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默克尔发声「从未后悔,即使冷战时期俄也是可靠的能源供应商」?【月诚故事】

标题: 《如何看待默克尔发声「从未后悔,即使冷战时期俄也是可靠的能源供应商」?【月诚故事】

今早的知乎热榜上,当前的榜首话题是《默克尔发声「从未后悔,即使冷战时期俄也是可靠的能源供应商」,如何评价这一决策?俄能源对德国意味着什么? - 知乎》。

根据评论区当前排名第一的答主“狼天行VVL​”的回答,“今天这样的局面完全是德国人民自己的选择,如果不盲目去核电化以及关闭煤炭火电,根本不至于到现在这般被动拧巴的局面,这个锅此前被许多人都甩给默克尔,我认为这是不公平的。要知道,默克尔在当环境部长时,一直都是力挺核电发展,想方设法让状态较好的核电站运营到 2036 年后。[截图]。因为他在当选前的2005,曾经写过一篇《施罗德并不代表所有德国人》的文章,其内容表达了对伊拉克战争的支持,主要也是为了和施罗德反对伊战唱反调,结果让她差一点点就输给施罗德。从此,默克尔下定了这样的决心: ‘人民以后要我怎样,我就怎样。’ ……而在默克尔刚当选后,她也坚定了自己的决心。早在 2007 年时,70% 的德国民众都支持立刻全面弃核,2011 年日本福岛核电站危机后,德国国内的恐核电情绪达到高潮。于是,默克尔马上表示不再支持核电,德国将在 2022 年弃核。赢得了一大波的民众支持。……”

划重点,……结果让她差一点点就输给施罗德。从此,默克尔下定了这样的决心: ‘人民以后要我怎样,我就怎样。’ ……于是,默克尔马上表示不再支持核电,德国将在 2022 年弃核。赢得了一大波的民众支持。

不难看出, 只要默克尔愿意表示不再支持核电,就能马上赢得了一大波的民众支持。 那么德国人民为什么要放弃核电呢?

答案是因为德国很早就已经失去了媒体的话语权。于是德国从上世纪 70 年代的反核运动,到近些年的环保运动,就一直从未消停过。

根据知乎相关话题《为什么环保运动往往与反核联系在一起? - 赵泠的回答 - 知乎》答主回答,“ 因为在 1960 年代反核武器运动的时候,地球之友、绿色和平之类环保组织就冲锋在前。 1970 年代以来,反核运动从反核武器转向反核电,他们一直在参与。……”

