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旱之后必有大震?“旱震理论”真的有科学依据吗?【月诚故事】

标题: 《大旱之后必有大震?“旱震理论”真的有科学依据吗?【月诚故事】

今早的知乎热榜上,当前的榜首话题是由“每日经济新闻”发起的《四川甘孜州泸定县发生 6.8 级地震,目前当地情况如何?你所在的地区有震感吗? - 知乎》。

和昨天不同的地方是,今天评论区当前排名第一的答主变成了“央视新闻”已认证账号。这是好事,毕竟地震话题是个严肃话题。 关键时刻,通过各官方信源更能够获得专业可靠的实时新闻。

需要注意的是,即便同样是“央视新闻”,央广网自家网站上 24 小时持续更新的新闻专题《四川泸定发生6.8级地震 救援持续进行中》,也要比其在第三方平台上的持续更新速度更快一些。目前央广网官网的持续更新内容已经是今天凌晨和早上发布的最新消息,而知乎平台上“央视新闻”的持续更新内容暂时还停留在昨天晚上。对于真正关心“四川泸州地震最新消息”的用户而言,直接关注各官方信源公众号或前往各官方信源网站,明显更容易获得官方信源实时发布的四川泸州地震最新消息。

当前排名第二的知乎地质学话题下优秀答主“云舞空城”从地质专业角度给出了非常专业的回答。答主“云舞空城”回答说,“……3. 根据监测数据反演,科学家们已经认识到,磨西段存在地震风险,甚至有强震。此次 6.8 级地震,符合这样的中长期地震预报和鲜水河断裂带的地震活动背景。[论文截图]。但是, 地层里锁闭的能量全部释放了吗?鲜水河断裂带会开始消停一阵子吗?可能目前还言之尚早。4. 目前鲜水河断裂带有可能即将进入一个新的活跃阶段, 人们需要有所防范并加强有关研究。……”

那么为什么答主“云舞空城”的回答会被推至评论区当前排名靠前的位置呢?

从网友们的回复不难看出,这是一个容易被引导被带节奏的回答。网友“京口瓜洲”回复说 “大旱之后有大震又无法辟谣了” 。网友“chan”回复说,“为什么要在没有明确依据的情况下就下定义是‘谣言’呢?一个目前不能确定的说法但又经常出现的现象,科学的态度,难道不是重视和研究?非要把它否定才显得自己‘科学’?”。网友“流年想当大魔王”回复说,“一个未知的事情被大家当做事实传播不就是造谣吗而且这种造谣是特典型的那种,你说大旱之后有地震吗?绝对有一定比例。问题是大家选择性只关注有的那几次,很多大震之前没有旱灾,和旱灾之后没有地震的情况都被选择性忽视。 这种真真假假掺杂的谣言更致命啊。 ”。知乎小号用户“陈先生”回复说,“大旱会造成地下水减少,影响地质活动, 所以大旱之后往往会有地震。这是有因果关系的。 ”。网友“流年想当大魔王”进一步回复说,“但这次不是因为这个啊?我看其他回答,原因都出来了吧?这不就更谣言了吗?而且你所谓的因果,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被总结出来确定的规律和有效的科学论证吧。而且吧,就我极其浅薄的知识来讲,地震源和地下水的位置根本就十万八千里,请问这如何能有因果关系的?这地下水的位置和地震能量爆发的位置比起来,所谓的地下水都能称之为地表附近了,你说因为干旱影响地下水,路塌了,这叫因果关系,地震这种所谓的因果在我看来就是强行联系。”……

不难看出,答主“云舞空城”回答中的观点是“鲜水河断裂带会开始消停一阵子吗? 可能目前还言之尚早。 ”而这样的观点通过网络水军们的炒作,变成了“大旱之后有大震又无法辟谣了”。

答主“云舞空城”在相关知乎话题《四川省地震局分析,泸定6.8级地震原震区近期发生更大地震可能性不大,余震将持续,地震后还需注意些什么? - 云舞空城的回答 - 知乎》当中进一步解释了其观点,“1. 政治意味大于科学价值。 解释一下这句话:(1)近期的概念很模糊,不具有科学意义。一天两天是近期,一两年也是,三五十年是不是呢?这取决于观察尺度。(2)原震区的概念也很模糊,……。(3) 所以这句话没法界定其科学意义,这时候说出来是为安民心。 ……我也不知道如何应对这么活跃的大断裂带。 如果是我,我大概会移居到远离它的地方 ……”。接着发表了想法“地震中长期预报再一次应验了,而短临预报再一次失败了…… 地震预报太难了 ,大家还是把房子盖结实,然后避让活动断裂带吧。 我建议有能力从有中长期地震风险的大型活跃断裂带搬迁的人,居家搬走吧。

