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 7 月 1 日是香港回归 25 周年,关于香港的冷知识有哪些?【月诚故事】
标题: 《2022 年 7 月 1 日是香港回归 25 周年,关于香港的冷知识有哪些?【月诚故事】》
今早的知乎热榜上,当前的榜首话题是《2022 年 7 月 1 日是香港回归 25 周年,你有什么感触?你有哪些关于香港的独家记忆? - 知乎》。截至目前,该话题已有四百多人参与讨论。事实上讨论关于香港的记忆,另一个相对更加全面的观察视角,或许是观察知乎平台上涉及关键词“香港”的话题。
于是在知乎上搜索关键词“香港”。但和想象中的结果有些不同,搜索返回的只有不到两百个话题。尽管如此,还是能够了解到许多有趣的冷热知识。
第一个冷(热)知识,英国政府和香港之间并没有法律关系。譬如知乎话题《现在英国政府和香港是什么关系? - yuhang123302的回答 - 知乎》答主“yuhang123302”回答说,“1997 年以前,香港总督代表英国政府么?不!派至香港的总督,从来都不代表英国政府,甚至,确切来讲,都不代表英国。……很少为人提及,当然也就为大多人所不知的事实是,《南京条约》将香港岛‘给予’的是英国女皇和她的子嗣,《北京条约》的承租人也是英国女皇和子嗣,只有《展拓香港界址专条》中才提及英国‘政府’,用‘今中、英两国政府议定大略,按照粘附地图,展扩英界,作为新租之地’作了表述,以‘扩展’这个词语而言,这个条约只是前两个条约的延续,所以, 受租人还是英国女皇的继承人,而不是英国这个国家体,也更不是英国政府 。英国王室与国家在财产权关系由 1215 年签署的《大宪章》约束,王室的财产并不意味着与国家同一。”
当然,1997 年之后,受租人是英国女皇和她的子嗣的这段历史也结束了。换句话说,英国政府和香港之间没有法律关系。现在没有,以前也没有。
第二个冷(热)知识,香港以前的市中心在赤柱地区,割让的时候赤柱人口 2000 人左右,被英国人称为“The Barren Rock”(贫瘠的石头)。根据知乎话题《香港的古建筑遗址有哪些?在寸土寸金的香港本岛上是如何保留维护下来的? - Wishva的回答 - 知乎》答主回答,“古建筑我不清楚你大概指的是什么年代。我想你的意思是被保留下来的殖民前的传统岭南建筑是吧。这么说的话其实并不多,城区内近乎没有。在 1842 年割让前,现港岛不过一平凡边界岛屿,周围几百里除广州澳门外无主要城镇。 许多英国人再割让时曾认为香港不值得为英国拥有,并对其根本不屑,称之为'The Barren Rock with hardly a house on it' 。翻译过来就是“一个光秃秃的,连房子都几乎没有的大石头”。当然说不是说完全没人住,只是非常零星(大多聚集在南部赤柱,鸭脷洲等地,刚被割让时总人口不到一万人)。 英国看上的是香港的深水港,不是它寥寥无几的城镇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现在港岛古建筑少的基本原因–因为本来就没什么。”。
根据另一则知乎话题《香港对中国经济发展有多大作用? - 知乎用户的回答 - 知乎》答主回答,“可以这么说,现阶段,大陆还没有一个城市可以在国际化程度上取代 the barren rock。英国统治香港时,曾经在 1876–1955 使用过下面这面旗帜,旗帜的右侧图案被称为《阿群带路图》:‘图的下方是一个海岸(代表香港岛北岸),岸上绘有货物数箱。对上是一片海港(代表维多利亚港),分别绘有一艘悬挂黄龙旗的中国帆船和一艘悬挂红船旗的英国商船,而远方则隐约有一群山峦(代表九龙半岛)。此图描述两个华商与一个英商在洽谈生意的画面。’相传该图讲述了英军最初登陆香港岛赤柱时,得到渔妇陈群(‘阿群’)引路至香港岛北部的故事。后来英国人在《南京条约》中选择了香港岛为战利品。……”
