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女孩拒加班被开除,因公司拒不赔偿遂将遭遇制成视频发布,遭公司起诉被判赔 15000 元?【月诚故事】

标题: 《如何看待女孩拒加班被开除,因公司拒不赔偿遂将遭遇制成视频发布,遭公司起诉被判赔 15000 元?【月诚故事】

今早的知乎热榜上,当前的榜首话题是由“荔枝新闻”发起的《女孩拒加班被开除,因公司拒不赔偿遂将遭遇制成视频发布,遭公司起诉被判赔 15000 元,有哪些警示? - 知乎》。

首先,这是一则关于河南的话题。很有意思的一个现象是,但凡是知乎平台上涉及到河南的“热议”话题登上榜首位置,往往都是负面话题为主。 从概率上来说,每个地区都会有好人也都会有坏人, 会有积极正面的好人好事,也会有让人愤慨的坏人坏事。河南也是如此,然而根据之前写作文章《可爱的河南人【月诚故事】》时的观察,“……,另一则关于河南的负面话题《郑州高校副院长工作群发露骨短信谎称微信号被盗,已停职接受调查,其将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 知乎》临时被人短暂地推上了榜首位置。印象中,昨天早上写作时的知乎榜首话题,刚好也是一则关于河南的负面话题《河南多家医院近 40 名专家跳槽郑大一附院引争议,省卫健委叫停,具体情况如何?该事件会带来什么影响? - 知乎》。在知乎平台上搜索关键词‘河南’,发现类似的‘热议’话题还不少。譬如这个月月初的热议知乎话题《银保监会、央行回应河南 4 家村镇银行取款难,称股东涉嫌违法犯罪,公安机关已立案,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 知乎》、《河南村镇银行爆出天雷,会引起其它中小银行集体爆个不停吗? - 知乎》等等。为什么在知乎平台上,关于河南的负面话题这么‘招人喜欢’呢?……”

其次,从“南乐县法院”微信公众号发布的原文内容来看,这其实是两起不同的法律案件。根据文章“基本案情”段落内容描述,“某公司负责人赵某要求员工小张加班遭拒,赵某以此为由将其开除。小张心有不甘申请劳动仲裁,仲裁委裁决公司支付小张工资和非法辞退赔偿金。公司不服仲裁结果诉至法院,法院依法判决赵某个人支付小张工资和非法辞退赔偿金。但赵某迟迟不履行赔偿义务。 小张一气之下,将自己被违法开除的事实经过,和与公司交涉维权的过程,配上赵某本人姓名、照片,公司名称及贬低人格的词语,制成视频发到某知名网站,引发 300 多万人次浏览,差评恶评如潮涌至, 网上攻讦逐渐发展成线下人身攻击。赵某不管白天晚上,陌生辱骂骚扰电话不断,身心备受摧残。 遂一纸诉状将小张及某传媒公司告上法庭 ……”

需要注意的是,在劳动纠纷案件最后,最关键的一步是“申请强制执行”。

知乎用户法律职业资格证持证人“Lord Wang”回复说,“一码归一码, 在劳动纠纷案件实体法院判决老板败诉,他说不赔就不赔了?小张申请强制执行了吗?

文章里没说小张有没有申请强制执行。但可以确定的是,小张在一气之下,确实选择了一种违法的方式对赵某进行贬低人格的侮辱。

根据知乎用户“尼尼尼”的回答,“说明有些法院还是有底线的,不以小文章为准则,不以利x舆论为导向。这个事很清楚,虽然有关联,但是属于两个独立案件。1.劳动纠纷。赵某不履行劳动赔偿,张某应该做的是什么? 申请强制执行,赵某看起来也没有跑路,两三个月内应该就能拿到钱。 而不是按集美们的惯用伎俩,上网发小文章。防杠1:‘你说得这个就是纸面程序,根本落实不了’ – 我自己走过完整的劳动仲裁 + 强制执行程序,最后拿到了钱。防杠2:防杠2: ‘你在大城市当然可以了,南通这种小地方的情况你不了解’ – 我确实不了解。但如果张某申请强制执行了,你就了解,就能料定是什么结果?2.名誉侵权请注意,这个老熟人‘雷鸡新闻’在提问的时候又耍心眼了。 *张某发布视频包含‘贬低人格的词语’等等关键信息,它在提问描述中故意省略了。所以乍一看起来,怎么劳动者不但没拿到赔偿,还要倒给资本家赔钱。什么世道,什么法院,简直让人气抖冷。这节奏,这流量可不就带起来了吗?只要去看一下完整的原始新闻,就知道法院这个名誉侵权的判决没有问题。……”

对于张某而言,劳动纠纷所涉及的金额不大,且赵某看起来也没有跑路,因此申请强制执行确实会很容易就拿到钱。赵某没有跑路的情况下,如果张某能够协助提供被执行人赵某的财产线索或者人身线索,那么赵某公司就算是变卖电脑和办公桌桌椅也能把这“应付职工薪酬-加班费”的债务还上。所以关键点还是张某有没有“申请强制执行”。