而根据 2021 年的另一则知乎相关话题《如何看待德国将在 2022 年全面弃核?为什么德国要在能源不足的紧急关头放弃此前所倚重的核电? - 知乎用户的回答 - 知乎》签名档标注为“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 Zürich)”的答主“123不是321”的回答,“我也来抢答一波。现在人在德语区,正是研究核工程技术以及国家核政策方向。 首先我本人的观点是支持核电在重点领域、关键区域的大规模应用。我不认同德国激进的‘弃核’的能源政策。 …… 德国为什么弃核:首先,默克尔功不可没 (这一条可归为短视的政客),具有灵活的道德底线的默克尔善于迎合选民,直接把核电核能当作了她赢得选票的棋子。这是诱发德国弃核的最直接因素;其次,以英美为首资助的各类 NGO 在德国大肆活动,对德国人民和百姓造成了深远的所谓“绿党主义”的印象,典型的有绿色和平、地球之友等等的明面上说“不接受政府捐助”却收着 NED(民主基金会)的钱的组织[1], 绿色和平和地球之友等外国NGO在德国从事了很多年的“反核运动”[2] 。第三,德国二战后因马歇尔计划等资助,长期的富足和低物价使得民众对于 水电煤气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东西没有短缺的紧迫感 (就是不知道电力来之不易,是需要付出代价的)。还有别的包括像德国长久以来对自己民族性格的固化(形成的二极管性格)等等因素的影响,最终导致了德国放弃了核电和核能。……正如我上边所说的结论, 对于工业强国而言,‘弃核’是不明智、不可取的能源政策和战略。反倒是应该积极抓住能源转型的机会,全方面,多方位发展多种能源技术, 将核心技术牢牢把握在自己手里。……下边我简单举一两个例子,应该就能理解为什么要牢牢抓住核心技术以及保持人才队伍的重要性,以及国际社会的险恶。(简单就是: 所谓‘反核’和新能源革命,这里边的套路深的很 )。”自奥巴马执政后期到懂王(唐纳德 特朗普)上台这段时间,基于福岛事故, 英美学界和媒体都是向全世界鼓吹‘核电发展威胁论’这样的一个口径,对外进行宣传。 其主要论调是:‘认为核电技术是一个很危险、对人类生存威胁巨大的能源方式,而以风能、太阳能为代表的‘替代能源’具有绿色环保的政正治确,是人类未来之光。’ 提出这个论调的背景是:1)因为在这一段时间内,特别是特朗普上台后大力推进页岩气革命,美国从化石能源输入国变成了能源输出国。 ……2)在 2012-15 年左右,国内大规模购买了包括 EPR 和 AP1000 等国外核电专利技术、以及韩国承接的部分美国的核电技术转移, 先进核能已经不再由欧美完全垄断。但当时欧美国家依然在高密度太阳能和大功率风力发电机具有技术和专利壁垒, 通过推动“替代能源革命”借着已有技术专利大规模专利授权获得大量收益。3)欧美国家早已完成了工业革命和技术革新,像太阳能板制造等中下游、高污染的产业早已搬迁至发展中国家,但其主要专利依然把握在发达国家手中, 所以推动‘替代能源革命’所获得的利润依然会大部分流入欧美国家手中。 但是却能给承接风光电下游企业的国家带去严重的污染,无论哪一点,都是符合当时英美学界和产业界的利益。但是!这个很关键,在鼓吹‘核电危险论’的同时, 英美并没有放弃或者减小对先进核能技术的开发。 在经过数年的沉寂,在今年上半年, DOE(Department of Energy)宣告其再次大规模启动美国新一轮核能计划, 在三个月内连续批准了美国爱达荷州[6a]和怀俄明州[6b]的最新一代核电站的建设,同时批准扩大了位于美国爱达荷州的国家实验室(INL)[6c],特别注资了其先进核能开发部,现在INL依然在全球网罗核能的科研人员。 英国现在已经在讨论在Wylfa新建最新型的核能反应堆[8]以及利用EPSRC加大对以剑桥大学(Univ. Cam.)、帝国理工学院(Imperial) 为首的对核材料、先进燃料循环和核化学的研究的投入。 ……同时,无论是美国还是英国,其国内几乎没有什么成规模、成体系的、像德国、奥地利、丹麦和荷兰一般的声势浩大的‘反核运动’。 这一点是需要反复强调的。 综上,我始终认为‘反核运动’并不是一场纯粹的环境保护行为。其与‘阿拉伯之春’等一系列运动本质是没有区别的。 成规模、有组织的‘反核运动’本质上就是一场又一场的政治运动。 最后,我们谈一下对国内的可能的启迪:……。”

划重点,“英美学界和媒体都是向全世界鼓吹‘核电发展威胁论’这样的一个口径,对外进行宣传。同时,无论是美国还是英国,其国内几乎没有什么成规模、成体系的、像德国、奥地利、丹麦和荷兰一般的声势浩大的‘反核运动’。‘反核运动’并不是一场纯粹的环境保护行为。其与‘阿拉伯之春’等一系列运动本质是没有区别的。 成规模、有组织的‘反核运动’本质上就是一场又一场的政治运动。

那么英美学界和媒体是怎样在德国进行鼓吹和宣传的呢?

根据去年写作文章时的观察,……回到今早的知乎榜首话题。“观察者网”在知乎话题《如何看待某禁毒答主遭境外媒体约稿,要求其诬称「中国成为全球毒品生产中心」,被答主拒绝? - 观察者网的回答 - 知乎》回答中分享了当事人陈敏提供给观察者网的《专题大纲》。“观察者网”在逐条翻译了这份大纲内容之后一针见血地指出,“通篇大纲,都是结论先行,不难想象,依据这份大纲撰写的文章发布后,会让很多不明真相的国外网友对中国毒品问题产生根本的误解。”。这里面其实还有个细节,也就是这份《专题大纲》。“观察者网” 4 月份的时候曾经在知乎平台上传过一段视频《德国记者7年前的这段采访,放到今天依然应景》。视频介绍部分是这样写的,“乌多·乌尔夫科特在德国最有声望的报纸之一《法兰克福汇报》工作了大约 17 年,之后他出版《被收买的记者》一书,直言德国三分之二记者可被收买,并曝出美国中情局以各种手段贿赂、操纵,利用别国记者为自己所用,成为‘非官方卧底(间谍)’的可怕事实 。2014 年,乌尔夫科特在电视台接受采访的这 13 分钟片段,清楚地揭示了当时媒体新闻业的黑暗面,这位有着 25 年记者生涯的德国媒体人在采访末尾表示,自己没有孩子,所以不怕坐牢也要讲出真相:许多西方国家驻外媒体人是本国情报机构间谍,或者是美国 CIA 的傀儡。”。西方国家对于媒体有着严格的操控,《被收买的记者》这本书目前在国外早已被禁售了。根据乌多乌尔夫科特的这段视频介绍,他被操控的过程并不是直接的,而是有中间人会给他提供《专题大纲》,让他按照大纲去写,而且《专题大纲》当中提供了信源内容,然而乌多乌尔夫科特根本没有办法去核实这些信源内容的真实性。就这样,乌多乌尔夫科特曾经写出了许多他根本不了解事实真相的新闻,重要的是,这些虚假新闻内容都是以他的名义写作并发表的。……

