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3月17日主播超级小桀拼多多砍价,但在直播间几万名用户帮助下依旧没能成功砍下?【月诚故事】
标题: 《如何看待3月17日主播超级小桀拼多多砍价,但在直播间几万名用户帮助下依旧没能成功砍下?【月诚故事】》
今早的知乎热榜上,当前的榜首话题是《如何看待主播超级小桀拼多多砍价,几万名观众助力,砍到小数点后 6 位依旧失败,这种情况合理吗? - 知乎》。拼多多出啥情况了?赶紧搜索了一下拼多多最近的股票价格。不过,拼多多似乎并没有什么新的状况。在央视 315 晚会结束之后的美股市场上,拼多多的股价曾经一度被做空至 23.21。但是到了 3 月 16 日美股收盘时,拼多多的股价已经恢复到了 42.62。
根据榜首话题题面部分描述,“……有网友发消息称, 3 月 17 日 ,一位名叫超级小桀的斗鱼主播直播参与拼多多的砍价免费领手机活动,但在直播间几万名用户的帮助下依旧没能成功砍下。该网友表示,甚至都砍到小数点后六位了,虽然早知道是骗局,但真砍到小数点后六位的还是第一次见。……”
随后在 3 月 17 日的美股市场上,拼多多再次被做空,股价一度跌至 36.81。然而到了 3 月 18 日,拼多多的股票价格又再次重新收复失地,一度最高触及 45.97 价位,并最终报收于 42.60。基本上已经跟 3 月 16 日的收盘价持平。
从资本市场的表现来看,拼多多的股价大落大起,从上周一最高的 41.62 价位,到这周五收盘时的 42.60 元,两周时间的攻防战基本上打了一个平手,暂时还没有分出胜负。
拼多多上一次霸屏各大自媒体平台热搜榜的时候,还是今年的年初。根据之前 1 月 14 日写作文章《拼多多频繁上热搜,如何看待拼多多“砍一刀”看着只差一分钱了,但实际小数点后还有 6 位?【月诚故事】》时的观察,“今早的知乎热榜上,当前的榜首话题是《拼多多砍价案庭审「因显示百分比位数有限,显示 0.9% 」,实际小数点后还有 6 位,这种算法合理吗? - 知乎》。拼多多相关话题能够上热搜并不奇怪。奇怪的是,最近这些天拼多多频繁登上热搜。譬如微博平台上周由新浪科技官方视频号推送的的一则热搜词条 #华为手机给拼多多换姓# 写到,‘据@陆玖财经 报道,有网友反映,在华为应用市场里搜‘拼多多’,无法找到普通用户版,只显示商家版,而搜‘坑多多’或者‘死多多’,却能搜到拼多多 APP?经实测,确实,不管是搜‘拼多多’,还是搜拼多多的常用缩写‘pdd’,都无法显示正常的普通用户版,只能搜到商家版。’网友‘斗图胖虎’评论说,‘最后0.01元,可能是工程师砍了几十刀都没有成功’;网友‘叮噹驍寶’说,‘我试了下,敲‘并夕夕’,可以在华为应用市场搜到拼多多。’;网友‘ANI_PENG’说,‘我搜了坏多多 傻多多 蠢多多 萌多多 小多多 大多多 好多多 龙多多 虎多多 兔多多 十二生肖都搜了 都可以搜出来[允悲][允悲][允悲]’;网友‘哈勃投资’说,‘关键字搜索,为了方便用户找到而已,无它。[摊手]’;网友‘追剧讲故事小达人呀’说,‘只要有多多就能出来,前面那个字根本就不重要’;网友‘Jacket–Li’说,‘我在鹅的应用宝搜坑多多,出来第一个是淘宝[哈哈]’;……。换句话说,这是搜索领域的一个中文分词‘Bug’,不管是什么开头的多多,‘多多’两个字都会被当作是一个中文词汇,然后匹配到名称最为相似的拼多多应用。如果将搜索策略变成精准搜索,只返回完全匹配的关键词,那么搜索结果往往会因为个别字符不匹配导致没有任何结果返回,影响到用户体验。毕竟很少有用户喜欢搜不出结果的结果。因此,不管是华为手机的应用市场,还是鹅厂的应用宝市场,之前搜索关键词的匹配策略都不是精准匹配,才造成了这种‘Bug’。 但偏偏上榜的关键词却是‘华为’和‘拼多多’。于是,一条原本不是新闻的信息,登上了热搜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为啥最近‘华为’、‘腾讯’、‘拼多多’这些关键词相继登上热搜榜,但拼多多的这种做法确实容易招人痛恨。这里就延伸出一个新的问题,拼多多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又或者说,拼多多的核心竞争力到底是什么呢?……。由此可见,兴也金融,败也金融。 当融资成为拼多多的核心竞争力之后,拼多多可以在几年时间里迅速崛起 ,成为挑战国内电商巨头的又一匹黑马选手。……”
当时写作时只是注意到了这些关键词在短时间内突然增多的负面新闻。按理说,拼多多频繁因为“007加班”、“裁员”、“坑多多”、“砍一刀”等负面新闻上热搜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但当时并没有弄明白这些关键词为什么会在年初突然被人相继推上热搜榜?而且没有新闻也要借用手机应用市场搜索时的中文分词“Bug”来创造出一条原本不是新闻的信息,并推上热搜。