根据知乎相关话题《执行法官到底能对执行结果起多大作用? - 法大叔说执行的回答 - 知乎》答主回答,“强制执行程序当中,执行法官当然是核心力量,论调查权限最大的是法官, 论强制措施,只要当地看守所收人,只要执行法官报批一下便可以拘。但是执行法官也不是万能的,你的被执行人明明没有钱,执行法官也不能变钱出来。 如果你的案件未做好保全,导致被执行人诉前、诉中就发生财产转移,那么执行法官也是没有办法的。总之,执行阶段和执行法官之间要保持良好的沟通,别动不动就告这儿告那儿,在法官眼里你就是刁民。说白了,干执行,一个月不被投诉,那都是一件让人意外的事儿。”

换句话说,只要申请执行人张某能够及时反馈赵某的财产线索或人身线索,那么执行法官就有办法在第一时间帮助张某拿到钱。

根据自媒体文章《执行法官告诉你强制执行的流程 - 智小法的文章 - 知乎》作者描述,“……把申请执行的材料交到法院之后,法院一般会在一周内立案,遇到比较忙的时候立案的时间可能会迟延。立案以后,案件首先分到执行指挥中心。 指挥中心是用来过滤案件的,它会把所有的案件查询一遍财产,包括被执行人名下所有的银行存款、车辆、房产、保险、股权等等,基本上你能想到的财产信息都会查到。如果发现被执行人名下有财产,指挥中心会第一时间进行查封冻结,被执行人银行卡的钱也会被扣走。 在把一些简单的案件和有足额存款的案件过滤掉后,案件才会分到执行团队。一般来说,每个法院执行局都会按辖区分片分成几个执行团队,每个团队负责一个区域,一个执行团队里配置一个员额法院和几个法官助理。…… 如果没发现被执行人名下有什么财产可以执行,法院会裁定终结本次执行程序。这个时候你也不用紧张,因为案件终结以后一旦你发现老赖名下财产是随时可以申请恢复执行的。 基本流程就是这样,总之现代社会强制执行是实现债权的几乎唯一途径了,也是最强有力的手段,如果强制执行都要不来钱,那也没有别的好办法了。”

那么张某在一气之下,选择了怎样的违法处理方式呢?

根据相关知乎话题《刑法246条侮辱罪的规定,请问侮辱罪构成要件,是否要求对应多少人数? - 砖业的回答 - 知乎》答主回答,“ 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了侮辱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 罪刑法定原则,因此有几个构成犯罪的关键词: 1.暴力或其他方法。 这是手段行为要求。 2.公然。 题主的主要疑惑点,所谓‘公然’,公开的,是指当众或者利用能够使多人听到或看到的方式,对他人进行侮辱,公然侮辱并不一定要求被害人在场。也并不一定要求多少人在场,不需要一定 500 人。如果行为人仅仅针对被害人进行侮辱,没有第三人在场,也不可能被第三者知悉,则不构成本罪,因为只有他人在场,被害人的名誉才会受到伤害。 3.情节严重。 这是情节犯的要求。比如手段恶劣、结果严重等等。 4.自诉案件。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自诉案件,公安不能参与其中。”

根据张某案件的案情描述,“小张一气之下,将自己被违法开除的事实经过,和与公司交涉维权的过程,配上赵某本人姓名、照片,公司名称及贬低人格的词语,制成视频发到某知名网站, 引发 300 多万人次浏览,差评恶评如潮涌至,网上攻讦逐渐发展成线下人身攻击。 赵某不管白天晚上,陌生辱骂骚扰电话不断,身心备受摧残。”

从刑法侮辱罪构成要件的角度来看:第一,网络暴力算不算“暴力或其他方法”?第二,“配上赵某本人姓名、照片,公司名称及贬低人格的词语,制成视频发到某知名网站,”算不算是“公然侮辱”?第三,“引发 300 多万人次浏览,差评恶评如潮涌至,网上攻讦逐渐发展成线下人身攻击。”算不算是情节严重,社会影响巨大?第四,这属于自诉案件,从原文内容描述来看,赵某并没有提起自诉,张某最终也没有被判为侮辱罪,不过还是为其违法行为承担了相应的民事责任。

