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谭谈交通》出镜市民起诉成都电视台,要求赔偿 1 元?【月诚故事】

标题: 《如何看待《谭谈交通》出镜市民起诉成都电视台,要求赔偿 1 元?【月诚故事】

今早的知乎热榜上,当前的榜首话题是由“第一财经”发起的《如何看待《谭谈交通》制作方成都电视台,被一名出镜的市民以侵犯其肖像权起诉,提出 1 元索赔? - 知乎》。至此,大家都拿起了法律的武器,开始舆论造势。

更重要的是,这是一场谁也输不起的战斗。先来看看《谭谈交通》制作方成都电视台和其外包公司成都游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根据微博视频号“梨视频”微博发文,“【#谭谈交通维权方起诉多个平台#,#谭谈交通维权再增多起案件#】天眼查 App 显示,7 月 20 日,成都游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新增多条立案信息,被告分别为华为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B 站关联公司上海宽娱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微博关联公司北京微梦创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知乎关联公司智者四海(北京)技术有限公司,受理法院均为四川天府新区成都片区人民法院。 近日《谭谈交通》遭全网下架,成都游术公司维权引发关注。 此前的立案信息及开庭公告显示,成都游术公司已起诉抖音、快手、B站、百度、搜狐、优酷、小红书、华为、咪咕等互联网平台。”

这里需要注意一个细节,根据再早一些时候 7 月 11 日的“凤凰网财经”新闻《成都广播电视台回应:已授权成都游术公司,不存在对个人“索赔千万”》报道,“…… 7 月 11 日晚,针对‘谭谈交通全面下架’‘谭乔被索赔千万元’一事,《谭谈交通》节目的版权方都市广播电视台疑似通过一份律师函进行了回应。律师函内容显示,成都市广播电视台将《谭谈交通》的相关维权工作授权给了成都游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仅针对未经许可而进行不当获利的公司经营主体,并未针对任何个人,更不存在对个人‘索赔千万’的情况 ,以下为律师函全文:……”

换句话说,现在的关系是“成都游术”公司批量起诉包括 B 站在内的众多互联网公司,《谭谈交通》遭全网下架。接着出场的不是互联网公司,也不是 Up 主个人,而是《谭谈交通》节目出镜的市民起诉成都电视台,提出了 1 元索赔。

为什么只要 1 元索赔呢?

因为对于战斗的任何一方而言,这都是批量起诉的开端,开端是否顺利,涉及到了一个巨大的利益市场。

根据 7 月 15 日的知乎热议话题《如何看待《谭谈交通》争议风波后首案宣判,法院认定版权归属成都市广播电视台? - 知乎》题面内容部分描述,“《谭谈交通》版权争议风波持续不断。7 月 13 日,厦门某公司接到了成都天府新区成都片区人民法院的判决书,其在公众号上传了一期名为‘《谭谈交通》超全名场面合集’的视频,被法院认定侵犯了成都游术公司享有的信息网络传播权,判处该公司赔偿合理开支 1500 元并停止侵权。海报新闻记者注意到, 这是《谭谈交通》版权争议风波持续后的第一例经法院审理判决的案件。 ……”

不难看出,1500 元的侵权赔偿金额虽然不多,但却会树立一个首战告捷的成功样板案例。总不能这家公众号是侵权要赔偿,而其他公众号就不是侵权不要赔偿吧。因此,不但对于互联网公司来说,这是一场输不起的战斗。同时对于许多视频类公众号,或者在文章中使用他人图片的公众号来说,这也是一场输不起的战斗。

再来看看具体看看这场谁也输不起战斗的另一方互联网公司。随着《谭谈交通》版权争议风波连续几次登上知乎热榜的榜首位置。许多答案也都水落石出。譬如说,为什么厦门某公司为什么会输掉这场官司。

根据由问题相关方“王晨曦”亲自撰写的回答,“我就是第一批被告和第一批拿到判决书的那个厦门公司的法人,好吧,其实公司就俩人(都有缴纳社保)。之所以法院在判决书里认定《谭谈交通》的版权归成都广播电视台,是因为我们在答辩书里压根就没有质疑著作权的问题,毕竟当我们收到法院传票的时候,看到成都游术公司出示的授权书,也看不出啥问题,一个说授权给它了,一个说自己拿到授权了,我去哪里证明这个授权有问题啊,而且谁有那么大胆子敢骗法院啊……现在想想,当时写完答辩书后打电话问法院小姐姐的邮寄地址时,小姐姐还特地问了我们有没有准备对原告证据的质证意见,我和小伙伴想了想,表示提不出什么异议,小姐姐听完都笑了……看来我们作为法律小白还是太年轻啊……。……结果大家也看到了,鉴于之前我们没考虑过游术那边的授权书可能存在的问题,所以接下来我们也有了上诉的打算,主要也是想搞清楚这个版权和授权争议。”

有网友“青霄终有路”评论说,“你们赶紧联系吧。[截图]”。截图来自于微博大 V 账号“司马3忌” 7 月 14 日的一篇微博,“进展通报:二天前,本人向成都市税务局举报成都电视台未依法缴纳著作权财产转让印花税事项,接到税务部门的电话回复:成都市税务局成华分局已经派出税务稽查人员,前往成都电视台财务部门进行税务稽查,成都电视台财务部门负责人辩称:该项《授权书》,虽然授权了‘所有著作财产权’,但是仅为授权成都游术公司案涉著作权的使用权,并未转让财产权,也没有具体的转让金额,因此不需要缴纳印花税。据此, 成华区税务稽查人员采纳了成都电视台的正式解释,认同该项著作权并没有转移,无需缴纳印花税。 书面的举报处理结果,成华区税务局将书面回复本人。以下是重点:所有被成都游术公司起诉侵权的用户请注意了,请各位及时和本人私信联系,本人可以提供成都市税务局成华区分局的税务稽查报告, 用于向人民法院证明原告游术公司不具有《谭谈交通》视频作品的著作权,以游术公司不是权利人,无权主张财产权被侵害的诉求,要求人民法院驳回游术公司的诉讼请求。 另外,所有被游术公司向网络平台提交书面著作权侵权下架的用户,可以以成华区税务机关的书面回复,向网络平台提交,以游术公司不是《谭谈交通》著作权所有人的理由,要求恢复被下架的《谭谈交通》视频。请周知并转告。”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今早的榜首话题中,故事主角变成了《谭谈交通》制作方成都电视台,而不是成都游术公司。因为成华区税务稽查人员采纳了成都电视台的正式解释,认同该项著作权并没有转移,无需缴纳印花税。