直到最近才忽然发现,如果按照时间倒推,应该是在去年年底,大约差不多是在去年 11 月 16 日的中美领导人举行视频会晤之后,美国方面就在酝酿一场边谈边打、以打促谈的金融战了。只不过今年年初突然变化的欧洲地区局势,让美国原有的计划被意外打乱,也让原本一触即发的金融战被推迟了几个月。
拼多多真正的核心竞争力一直都是其在美股市场上的融资能力。而强大的境外融资能力背后,则是拼多多在中国市场新注册用户的快速增长。
根据之前写作文章《拼多多的核心竞争力,到底是什么?【月诚故事】》时的观察——所谓的核心竞争力,如果用通俗一点的语言来描述就是,有哪些地方吸引到你了?想要了解拼多多是如何吸引用户的,最好的办法莫过于通过用户的视角去了解这款产品。然而没想到,在知乎上翻出来的产品评论竟然是这样的——《如何评价拼多多? - 樵渔匹的回答 - 知乎》。根据网友的截图显示,当时一款最热门的 Oppo R11 拍照手机,在拼多多平台上的拼团价格是 0 元!0 元!拼多多不是慈善机构,为什么可以做到 0 元一键开团呢?原来这里面有套路的。看到这个下单按钮,正常人的思维会以为拼完 10 个人就可以 0 元获得手机,但这只是你的“以为”(异想天开)而已。一键开团只是为了通过你的社交分享,帮助拼多多推广获取新用户注册信息。而想要拼团成功,你还需要完成许多“游戏任务”,比如必须关注微信号接收发货通知等等。等好不容易帮助拼多多凑够了 10 个新注册用户,你才会在一个非常不起眼的地方注意到一条拼团规则—— 拼完抽奖,抽到了才发货。 你猜猜你会成为哪个抽中 0 元大奖的幸运儿吗?黄铮之前说过:拼多多的核心不是便宜,而是满足用户占便宜的心理感觉。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黄峥创业多年,也做过游戏创业,对于人性的洞察相当明白。所以从拼多多创立之初,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腾讯公司正是拼多多的二股东。根据今年 4 月 3 日腾讯与拼多多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递交的文件显示,二股东腾讯公司以 32.49 美元 / ADS 的价格继续认购拼多多的股份,目前占拼多多已发行A类普通股总数的 29.2%。也就是说,微信和拼多多都是腾讯公司旗下的自家人。那么盘子做大了之后,拼多多这种低价模式还能持续吗?去年九月 iPhone 11 刚发布的时候,拼多多平台立即推出了低价 iPhone 11,同时具备正品保障和超低价格两个条件。试想一下,如果有家超市的东西物美价廉,是不是会特别吸引人呢?确实价格诱人。但是拼多多已经有了好几亿的注册用户,盘子做大之后,即便拼多多的融资能力再强,也不可能给每个人都补贴几百元呀?这里划重点, 拼多多需要的是新注册用户 。……。这就是为什么看着只差一分钱了,但实际小数点后还有 6 位。只有再多拉 10 万新注册用户过来,才能省下这 1 分钱。用拼多多创始人黄峥自己在采访中的话说,“拼多多的核心不是便宜,而是满足用户占便宜的心理感觉。”而站在金融资本的角度, 拼多多一直是在烧钱换取新用户信息的,只要拼多多的核心运营指标 DAU 和 MAU 等数据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就能更容易的在美国华尔街市场讲好故事 ,拿到新一轮的投融资。那么,究竟是因为拼多多新注册用户的快速增长吸引了大量的金融资本?还是因为金融资本入场投资拼多多,造就了拼多多近几年快速创业成功的奇迹呢?可以说,两者都是。拼多多最终通过持续融资砸钱,成功站上了美国的纳斯达克市场。……。而当此次国家《网络安全审查办法》的修订,提出 “掌握超过 100 万用户个人信息的网络平台运营者赴国外上市,必须向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申报网络安全审查” 的要求之后,拼多多的核心竞争力似乎忽然之间变得荡然无存。……
按理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简称SEC)此前出台《外国公司问责法》(简称HFCAA)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中美之间博弈中概股公司的“审计底稿”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根据知乎文章《中概股审计底稿为什么不能交给美国,原因竟是这样的 - 郑春林的文章 - 知乎》描述,“为啥我们国家,特别注意,‘国外上市中概股’的数据安全问题?为啥中国公司到境外上市,我们从来不允许公司 or 会计师事务所把审计底稿交出去?很多大 V 在谈到这个问题时,都有一套特别能忽悠人的说辞。