当德国民众舆论被英美学界和媒体控制了之后,一些有意思的奇特现象发生了。 譬如一边宣誓废煤,一边大量开采、使用、出口高污染褐煤。

根据之前写作文章《将在 2022 年前全面弃核的德国,真的是全世界最爱环保的国家吗?【月诚故事】》时的观察:……根据答主“江平舟”的回答,“每一个德国人都骄傲的对外宣布,我们是全世界最爱环保的国家。但德国人不会提他们的褐煤污染欧洲第一。更不会告诉你,那打掉牙往肚子里吞的全欧最高电价。至此,我们可以发现,德国能源转型陷入了很大的窘境。德国人民,承受着全欧洲最高的电价;德国环境,因大量燃烧褐煤而不断加重污染。那既然‘人民’和‘环境’都没有受益,那么好处去哪了?问题出在哪?德国工程师协会理事长 REINHOLD FESTGE 博士说:‘问题出在愚蠢且反智的人民’。理事长说:‘德国什么都能解决,但苦于不能解决一些反智人民的大脑,德国解决不了高压电网的架设问题’。不管是风力发电还是太阳能发电,都属于间歇性能源,它不能持续发电,所以必须依靠高压电网来运输和储存电力。但是一些德国百姓对高压电线极为抗拒,认为高压电线的辐射会让人生病甚至罹癌。那只要有人反对,高压电线就盖不下去,原本直接从北部拉条高压电网,就能把电送过去的。但现在,必须绕道。德国北部是‘海上风能和太阳能发电’的重要地区,但是这些‘再生能源发电’并没有通过德国自己的电网系统来输送。因为国内‘反智人民’反对高压电线的建设,于是德国只能绕道,经由波兰和捷克的电网,绕一个大圈子,才能把电力输送到德国南部。这样一来,既付钱给波兰和捷克,增加发电成本。太长的运输距离更增加了‘输电损耗’,以至于德国的可再生能源成本,比预想的要多得多。……。划重点, ……,于是德国只能绕道,经由波兰和捷克的电网,绕一个大圈子,才能把电力输送到德国南部。这样一来,既付钱给波兰和捷克,增加发电成本。太长的运输距离更增加了‘输电损耗’,…… 。这就有意思了。如果真心想为全球环保事业做出贡献,只要缩短输电距离减少“输电损耗”,就可以直接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为环保事业做出贡献。然而德国北部向南部输电,却只能绕道借用旁边波兰和捷克的电网。这么做既不经济也不环保,甚至还把德国人所认为的“高压电线的辐射会让人生病甚至罹癌”风险扩散给了领国。由此可见, 德国人的“环保”确实是一个政治正确话题,而非从技术与经济角度做出的理性选择 。根据上述航天话题下的优秀答主在回答中分享的“德国目前(2013年)的能源结构”报告数据来看,2013 年德国实发电量最主要的来源是“Lignite”(褐煤),其次才是“Hard Coal”(硬煤),两者加在一起的实际发电总量接近 50% 左右的占比。这也导致了德国的褐煤污染欧洲第一,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也随着褐煤的大量使用而在逐年上升。答主“江平舟”说,“除了德国,全世界没有第二个敢同时废除核电和煤电!一没核电,二没煤电,德国人打算找外星人来发电?但这不妨碍德国再一次被全世界视为是人类典范,地球救星。默克尔口号喊得很响,但实际上德国仍是欧洲燃烧褐煤最多的国家。作为物理学博士的默克尔又怎么会不知道‘褐煤’的危害性呢?一场自相矛盾的游戏。褐煤是低热质煤炭,储量大但污染高,德国的火力发电大量依赖褐煤。德国不光是全欧洲燃烧褐煤最多的国家,更是全欧洲开采褐煤和出口褐煤最多的国家。这就完全与德国的‘废煤宣言’背道而驰了,你说你不光自己烧高污染的褐煤,还把褐煤大量卖给其他欧洲国家以赚取外汇。你这不是典型的说一套做一套吗?但这也没办法,哪个国家都有虚伪的一面,全世界没有哪个国家是圣人。更何况德国的煤炭工会,是全欧洲影响力最大的工会之一。 高污染的褐煤,所代表的不仅仅是发电量,也是一捆捆外汇钞票,更是一张张投给执政党的选票 。默克尔是既想要‘环保党的选票’,又想要‘煤炭工会的选票’,所以才会出现如此相互矛盾的政策:一边宣誓废煤,一边大量开采、使用、出口高污染褐煤。……”

