。无论是心态,还是解决问题能力,相对年轻的时候,都有不少的进步。因此,现在的工作中,面对大部分的问题,不敢说游刃有余,至少还是能够做到心态平和。 就像一名老艺人,握着趁手的工具,调整呼吸,平静的雕琢自己的作品。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还有一点,随着年龄增加,经过复杂的人际关系和残酷的职场倾轧,越来越感到编程的纯粹和可爱。不像与人相处,要有很多妥协和容忍。计算机是最‘老实’的, 只要逻辑和设计到位,它总能回报你最诚实的输出,带给你最纯粹的快乐 。这也是我为什么在人到中年,原来做管理,现在做技术,心境依然沉静的原因。于我来说,这本就是回归初心。于是,我又想起我参加工作的时候,我的导师赠送我的一句话:‘计算机是最诚实的。程序运行不对,首先不要怀疑机器的问题。99.99% 的情况下,是你的代码出了问题。’……”

可以看出,答主“沈世钧”写代码的快乐来自于对产品精雕细琢。当产品上线所带来的预期反馈,和写代码时的逻辑和设计完全一致时,产品就会像是一件艺术品,能够给人带来最纯粹的快乐。

有意思的是,即便是大多数人可能会感到无比枯燥的数理化基础科学研究工作,也很有人能够从中发现乐趣。

在美国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著作的《发现的乐趣》一书中,作者费曼说,“我觉得,没有答案的生活,要比有答案但这答案可能是错的这种生活有趣得多。”根据这本书的简介描述,“《发现的乐趣》收录了费曼一生中最能代表其科学观、价值观、教育观的13篇访谈和演讲文章。通过费曼自己的话语,我们得以聆听他的童年故事、参与原子弹研制的传奇经历、对诺奖的态度、对纳米技术和未来计算机的预言,还能够体会到“找到真爱、自由自我、做一 个有趣的人”是怎样一种人生态度;而且,不止天才、不止有趣,在不羁的表象之下,费曼更是一位思想家,在他的叙述中,我们得以领略到科学的魅力、人文的愉悦、发现万物之理的乐趣。”

由此可见,即便是在不少人觉得无比枯燥的基础科研工作当中,也有许多探索未知世界的乐趣,等待着有人去发现。而这种快乐,常常与金钱无关。

那么,到底什么样的工作更容易让人快乐呢?

一位哈佛毕业生 Deborah Copaken 则在毕业之后 30 年的同学聚会上,领悟出了 30 条关于快乐的真相“What I Learned About Life at My 30th College Reunion By Deborah Copaken”。作者 Deborah Copaken 发现,“1. 没有人的生活完全符合预期,即使是最热心的计划者也是如此。2. 每个成为老师或医生的同学似乎都对职业的选择感到满意。3. 许多律师并不快乐,但成为大学法律教授的除外。4. 几乎每一个银行家或基金经理都想找到一种方法来利用应得的财富回馈社会。5. 说起艺术,那些投身艺术事业的人大多都很快乐,而且常常很成功,但某种程度上,他们的经济都不富裕……”

换句话说,Deborah Copaken 发现当老师、当医生、做慈善、或者做艺术的人最容易感到成就感或者快乐。事实上,所谓的“艺术”并没有那么高大上,只要是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都可以变成是艺术的一部分。

上述那个辞去跨国公司 996 工作之后搞化妆的姑娘,把化妆变成了一门艺术。四年之后和父亲说,她每天都很开心,化妆品如同她的玩具,每天都在玩,给别人带来美丽,得到客户的夸奖,收取应得的报酬,她太爱她的工作了。

上述那位冬奥会 001 号资深摄影记者兰红光,把摄影变成了一门艺术。在明年即将退休的情况下,依然非常珍惜当下北京冬奥会的每一次摄影机会,工作比年轻人还要勤奋。

上述那名写了 20 年程序的“老”程序员,把编程当作了一门雕刻的艺术。年龄越大,越觉得编程的快乐,是那种最纯粹的快乐。就像一名老艺人,握着趁手的工具,调整呼吸,平静的雕琢自己的作品。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上述那位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更是把物理学的科学研究变成了发现的乐趣和探索的艺术。

客观来说,确实有很多人的工作是不快乐的。但更准确地说,其实是因为还没找到自己真正感兴趣并从中获取职业成就感的事情。只有珍惜当下,从当下做起,从现在做起,走好每一步,才更有机会发现并找到自己真正感兴趣、喜欢做的事情,进而在相关领域顺藤摸瓜,找出一份能够让自己得以谋生的工作。用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的话说,“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微博头条文章作者:<strong>【月诚故事】</strong>

微信公众号:<strong>【月诚故事】</strong>自媒体运营小白的成长日记

联系邮箱:messages (à) intorich (.) com

<img src="/img/wechat.png" alt="【月诚故事】自媒体运营小白的成长日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