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国产大飞机副总师孟庆功离世,生前在上海做志愿者,排不上救护车?【月诚故事】

标题: 《如何看待国产大飞机副总师孟庆功离世,生前在上海做志愿者,排不上救护车?【月诚故事】

今早的知乎热榜上,当前的榜首话题是《国产大飞机副总师离世,生前在上海做志愿者:排不上救护车,还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 知乎》。这是一个知乎平台特有的热议话题,暂时并未出现在其它热搜榜上。

评论区当前排名第一的备注为“复旦大学临床医疗”的答主“我迷了路”回答说,“昨天记录的新冠猝死者,可能还上医院抢救过。然而我们的副总师,上救护车抢救的机会都没有。……人在上海,研究生在读,在外租房,19 年来上海真的一片憧憬。……不说高层,就说有小虾米这样的志愿者,有倒卖云南物资的居委会负责人,有小虾米口中的大鱼,他们都盼着疫情别结束,上海能好吗?……”

当前排名第二的答主“无智亦无得”回答说,“航空工业的每一位总师和副总师都是天才的档次,他们的能力不是一个一般人可以通过多少年的努力而达到的,他的独到的思维、眼光和对问题的洞察、对复杂问题的解决,也不是一群寻常正教授群策群力所能替代的。总之,很可惜。”

当前排名第三的答主“phymath”回答说,“我觉得这个事情魔幻在哪里呢?上海封城后,市委市政府要求全市的政企事业单位的人员(也就是体制内的)就地向居住地的居委报到,转为社区志愿者。很明显,孟庆功是位好同志,在所在小区做了志愿者。就这么一个人,曾经担任过上海商飞一些研究所的副所长,书记,主任,管理和协调过专业技术的,行政的,后勤定位等等一些事务的。到了居民委员会和党总支报到后,居然被分配到了物资发放和搬运的工作,党总支书记和居委会主任脸到底能够大到什么程度让这样的一个人做一些杂事?!……”

答主“phymath”的精选评论中,网友“初老症患者”评论说,“我们小区主动报名的志愿者二百多人,大多学历不错,觉悟挺高的。另有一队 30 多人的志愿者,是按要求主动转为志愿者的党员和企事业单位干部。这么多人,居委会一开始不肯让我们介入除了核酸之外的其他事,理由是如果我们感染病毒,他们要承担责任。这荒唐的理由,谁信呢?第二周开始,阳性越来越多,他们怕了,开始疯狂使用志愿者。但没有任何方法和思路,就瞎搞。当我们提出合理意见,还有居委会的狗子们就会立刻蹦出来反对,居委会则是不回应不理会。复杂的原因大家自行去分析,我只说两点。1.多余的物资都在居委会活动室里,过几天就会消失。2.居委会六个人,三个委员都快六十岁,三个社工三四十岁。学历是谈不上的,都是上面领导的家属或者亲戚。所以志愿者会累死,是必然的。但错,不仅仅是居委会的。”

暂时看到这里。确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热议话题,不管话题具体以什么样的形式开头,最终都能引导舆论到固定样式结尾。这个事情魔幻在哪里呢?

剧本一,假设上海当初不选择“动态清零”。由于新冠疫情是有一定病亡率的,以上海市的城市人口规模,病死人口当中一定会包含若干顶尖的理工科人才,甚至在其它方面为国家做出过重大贡献的高层次人才。但是最终的病亡责任一定会被热榜舆论引导至当地政府。更重要的是,疫情一旦扩散,对经济产生的冲击将会更大。最终的经济停滞和失业人口增加等负面热议话题也一定会被热榜舆论引导至当地政府。

剧本二,假设上海很早之前就直接封城管控疫情。由于疫情之初,上海各地零星散发疫情对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影响并不太大,再加上上海此前两年的“精准防疫”策略也都成功控制住了疫情。如果上海在这一轮疫情之初就直接封城,那么原本便利的生活将会变得不那么便利,以及原本对疫情防控政策没有太多感知的普通人,也会对突然感受到封城的“不便利”。接着这些种种的“不便利”一定会被热榜舆论引导至当地政府的封城政策,微信群有人讨论“脑子瓦特了”的聊天记录会被推送成热榜话题。接着西方媒体会安排上海地区的使馆人员出门遛狗,“亲身体验并告诉世界”上海封城期间出门遛狗的种种不便利。