根据“香港地方志中心”文章《开埠初年的香港 究竟是不是 Barren Rock?》描述,“1840 年,英国外交大臣巴麦尊(Lord Palmerston)以一句「A barren rock with nary a house upon it.」,形容当时香港岛为「鸟不生蛋」的荒芜之地。这句话不但反映了19世纪西方殖民者对香港开埠初年的刻版印象,也不时被后世用作叙述香港如何在殖民统治下由小渔村发展成国际大都市的历程。1841 年 5 月 15 日,《宪报》第2号公布人口调查结果,香港全岛共 7,450人,赤柱是首府,有 2,000 人,足证港岛非荒芜之地。不过,巴麦尊这句话确实描述了港岛于开埠初年的自然景观。直到 1861 年,英国植物学家边沁(George Bentham)在其出版的香港首本植物志 Flora Hongkongensis 中,仍然指出港岛的山坡荒芜、苍凉且缺乏植被(‘as barren and bleak in the extreme,and apparently denuded of anything like arborescent vegetation’)。直至 1870 年代,港府开展植林工作,港岛的自然景观才出现较大幅度的转变。……”
第三个冷(热)知识,“香港曾作为英国的殖民地”是一种错误的说法。这个冷知识其实是由第一个冷知识延伸而来的。因为英国政府和香港之间没有法律关系,因此也不存在殖民地的说法。根据知乎话题《香港曾经到底是不是英国的殖民地? - 老熊的回答 - 知乎》答主回答,“你以为的中方立场:‘不能接受香港是殖民地,否则可能有独立的问题。’。真正的中方立场:‘不平等条约是非法和无效的,香港一直都是中国的领土,不是英国的,所以当然不是英国殖民地。因为香港不是殖民地,所以港督不是合法官员,所以同样不是合法官员的日籍香港总督也要算作港督。’。首先回顾一下时间线,‘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 1972 年 3 月 8日给联合国非殖民化特别委员会的函,原文是‘香港、澳门是帝国主义强加于中国 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结果 。香港、澳门是被英国和葡萄牙当局占领的 中国一部分领土 ,解决香港、澳门问题完全是 属于中国主权范围内问题 ,根本不属于通常的所谓‘殖民地’范畴。’函中要求‘立即从非殖民化特别委员会文件以及联合国其他一切文件中,取消关于香港、澳门属于所谓‘殖民地’范畴这一错误提法。’ 同年 11 月 8 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决议案,将香港和澳门从联合国殖民地名单中删除。同年 12 月 14 日,英国常驻联合国代表致函联合国秘书长,公开表示:‘联合国大会行动,绝不影响香港的法理地位。’对此,中方未予置理。’。‘香港从来不是殖民地,因为殖民地有权谋求独立’,这种观点原则上是对的,但更加清晰的理解中国立场,应该是: 香港从来都不是英国的殖民地 ,因为英国的殖民地是英国的,而 香港从来都不是英国的 ,它是英国当局占领的 中国一部分领土 。尽管英国人手里的《南京条约》《北京条约》(新界反正1997年就到期了)写着香港九龙已经割给了英国,但那是不平等条约,中国已经不受其约束。……”
第四个冷(热)知识,兼有“三大间谍之都”和“冷战三大特务中心”两大称号的,只有香港一城而已。根据知乎话题《为什么香港在1997年前是亚洲情报中心? - 正解局的回答 - 知乎》答主“正解局”回答,“最近,央视连续曝光台湾间谍,引起了国人的关注。很多人不知道,与台湾隔海相望的香港,是世界间谍中心。香港,凭什么成为世界间谍中心?01.间谍中心。说香港是世界间谍中心,绝非夸大之词。放眼全球,有‘三大间谍之都’的说法,分别是中国香港、葡萄牙里斯本、摩洛哥卡萨布兰卡。又有‘冷战三大特务中心’的称号,分别是中国香港、德国柏林和土耳其伊斯坦布尔。 兼有‘三大间谍之都’和‘冷战三大特务中心’两大称号的,只有香港一城而已 。早在 20 世纪初,香港就已经是英国的‘远东情报中心’,亦是远东区域最重要的情报区。……香港回归后,城里的间谍依然十分活跃。2005 年,香港《东方日报》报道,打算用作新行政长官官邸及办公室的礼宾府,在翻修整建时被发现,里面遍布窃听器。香港回归前,礼宾府的所有窃听器曾被彻底检查清除一次。也就是说,最新发现的窃听器材,是 1997 年后安装的。……香港,为什么能够成为世界间谍中心呢?间谍的核心,是情报。香港能够成为间谍中心,一靠情报足够多,二靠情报获取相对容易。香港位于东亚区中心,来自世界各地的力量在此汇聚。情报人员在这里收集情报,也在传递情报,还在生产情报。因此,香港成为了全球情报最多的区域之一。……站在历史长河中看,间谍中心,是一个时代的产物。维也纳、布拉格、摩洛哥、伊斯坦布尔、卡萨布兰卡、上海,都曾经是世界级的间谍中心。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夹在欧亚大陆之间的伊斯坦布尔,成为世界著名的间谍活动中心之一。巅峰时期,这里活跃着来自 17 个国家的 10000 名情报人员。冷战开始后,号称‘中欧心脏’的柏林,又成为北约组织与华约集团间谍人员角逐的战场。随着形势的变化,这些城市上空的间谍阴霾逐渐散去,恢复了常态。……”