比如:你中国公司到美国上市,就该守别人规矩,就该被审计被检查,诸如此类。他们这么扯淡,原因只有一个:对跨境金融监管,狗屁不通。(我非要得罪一下他们不可)中国公司 & 中国监管部门 ,从未想逃避跨境金融监管。但有一条, 必须尊重‘对等原则’,必须尊重国家主权 。具体怎么进行?我们慢慢来说。首先,我们需要明白一点。 审计底稿和财报可不一样 。财报顶多几十页上百页了不起了。审计底稿动辄就是几个 G 啊。公司有几头猪,猪啥品种,几个客户,客户都来自哪儿,什么背景?有油气储备?在哪儿?有通讯塔?在哪儿?服务器装哪儿了?都包括。 稍微大点的公司,信息就会变得非常敏感 ,对不对?通常来讲:普通国家之间证券跨境监管,有个专门的组织负责,叫 IOSCO。全称:国际证券监管委员会。2002 年,国际证监会组织(IOSCO)发布了《关于磋商、合作与信息交换的多边谅解备忘录》(MMoU)。MMoU 第 7 条明确规定: 一国监管机构可向境外监管机构‘请求’获得涉及交易记录和行为人的广泛信息、财务审计信息 。中国和美国都是成员国之一。大家都签署了框架协议,同意了在 IOSCO 的大平台上进行审计 or 税务方面的合作。当然,英美的资本市场又比较特殊。容量大,上市的外国公司多,证券活动频繁。所以其他国家和他们可以签署自己的双边协议,以保证监管的有效性,兼顾各国的特殊情况。 我们国家早在 2013 年就和美国的监管机构签署过协议。PCAOB(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察委员会)可以通过官方渠道向中证监要求审计底稿,并且他们也拿到过审计底稿,我们从来没有拒绝美方的申请 。但美方觉得这不够,他们是想随时来,随时查,随时看,甚至随时能带走。……”
表面上,这只是中美之间对于上市公司的会计监管冲突。实际上,拼多多所持有的中国市场的大数据用户信息才是美国觊觎已久的关键战略资产。
根据之前写作文章《滴滴出行被审查,字越少事越大【月诚故事】》时的观察,“……不用怀疑, 《外国公司担责法案》的目标就是在美国上市的中概股 。到了今年 3 月,美国 SEC 通过《外国公司问责法案》最终修正案。根据知乎话题《美国 SEC 通过「外国公司问责法案」最终修正案,会造成哪些影响? - 萬萬萬的回答 - 知乎》答主介绍,‘……安然事件后鹰酱出台了《萨班斯法案》加强对审计行业的监管,并成立了上市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即 PCAOB)负责对上市公司的审计机构进行监督,直接受 SEC 领导。PCAOB 的审查权限很大,比如说检查组可以自主选择检查对象,查阅所有工作底稿,甚至是现场检查。如果光是在自己家这么搞倒无所谓,但是 PCAOB 的检查对象涵盖了所有在美国上市的公司的会计师,换言之,只要会计师审计的是在美国上市的公司,他们就要管。他们的理由倒也很光明正大,是为了‘保护这些上市公司的美国及海外投资者’。但 PCAOB 直接进入审计现场检查以及获取在美国境外的工作底稿,无疑是在挑战被检查机构所在国的主权,毕竟跨境执法事关主权。中国、法国、芬兰等国家曾长期拒绝配合 PCAOB的工作,而其中又以鹰兔的矛盾更为尖锐和突出,毕竟比起法国这些欧盟国家,兔子才是那个真正的‘非我族类’……详细内容很长,简单来说,如果在美国上市的外国公司聘请了美国境外的会计师进行财务报表审计,而PCAOB又无法对该会计师进行监管的,那么该外国公司就要自证自己不是外国政府控股。此外,如果 PCAOB 连续三年无法对该会计师进行监管,那么 SEC 就要禁止该外国公司在美国的证券市场进行交易。……’。早在 2013 年 5 月,中美两国的监管层(中国财政部、中国证监会和美国PCAOB)曾经签署了一份执法合作备忘录《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财政部与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察委员会签署执法合作备忘录》。虽然这份备忘录没有多少实质上的内容,但至少为中美两国就各自管辖范围内调查相关审计文件提供了一份框架性协议,算是迈出了合作的第一步。也就是说,在中美合作关系相对紧密的年代,上市企业的跨境监管问题,大家可以协商合作解决。然而时过境迁, 如今美国 PCAOB 的审查权限很大,处心积虑地以‘保护这些上市公司的美国及海外投资者’的理由,处处针对在美国上市的中概股 。在这种大背景下,‘滴滴出行’赴美上市就必然需要满足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的各种监管要求。但与此同时,‘滴滴出行’作为一家事实上的‘中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 网络安全问题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 。……”