剧本三,假设上海市的党员和企事业单位干部不参与基层的疫情防控。可以想象,热榜舆论引导的戏剧冲突点将会变成“党员和企事业单位干部”。譬如,为什么他们和我们不一样?譬如,领导干部脱离群众等等。

剧本四,假设党员和企事业单位干部下沉基层,并直接负责基层的管理指挥。可以想象,热榜舆论引导的矛盾点将会变成“外行指导内行”,决策指挥过程当中的任何一个个体不良事件都会被热榜舆论引导至这些“外行”在拍脑袋做事。

剧本五,假设党员和企事业单位干部冲在基层一线,直接由社区居委会调度指挥。不用想象,每一位奋战在基层一线的疫情防控人员都在全心全意为疫情防控忙碌。拼了命地发挥“螺丝钉”精神,忠于职守,兢兢业业,希望能够早日让更多人的生活重新回归正常。然而基层一线的防疫任务极为繁巨,由于人手力量不足,领导干部和普通群众一样,需要超长时间奋战在一线。另一方面,基层一线的管理和沟通成本也在指数级增长。玩魔兽游戏的同学可能会有一个非常直观的感受,40 个人的团队组团作战要比 25 人的团队作战难度高很多很多。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团队的管理成本和沟通成本紧密相关,而团队的沟通成本又和团队人数多少直接相关。基层管理人员本来需要负责管理的社区人口就多,再加上疫情管控期间呈指数级增加的管理和沟通成本,真的是会累死人的。这时候,热榜舆论引导的矛盾点就变成了今早知乎榜首话题排名靠前答主所引导的的“党总支书记和居委会主任脸到底能够大到什么程度让这样的一个人做一些杂事?”

剧本六,……

毕竟,新冠疫情所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是客观存在的。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课本上册有一篇文章叫做《骑驴》:一位老爷爷和他的孙子骑着小毛驴,到北村去找朋友。刚出村子,迎面走来一个中年人。他自言自语地说:“两个人骑一头小毛驴,快把驴压死了!”老爷爷听了,立刻下来,让孙子一个人骑,自己在旁边走。没走多远,一个老人看见了,摇摇头,说:“孙子骑驴,让爷爷走路,太不尊敬老人了!”老爷爷连忙叫孙子下来,自己骑上去。又走了不远,一个孩子看见了,很生气地说:“没见过这样的爷爷,自己骑驴,让孙子跟在他后边跑。”老爷爷赶紧下来,和孙子一同走。他们来到北村,几个农夫看见了,说:“有驴不骑,多傻呀!”老爷爷摸着脑袋,看看孙子,不知道怎么做才好。

换句话说,不管真实世界的故事剧本具体以什么样的形式开头,最终都能被舆论引导至固定样式结尾。

如果上海疫情防控失败导致病毒在国内大面积传染,最终受损的是每一个家庭的成员健康和经济收入,榜首话题会将舆论矛头指向当地政府;如果上海基层加紧疫情管控,基层社区的工作人员会日夜劳累,榜首话题会将舆论矛头指向当地政府;如果上海市的党员和企事业单位干部加入基层社区的志愿者队伍,榜首话题会将舆论矛头指向当地政府。如果……

真正忙着做事的人,可能会忙到连微信上回消息的时间都没有,更没有时间能够在舆论战场上引导舆论或者实时“汇报”战疫的最新局势。根据这些天写作文章时的观察,在上海疫情防控最吃紧的一个多月里,每天的知乎热榜上,排名前几位的话题都是关于上海的话题,而且大多数是负面话题炒作。

客观来说,上海当前严格“动态清零”的防疫政策确实对当地的经济、对生活都产生了不小影响,但放眼长久,“动态清零”才是综合社会成本最低的抗疫策略。只有疫情被有效控制住,经济发展和正常生活才能健康持久的发展。好消息是,类似今早的榜首话题也是一个知乎平台才特有的热议话题,暂时并未出现在其它热搜榜上。而上海疫情这两天已经呈现出了明显的下降趋势。上海加油!


微博头条文章作者:<strong>【月诚故事】</strong>

微信公众号:<strong>【月诚故事】</strong>自媒体运营小白的成长日记

联系邮箱:messages (à) intorich (.) com

<img src="/img/wechat.png" alt="【月诚故事】自媒体运营小白的成长日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