划重点, 褐煤是低热质煤炭,储量大但污染高。

作为欧洲老牌工业大国,德国民众生产生活需要用电的地方很多。而如今却只能一边看着电价不断上涨,承受着全欧洲最昂贵的电价,另一边还不能停地继续大量燃烧褐煤而不断加重环境污染。为什么德国的日子要过得这么委屈呢?因为 环保是欧洲的招牌,这实际上是欧洲的核心价值观 ,这背后既关乎到了“环保党的选票”,也关乎到了“煤炭工会的选票”。只能一边高喊环保口号,另一边却在不停地大量排放温室气体。

回到今早的知乎榜首话题。根据答主“狼天行VVL​”的回答,“ 今天这样的局面完全是德国人民自己的选择, 如果不盲目去核电化以及关闭煤炭火电,根本不至于到现在这般被动拧巴的局面,这个锅此前被许多人都甩给默克尔,我认为这是不公平的。”但事实上,虽然英美学界和媒体是向全世界鼓吹和宣传“核电发展威胁论”这样的一个口径,但无论是美国还是英国,其国内几乎没有什么成规模、成体系的,像德国、奥地利、丹麦和荷兰一般的声势浩大的“反核运动”。欧洲上世纪 70 年代的“反核运动”和现在的“环保运动”都不是纯粹的环境保护行为。

除了德国之外,全世界都没有第二个国家敢同时废除核电和煤电。这也让现在的德国深深陷入了能源危机的陷阱。根据昨天写作时的观察,……高价的天然气对民用领域的影响还相对有限,大不了多穿点衣服忍一忍。可是在支撑德国的各个工业领域领域,这种高价能源所带来的打击可就是毁灭性的了。那么为什么德国经济现在都快进入 ICU 了,还是“心甘情愿”舍近求远地购买高价能源呢?根据知乎相关话题《如何评价美国与德国的关系,德国为什么一直心甘情愿的受美国钳制而不反抗? - 林耳的回答 - 知乎》答主回答,“来给你看看什么叫‘心甘情愿’。美国在德军事基地一览:1. ……。……37. Tower Barracks Dülmen, Dülmen。德国的外国驻军分布:[截图]。”。不难看出,德国由于在经济军事政治媒体等关键行业领域全部都被美国控制着,现在不论其自身是否愿意,也只能够“心甘情愿”地购买美国高价能源。回到榜首话题。答主“战斗力旺盛的勃爵”回答说,“ 表面上是德国在拒绝,实际上是手持屠刀的美利坚在背后的威胁让德国不得不拒绝。 德国敢今天同意,明天北溪管道再一次爆炸的新闻就能登上欧洲各国报纸的头版头条,这次原因说不定直接使用海底地震,连人为都不是了!……”。网友“闻道”回复说,“俄罗斯表示:你要是想要天然气就眨眨眼。”。……。用答主“Dr.张狒狒”的话说,“尊重,祝福。……至于以后德国人干什么?搞农业,建沼气池,气绝对不缺。可持续发展嘛,还能推进碳中和。……”


微博头条文章作者:<strong>【月诚故事】</strong>

微信公众号:<strong>【月诚故事】</strong>自媒体运营小白的成长日记

联系邮箱:messages (à) intorich (.) com

<img src="/img/wechat.png" alt="【月诚故事】自媒体运营小白的成长日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