小结一下。从“南乐县法院”微信公众号发布的原文内容来看,这其实是两起不同的法律案件。在第一起案件中,关键点是张某有没有“申请强制执行”。申请执行的材料交到法院立案之后,案件首先分到执行指挥中心。 指挥中心会把被执行人名下所有的银行存款、车辆、房产、保险、股权等等,基本上你能想到的财产信息都查出来。如果发现被执行人名下有财产,指挥中心会第一时间进行查封冻结,被执行人银行卡的钱也会被扣走。如果申请执行人张某能够及时反馈赵某的财产线索或人身线索,那么执行法官也能有办法在第一时间帮助张某拿到钱。如果没发现被执行人名下有什么财产可以执行,法院会裁定终结本次执行程序。这个时候也不用紧张,因为案件终结以后一旦你发现老赖名下财产是随时可以申请恢复执行的。尤其是这起案件当中涉案金额并不大,且赵某并没有跑路,因此关键点还是张某有没有“申请强制执行”。在第二起案件中,关键点是应当依照《民法典》还是《刑法》的相关规定进行判罚。假如赵某按照“侮辱罪”进行起诉,那么这当中其实是有一定的辩论空间的。最终法院依照依照《民法典》的相关法条规定进行了判罚,并没有任何不妥。用答主“尼尼尼”的话说,“说明有些法院还是有底线的,不以小文章为准则,不以利x舆论为导向。这个事很清楚,虽然有关联,但是属于两个独立案件。”

简单了解了一些法律法规之后,再回到今早的知乎榜首话题,再来看看评论区的舆论引导方向是怎样的。随意截取一段早上 8 点之前连续时间段内的评论,这个时间段是话题被人推上榜首位置之前的状况,来看一下评论区的画风:

  • 07:56 武檀兮: 国内企业一点福利待遇都没有,准点下班都变成岗位优势来宣传。

  • 07:56 Valeria: 老实人活着都是罪

  • 07:55 Theo: 你法我笑

  • 07:54 毅重帷幕真神技: 好得很!维护了优良的营商环境!搁其他地方,要被游街示众的……

  • 07:54 鳄鱼的眼泪: 欠钱不还叫善意欠薪,网上声讨叫恶意网暴。你要是不欠钱人家为什么这么做? 事发有因,情有可原。既然公权无法保障,寻求社会援助无可厚非。……

  • 07:53 明阳: 相信祖国

  • 07:53 万良生: 注意到关键字“女孩”、“拒加班”、“被开除”、“拒不赔偿”,以及制造假新闻臭名远扬的澎湃社,这个热搜第一就不用浪费时间看了。……

  • 07:52 那个夏天: 这要是在万恶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

  • 07:52 RIC-VC: 我一直以为《瓷器ol》现在版本比较强势的是x性角色。我还是格局小了,人x企y家,哪怕是雏形或者低阶的,都秒杀x性角色啊。我决定跟着版本走,继续躺平。

  • 07:51 山大尹锡悦: 劳动法、法院、资本家脸都不要了

  • 07:50 像风自在飞: 都工作了能不能不用孩字……几十岁的人了,不害臊吗

  • 07:50 再见孙悟空: 牧人好似

  • 07:50 老风:这女孩不相信法律,那就只好挨法律的铁拳了,这没什么好说的,劳动纠纷,有相关法律,就算有一点不健全,但再怎么说也是有法可依的。……

  • 07:49 蓝色知更鸟和我​: 这女孩为什么不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呢?让法院惩治老赖。现在这种局面有点得不偿失。

  • 07:48 零乱大爷: 你跟我讲法律,我跟你耍流氓,你跟我耍流氓,我跟你讲法律,你跟我怎么玩

  • 07:48 翻滚吧蛋炒饭: 别给公司添乱

  • 07:47 喵哒咪: 高等性别怎么不上微博写小作文呢?

  • ……

不难看出,随意截取 10 分钟的评论,其中大部分都是带节奏的煽动性回答。最后再从时间节点上来看,“南乐县法院”的这篇公众号原文发布于 10 月 9 日的 17:34,而现在是 10 月 12 日的上午。也就是说,在舆论战场上组织一次形成规模的舆论事件需要大约不到 72 小时的时间。

最后回到榜首话题的标题部分——有哪些警示?

根据之前写作文章时的观察,……随着调查的不断深入,该事件的细节部分被深度还原,水军也逐渐散去。只不过, 每一次类似的社会热点事件发生,都会消耗大量的社会公共资源。 在以往的知乎话题《成都 49 中学生坠亡事件被深度还原,整个事件该给校方、教育局、警方、媒体和公众等各方带来哪些思考? - 安好心的回答 - 知乎》中,答主曾经回答说,“……程序模块化,迅速拼装,专打哑巴亏。与政府争分夺秒。把官方的团队逼至极限速度。取证、侦破、定性、家属、辟谣、压缩进三天内。舆论瞬息万变,‘应变’成了最棘手的事。13 日凌晨 1:49 发文,公布一切细节。那一瞬间,就像是《战狼2》舰长说出那句‘开炮!’胜利了吗?颜革者的资源用了多少? 几乎没什么成本啊,这才是可怕的地方 。连我这个对经费党如此自信的人都上了套,现在想起来都心有余悸。输的不是警方,也不是学校。因为他们终究洗清了冤屈。输的是舆论场!……”


微博头条文章作者:<strong>【月诚故事】</strong>

微信公众号:<strong>【月诚故事】</strong>自媒体运营小白的成长日记

联系邮箱:messages (à) intorich (.) com

<img src="/img/wechat.png" alt="【月诚故事】自媒体运营小白的成长日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