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北大教授写百字微博被指 12 处语病?【月诚故事】
标题: 《如何看待北大教授写百字微博被指 12 处语病?【月诚故事】》
今早的知乎热榜上,当前的榜首话题是《北大中文系教授张颐武在社交媒体发文被指出 12 处语病,本人回应「随手写的」,你能接受这一解释吗? - 知乎》。根据题面内容部分描述,来自 iPhone 11 Pro Max 的邓学平律师在微博上对在微博有 920 万粉丝的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张颐武指出“身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和博导,这样的文字写作水平,只能说明平时在专业领域的劳动付出还不够多啊!”
邓学平律师对张颐武教授的一条微博内容进行了 12 处修改,譬如将“上海的所有人”改为“上海所有人”,把“让全国的高水平专家”改为“让全国高水平的专家”,把“上海的团队”改为“上海团队”,把“认真学”改为“认真地学”,把“上海加油。”改为“上海加油!”,等等。
这是什么情况呢?这些 12 处“语病”大部分改或不改,都不会影响到原文的意思表达。为什么一段很普通的口语化表达的微博内容会被人炒作成“新闻”,进而再被人推至榜首话题呢?
根据题面内容部分描述,“有网友评论说:确实问题很多,好像跟我差不多水平。”
在微博上,很容易就能找到相应的热搜词条 #北大教授写百字微博被指12处语病#。不同之处在于,今早知乎榜首话题引用的是“上游新闻”出处,而微博热搜是由“封面新闻”发起的。该微博评论区当前排名第一的网友“遭到网爆的峨眉山猴子”评论说,“虽说是随意写的,但是这个真的太。。。 你说这是高中生写的我都不太敢信”。当前排名第二的网友“周自恒_028”则表达了不同观点,“吹毛求疵,教授写的是微博,不是论文。鸡蛋里挑骨头,都知道为什么, 醉翁之意不在酒 。”
再往下的评论大多属于以上两种观点之一。譬如当前排名第三的网友“谰语_L”说,“‘一个字也不用改,也挑不出什么硬伤’(乐)”;而排名第四的网友“七元老师”说,“有瑕疵,但并无大碍。”;另一位网友“楚香罗袖”也表示,“真心感觉是故意找茬,挑出的所有问题对文章内容没有影响,而且有几处原本就是可改可不改的,有几处确实别扭,如果是随手写的,写完没看也没检查就发了,也可以理解啊”;……
暂时还是没能理解,这条微博里“的”字放在哪里确实没有影响原文的意思表达。为什么这样一条微博会被人炒作为“新闻”,进而再被人推送至榜首话题呢?
再回到今早的知乎榜首话题,观察一下榜首话题高赞答主们的舆论引导方向是怎样的。
评论区当前排名第一的答主“陈兰香”回答说,“……要知道,哪怕是在封建王朝,帝王将相指点江山都是被要求“慎言”的,这叫权责对等。而现在很多官僚主义侵骨入髓的大人们,一边是居高临下指点江山,一边又是你们这帮草民也配我谨小慎微的傲慢姿态,这就拧巴了,教授大人。”
当前排名第二的答主“薛动谔的喵”回答说,“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看张教授的回复,实在是……一言难尽,傲慢之态溢于言表。……”
当前排名第三的答主“雷迪尬尬”回答说,“虽然……但是……我作为一个汉语言专业的学生,平常发东西也不会特意的咬文嚼字,可把东西写完,大概看一下,保证语句的基本通顺,这起码算是对自己的尊重吧!……”
评论区继续往下翻看,似乎看明白了大概。或许今早知乎榜首话题的炒作点不是这条微博语法,而是北大教授的官腔?
答主“Alfred大老虎”回答说,“张颐武教授一共发了 30016 条微博,几乎每一条都不会超过 20 个字。而这位挑刺的邓学平律师,一共发了 5518 条微博。随手翻看下,要么千字时政或法律点评,要么是长文的人生感悟与格言。张颐武教授大概把微博当成一个小纸条,看到什么,想到什么,随便留个备注。每一条都不上心,这样才能几年里写上 3 万条。邓学平律师把微博当成自媒体。他要用自己的观点和论证获取流量,进而吸引粉丝,从而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他这五千条微博也是够勤奋的。所以我是在批判 75 万粉丝的邓学平碰瓷 930 万粉丝的张颐武吗? 当然不是。看看张颐武那 3 万条微博, 绝大部分都是‘可参考,要处理,要彻查’,一副居高临下的官员批示口吻 。……”
答主“Alfred大老虎”的精选评论中,网友“O ba”评论说,“原本觉得笔误没啥大不了,能表达个意思就行,现在看来这人从思想的根上就出了大问题。可普通人还拿他没办法,他还是高高在上”;网友“听风”说,“纯纯的路人,看到这件事首先关注的也不是他的语病,而是内容,官腔这么浓,居然是一个大学教授写的,还是北大中文系…”;网友“啊啊啊啊啊啊”说,“我的感受跟你相反,官腔浓就浓吧,毕竟北大教授本身就很牛,古代也有一些“傲慢”的文人。但是能有这么多语病,说明他这个教授根本就不合格, 实在让人疑惑这教授怎么评上去的 。”;……
非精选的普通评论中,网友“notnot”说,“这种人盲猜就是个 68 式(60 年代出生 80 年代大学),搜了一下果然如此。”;网友“风之帆”评论说,“不明真相,暂时中立。但 3 万多条微博要挑几条出来批判肯定是很容易的。如果发了 3 万多条却让人抓不住任何把柄,这种人才最可怕。[吃瓜]”;网友“Ciao Zn”说,“不太喜欢这样借题发挥,三万多条微博,我估计他发的时候都没怎么动脑子,上网多年的人多多少少会留下一些不够正确的言论,何况环境风气一直在变化,若借此审判一个人,容易人人自危,大家都不敢讲话了。”;……
再换个角度思考?会不会今早知乎榜首话题的主角其实并不是北大张颐武教授,而是这位邓学平律师?