3 月 8 日,美国原本在今年年初就已经发动,但后来由于种种原因暂时被迫中断的金融战现在又再次打响。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将五家在美上市的中国公司(百济神州、百胜中国、再鼎医药、盛美半导体、和黄医药)列入“暂定清单”,美股市场中概股的股价瞬间一落千丈。
根据知乎话题《为什么最近中概股连续暴跌,真实原因是啥? - 骆骒驷的回答 - 知乎》答主回答,“因为中概股成了高风险资产。一方面,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上周根据《外国公司问责法》将5家中概股公司纳入‘预摘牌名单’(百济神州、百胜中国、再鼎医药、盛美半导体、和黄医药), 这个清单有扩大的风险 。另一方面,美国制裁俄罗斯,没收俄罗斯资产,苹果、微软等 59 家在俄外企登上‘国有化名单’,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金身被破,敌对国家的资产风险陡然上升。……。而且,要注意了,华尔街这帮人根美国政府高层来往密切,消息是最灵通的, 中概股这么个跌法,中美经济硬脱钩的风险越来越大 。我之前就分析过,美国不断刺激俄罗斯,促成俄乌战争,目的是将中美博弈变成冷战模式,以反俄为由与欧盟组建‘反中俄联盟’,达到孤立中国经济体系的目的。……”
当然,美国挑起金融战也不一定就能稳操胜券。根据过去几十年的经验,美国打压中国也不是一次两次了,但最终中国都站稳了脚跟。尤其是根据知乎文章《2015年中美“金融战”始末,远比你想的更惊心动魄! - 枫冷慕诗的文章 - 知乎》描述,2015 年的那场“金融战”更加惊心动魄,但最终美国依旧没能收割中国经济的发展成功。
客观来说,中国互联网上市企业的基本面并没有发生多少变化。反而倒是这个月最新一期的中国互联网企业财报显示,多数中国企业的业绩依旧亮眼,仍然还在逆势增长。所以除了在美股市场美国 PCAOB 监管摘牌的逼空政策风险之外,财务方面并没有发生多少实质性变化。
至于中概股未来是否会从美股市场上退市呢?
根据之前写作文章《如何看待官方表示今年不扩大房地产税改革试点?一场史诗级的暗战正……【月诚故事】》时的观察,“关于‘美方不停整活,完全把中概股当成了谈判的筹码’的说法,在最近的国家金融委会议当中得到了验证。根据由‘贝壳财经’发起的知乎话题《刘鹤主持国务院金融委会议研究当前形势,研究了宏观经济运行、房地产企业、中概股等问题,释放了哪些信号? - 知乎》描述,‘……会议研究了相关问题。关于宏观经济运行,一定要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切实振作一季度经济, 货币政策要主动应对,新增贷款要保持适度增长 。关于房地产企业,要及时研究和提出有力有效的防范化解风险应对方案,提出向新发展模式转型的配套措施。 关于中概股,目前中美双方监管机构保持了良好沟通,已取得积极进展,正在致力于形成具体合作方案 。中国政府继续支持各类企业到境外上市。关于平台经济治理,有关部门要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方针完善既定方案,坚持稳中求进,通过规范、透明、可预期的监管,稳妥推进并尽快完成大型平台公司整改工作,红灯、绿灯都要设置好,促进平台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关于香港金融市场稳定问题,内地与香港两地监管机构要加强沟通协作。……’。由此可见, 在美国上市的中概股已经变成了美国在谈判中的筹码,中美监管部门目前也依然一直在‘友好协商’ 。美国一边在欧洲地区明火执杖,一边在亚太地区暗度成仓。正在暗中较劲中的‘友好协商’,已经变成了金融资本市场的一场场风暴。……”
换句话说,至少中国这边目前是一个积极开放的态度,而中美双方目前也还在“友好协商”之中。从过去几十年中美两国各自的发展状况来看,美国似乎最近有些着急,在“友好协商”的过程中似乎也变得有些不那么“友好”了。
但正如之前写作时的观察,中美之间的合作领域依旧是广阔的,依旧是有巨大潜力的。 假如美国能够求同存异,择宽处行,那么既会让两国和两国人民都从中受益,也能给其他国家带来积极溢出效应 。
微博头条文章作者:<strong>【月诚故事】</strong>
微信公众号:<strong>【月诚故事】</strong>自媒体运营小白的成长日记
联系邮箱:messages (à) intorich (.) com
<img src="/img/wechat.png" alt="【月诚故事】自媒体运营小白的成长日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