答主“云舞空城”的回答再次引发了争议。知乎用户“发光二极管”回复说,“人家说的是‘近期发生更大地震可能性不大’,关键点有两个,一个是近期,一个是更大。你说的近期是不是近期还有待辩论,但近期更大基本上可以确保他们预测的没问题,命中的概率很高。”知乎小号用户“不明真相的群众”回复说,“近期、更大、基本, 立于不败之地。应该是个语言专家。”另一位知乎小号用户“胜世天骄”回复说,“那这种更放屁没两样的废话说了有何用?”。

事实上, 地震是很难提前准确预测的。 根据中国地震局官网的一篇科普文章《地震预报是世界性难题》描述,“概括地说,地震与其他事件预测相比,面临着一系列特殊的困难。这主要有:(1)研究对象特殊。……。(2)现有的观测方法均是间接的。……。(3)难以实验与模拟。……。(4)研究结果难以检验。……。上述种种困难,导致了地震预报的发展迟缓。成为当今世界性的一个科学难题。”

而根据 2013 年的一则知乎话题《为什么网上有民间组织预测出了地震而官方却毫无反应? - 知乎》答主回答,“首先有一个大前提大家要知道, 长时间的地震预报目前是完全不能实现的,短期的预报,准确率也不能很好的保证, 想要靠井水上涌等等自然现象预报也不是非常现实的。 民间预报有一个很大的特点是不用负责任, 比如他预测今天晚上地震,大家知道了,然后晚上没有地震,于是大家就哈哈一笑,原谅了博主,民间的嘛,不准是可以原谅的;但是官方的发布是很不一样的,一旦发布必将引起极大的社会动荡,然后在短时间内撤离人员和财产, 这里面要耗费极大的社会资源。所以没有很大的把握,官方是不会有任何反应的,况且现有的技术也不可能有很大的把握。 打个比方,民间预测一百次,有一次准了,所有人都会觉得这个微博还是挺准的,比地震局有用啊等等等等;但是官方预报一次,错了,那么浪费的资源比发一条不负责任的微博多得多得多得多。”

那么既然地震很难提前准确预测,是不是就可以不做任何地震灾害的预测和设防了呢?

当然不是。根据自媒体账号“城市进化论”的文章《关于地震,三个问题值得关注:如何尽可能地降低地震带来的损害》描述,“……总体来看,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中科院物理所’微信公众号此前发布的一篇文章指出,据统计, 世界各国 1973-2017 年地震强度 ≥6 级的大陆地震数量,我国以 243 次居世界首位, 第二名是巴布亚新几内亚 167 次,第三名是印度尼西亚 138 次,而我们通常认为地震多发的日本,只排在第十位(49次)。据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高建国介绍, 早在我国第一个五年科技规划中,就曾列入地震活动性研究和抗震设防内容, 后基于中国大陆和邻区地质构造、以及地震破坏史料的研究整理,于 1957 年完成以最大影响烈度为指标的全国地震区划图。因为各地地震风险程度不同,工程建筑的抗震设防要求也不同。地震区划图,就是一张反映各区域不同地震风险和设防要求的地图。 这是一项强制性国家标准,也是一般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的基本依据和最低要求。 截至目前,我国地震区划图多次更新,现行的第五代地震区划图,自 2016 年开始实施。区划图的确定与地震烈度相关。……”

进一步在网上搜索关键词“地震区划图”,很快就能找到被标识为“官方”字样的多个官方网站。点击进入当前排名第一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官方网站,就能看到中国地图上各个地震带的地理分布信息。换句话说,地震虽然不能提前准确预测,但可以对过去发生的各种地震进行统计,进而提前进行一些地震灾害应急准备。

回到今早的知乎榜首话题。虽然“央视新闻”的持续更新暂时还停留在昨天晚上,但其在评论区当前排名第一的关键位置还是很好地压制住了众多知乎小号用户及网络水军们的战场火力。毕竟地震话题是个严肃话题。 关键时刻,通过各官方信源更能够获得专业可靠的实时新闻。


微博头条文章作者:<strong>【月诚故事】</strong>

微信公众号:<strong>【月诚故事】</strong>自媒体运营小白的成长日记

联系邮箱:messages (à) intorich (.) com

<img src="/img/wechat.png" alt="【月诚故事】自媒体运营小白的成长日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