知乎平台上关于香港的记忆还有很多。
譬如根据自媒体文章《当年为什么没有收回香港? - 文睿的文章 - 知乎》描述,“……1949 年 10 月 15 日,当全国人民还沉浸在新中国成立的喜悦中时,林彪的四野部队则刚刚解放广东,驻扎在深圳罗湖,与香港只有一河之隔。当时,四野部队士气正盛,林彪便生出一举解放香港的想法,并信心满满地制定作战计划汇报给中央。出乎意料的是,毛主席不但要求林彪立刻收兵,还写了一封亲笔信寄给当时的香港总督葛量洪,谈停战条件。信中提出三点要求:第一,不能把香港用于反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军事基地;第二,不允许进行破坏中华人民共和国威信的活动;第三,在香港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必须得到保护。此时,英国驻港部队仅有 1 万多人,原本已经做好战败的准备,当英国政府被告知不必打仗,还可以继续管理香港时,自然喜不自胜,欣然同意这三点要求。而当时的林彪却无法理解毛主席的用意,以当时解放军的实力,解放香港不费吹灰之力,为何要收兵呢?但很快,他就领略到了毛主席的深谋远虑。1950 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国不但在联合国会议上提议,禁止成员国对朝鲜提供帮助,还对与朝鲜关系密切的中国实施经济封锁,禁止橡胶、石油、棉花等十多项物资出口中国。……”
譬如根据自媒体文章《97香港回归竟是毛泽东定的?很多人都不知道! - 花无缺的文章 - 知乎》描述:前不久,在看电影《周恩来外交风云》时。当影片再现 1974 年 8l 岁高龄的毛主席在长沙会见英国前保守党政府首相希思的场面时,画外音是希恩的回忆。他说:“……毛主席又对我说, ‘我们只剩下最后一个问题,那就是 1997 年我们要收回香港了’”,希思当即代表英国保证说:“1997 年香港会有一个平稳的交接” 。……
当然,也有网友“skway”指出,“97 年回归不是谁定的, 是条约协议定的 。能不能收回则要看国家实力了。”
知乎平台上关于香港的记忆还有很多,就不挨个摘抄了。
不难看出,香港一直都是欧美国家和中国之间相互连接和沟通的桥梁。不仅如此,香港还曾是亚洲地区的文化中心。1988 年的时候,美国的 GDP 高达 5.2526 万亿美元,而中国的 GDP 仅为 3124 亿美元。美国是中国 GDP 的近 17 倍。 但当时的中国内地文化,却能通过香港影响韩国 。根据知乎话题《《请回答 1988》有哪些细思极暖的小细节? - 哎呦喂的回答 - 知乎》答主回答,“……我想起来我妈说 80 年代大垫肩是有一年春晚,毛阿敏带火起来的,那年满大街都是各种各样的垫肩,然后我就去搜了一下,毛阿敏穿垫肩就是 1988 年春晚。[截图]。 当时韩国都追香港影星,穿衣服也都跟着香港潮流,(1988 里看英雄本色,倩女幽魂,喜欢王祖贤张曼玉),所以垫肩从大陆火到香港再火到韩国,当年垫肩应该是韩国年度爆款了吧 ,善宇妈妈在姥姥来的时候穿的裙子也有一点垫肩。……”
香港从英国人口中的“The Barren Rock”(贫瘠的石头),到变成联接中外、沟通世界的桥梁,见证了香港人自身的拼搏奋斗,也见证了中国过去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而未来的香港,也势必会在促进中外联接的位置上,发挥其更加关键的桥梁作用。
微博头条文章作者:<strong>【月诚故事】</strong>
微信公众号:<strong>【月诚故事】</strong>自媒体运营小白的成长日记
联系邮箱:messages (à) intorich (.) com
<img src="/img/wechat.png" alt="【月诚故事】自媒体运营小白的成长日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