这样故事剧情就变得有意思起来。根据 OhioStateUniversity 法学硕士答主“赛博野人”回答,“真的漂亮啊!当初这些老哥老姐之所以愿意上镜,也是因为觉得这是新闻报道,也不是被人拿去敛财用的。但是现在,自己非常纯粹的表现被著作权流氓拿来滥诉,当然会觉得愤慨。诸如二仙桥大爷等等一众因谭 Sir 而火起来的朋友们都可以用这个思路起诉这家公司和电视台。即使电视台和成都游术赢了谭 Sir 又怎样,后续只需要把肖像权的赔偿金数额加大,按照他们的违法所得来赔,那么电视台和游术的如意算盘也会变成空算盘。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想出这一招的朋友,高,实在是高。”

换句话说,这是一场成都电视台同样输不起的战斗。表面上《谭谈交通》节目中的出镜观众只是提出了 1 元索赔,但这只是批量起诉的开端。成都电视台一旦不能及时处理好这起 1 元索赔案件,不但在商业利益上面临着“数倍奉还”的尴尬,而且在社会效益上面临着事件影响力迅速上升变成一起社会公共事件的巨大风险。

根据知乎热议话题《如何看待《谭谈交通》在 B 站突然下线,谭乔可能面临巨额赔偿,可能存在哪方面的问题? - 宇宙是蛋壳色的的回答 - 知乎》高赞答主“宇宙是蛋壳色的”回答,“[重要声明] 关于成都游术公司的股东与当地电视台获奖人员名单可能存在重名的问题,目前经过澄清核实, 网传当地电视台获奖名单中的人员与游术公司的股东并不是同一个人,系网络第三方资料的记载存在错误 ,由于姓名拼音相似导致发生了乌龙,实际上该获奖人员与游术公司的股东并不同名,也不是同一个人。在此为之前发布的回答对这位朋友造成的影响,表示歉意,非常抱歉。目前相关内容已经删除,也请各位不要对他人的正常生活造成影响。……”

换句话说,此前网上有人在传播“网传当地电视台获奖名单中的人员与游术公司的股东是同一个人”的说法。根据知乎话题《维权收益 65% 归游术公司,谭乔提出「灵魂三问」,这一分成是否合理?还有哪些问题值得关注? - 乌麻布的回答 - 知乎》答主回答,“还有哪些问题值得关注?我个人也有三问。第一问,《谭谈交通》的版权真的没有争议吗?第二问,成都电视台和游术公司之间,真的合理合法吗?第三问,既然《谭谈交通》的版权如此值钱,那么之前参与到节目录制的嘉宾需不需要给劳动报酬?一个一个的说。……”

另一位北京市蓝鹏律师事务所上海分所执业律师答主“苍星零”回答说,“我来说下一个细节。 成都广播电视台与游术公司签订的合同,有极大可能并非出自同一家律师所以及同一个律师之手。 第一份网曝的授权协议并非出资于专业律师之手:法律专业素养明显不高,对《著作权法》的权利构成也没搞明白:著作权可以转让,但诉权不能转让,这部分可参见@赵律的回答。[链接]。而且这份授权书中出现了明显的低级错误,授权委托人可以自己的名义采取刑事措施……国家机关都不敢这么授权。[截图]。第二份由电视台公布的声明,出资自于专业律师之手。[截图]。由此可见,倘若前一份协议系同一家律所以及同一个律师做出的,那么这家所以及这两位署名的律师,很可能因为这份协议毁了一大半的名声。谁愿意去背这锅?那么这家所很可能是事后才介入的,属于成都市的法律顾问库中的顾问单位,或者临时聘请来救急的。因此,不排除有些答者提到的,这家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可能另有其人,手中持握着成都市广播电视台公章的权利。而成都市广播电视台属于事业单位……不妨我们把这件事可以从这个角度深挖一下。兴许体现网友的力量时候到了。”

注意,这里又涉及到了一个公权力的问题。对于公权力是否涉及利益输送的问题,有很多双眼睛都在紧盯着。譬如去年环球时报文章《美国驻华使领馆新计划,能看出什么玄机吗?》提到的“公共外交小额赠款计划”,还有中国青年报文章《中情局成立“中国任务中心”要干什么》提到的一个叫“中国任务中心”的专门机构等等。

回到正题。今早由“第一财经”发起的话题被人推上知乎热榜的榜首位置并不让人意外,毕竟这是一场谁也输不起的战斗。表面上《谭谈交通》节目中的出镜观众只是提出了 1 元索赔,但这 1 元钱背后,其实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而从目前舆论战场的形势来看,事件被人带节奏的风险似乎正在扩大。


微博头条文章作者:<strong>【月诚故事】</strong>

微信公众号:<strong>【月诚故事】</strong>自媒体运营小白的成长日记

联系邮箱:messages (à) intorich (.) com

<img src="/img/wechat.png" alt="【月诚故事】自媒体运营小白的成长日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