在知乎平台上搜索关键词“邓学平”,根据上海中联(成都)律师事务所律师“解忧先生”在知乎话题《法律人如何看待张扣扣的律师邓学平所作的一审辩护词? - 解忧先生的回答 - 知乎》中的回答,“简单概括: 基本上没有在中国刑法范畴内进行有效辩护。看似有理有据,实为理屈词穷;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本案一审判决证据确凿、事实清楚、量刑准确,从国内《刑法》体系来看,罪刑相适应,无可辩驳。也许是考虑到从事实角度几无辩护空间,邓律师才决定做这场大力出奇迹的秀。于是乎洋洋洒洒、上下千年、古今中外,我们宛若来到奇葩说的舞台。但是他的主张大都违背现代法律精神,荒唐且漏洞百出。个人认为对于辩护没有什么作用,对于邓律师个人的作用有待时间检验。……”;另一位匿名用户回答说,“自己才疏学浅。就感觉到了一点, 这辩护词采用网红文章的写法 ,把案子就一个可能的辩护点:精神疾病,扩展到5个点,博得广大吃瓜群众的共鸣,乃至同情。但是都什么用呢?”在另一则知乎话题《邓学平是一名合格的律师吗? - 梧桐的回答 - 知乎》中,答主“梧桐”回答说,“是一名优秀的自媒体人”。
继续在知乎平台上搜索,忽然发现知乎法律话题下优秀答主“邓学平律师”在知乎上的最新一篇回答似乎已经给出了答案。根据 5 月 2 日知乎话题《为什么要独立思考? - 邓学平律师的回答 - 知乎》 IP 属地上海的邓学平律师回答,“[一个人的最大危险,就是拒绝思考,从而对身边的恶失去警惕]……。 大多数人迷信权威,习惯从众 ,一方面是人格上的懒惰和怯弱,另一方面,是思维中缺乏基本的逻辑与批判。他们只想去追随一种标准化的‘正确思想’,却不肯去建立真正的独立认知,用逻辑中去推敲一下‘对不对’,因此总被各种‘伪常识’制定的‘正确思想’迷惑。群体暴力在网络中泛滥——只讲情绪,不讲逻辑。网络暴力越来越吓人, 对异议者的声讨、人肉、举报日益泛滥 。在殷海光教授看来,原因有很多,比如:……。愚蠢是被养成的,而非天生的。大多数时代里,普通人的世界都被迷信、权威、禁制、标语、主义、偏见、情绪所裹挟,放弃了思考和分辨的能力,苦难也由此而来。 正是来自多数人的无知,鼓励了少数人的无耻 。……”
答主“邓学平律师”这篇回答本身看似没什么问题,只是鼓励大家要独立思考,鼓励大家在这个对异议者的声讨、人肉、举报日益泛滥的网络中,不要被迷信、权威、禁制、标语、主义、偏见、情绪所裹挟。
再往前翻看,“邓学平律师”在 5 月 1 日赞同了立场站队乌克兰,头像为上蓝下黄两种颜色构成乌克兰国旗旗色的答主“吃龙万吨”在知乎话题《为什么现实生活中找不到支持乌克兰的人? - 吃龙万吨的回答 - 知乎》的回答;在 4 月 30 日赞同了立场站队乌克兰,签名档标注为“俄国入侵者最好的归宿就是成为乌克兰晴朗蓝天下金色麦田的肥料”答主“New Angle”在知乎话题《IP属地显示之后,黑华为,支持乌克兰的声音变少了吗? - New Angle的回答 - 知乎》的回答,“我支持乌克兰反抗俄罗斯侵略,俄国入侵者最好的归宿就是成为乌克兰晴朗蓝天下金色麦田的肥料,……”;……
至此,似乎看明白了大概。按理说,这样一条“新闻”并不是一条大新闻。张颐武教授此前发布了 3 万多条微博也没多少成为大新闻。或许今早知乎榜首话题的炒作点不是这条微博语法?也不是北大教授的官腔?而或许又是因为“邓学平律师”站队乌克兰,鼓励大家要独立思考,进而被部分人当作潜在的 KOL 培养,暗中推上了榜首话题?
别瞎想。这个问题没有答案,大家别被迷信、权威、禁制、标语、主义、偏见、情绪所裹挟。或许在小说《哈利波特》中,预言之子是黑魔王选中的人,他选择了哈利而不是纳威,哈利才是那个被选中的人,是吗?不是吗?
微博头条文章作者:<strong>【月诚故事】</strong>
微信公众号:<strong>【月诚故事】</strong>自媒体运营小白的成长日记
联系邮箱:messages (à) intorich (.) com
<img src="/img/wechat.png" alt="【月诚故事】自媒体运营小白的成长日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