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胡鑫宇家属称,不信视频未被删减,将自费对学校监控再做鉴定?【月诚故事】
标题: 《如何看待胡鑫宇家属称,不信视频未被删减,将自费对学校监控再做鉴定?【月诚故事】》
今早的知乎热榜上,当前的榜首话题是由“每日经济新闻”发起的《胡鑫宇失踪超 80 天,警方向家属通报「或有厌学情绪自行出走」,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 知乎》。截至目前,该话题已经积累了近两千人参与回答。
作为对比,在 2021 年 9 月 1 日的知乎热榜上,被人推上榜首位置的类似话题《如何看待西安地铁 3 号线女乘客被保安拖拽下车,衣不蔽体?事件真相如何? - 知乎》热度要更高一些。根据当时写作时的观察,……今早这个知乎榜首话题目前已经积累了 4.3k 多个回答,人气热度一直在快速飙升。有匿名答主回答,“没想到这个回答居然有这么多评论。顺便吐槽一下评论区的某些奇怪言论,都不看前提的嘛,合着我如果两字白写了,匿了匿了,有些人就没法交流。别光看两段不完整的小视频啊,……”
作为对比,在 2021 年 5 月份发生的成都中学生坠亡事件的舆论影响力更大一些。根据自媒体账号“优讯舆情”的文章《“成都四十九中学生坠亡”事件舆情分析报告 - 优讯舆情的文章 - 知乎》描述,“一、事件梳理。5 月 9 日 18:40 左右,林某某从知行楼高空坠落,学校立即拨打 120 并报警,经 120 现场诊断,该同学已无生命体征。(成都49中官方微博)。5 月 10 日 6:35,林母发布首条与事件相关微博,称校方将他们拒之门外,无法查看监控。(四十九中林同学妈妈的微博截图)。5月 10 日 12:32,林母第二次发微博求助,表示从警方处获知救护车于 20:30 到校,林某某心跳已停止,随后其未被送往医院而是载至殡仪馆。校方说会走法律程序,其他无可奉告。(四十九中林同学妈妈的微博截图)。5 月 10 日 14:30,成都 49 中在微博上发布通知,其中指出,公安机关正展开调查,学校已成立工作组全面配合调查工作,并全力做好善后事宜。(成都49中官方微博)。5 月 10 日 14:33,林母第三次发微博求助,称唯独事发时段没有监控。(微博截图)。5 月 11 日 3:54,成都市成华区教育局在微博上发布《关于成都49中一学生坠亡的情况通报》称,林某某在学校高空坠亡属个人行为,排除刑事案件。5月11日 8:28, 林母在微博上表示,对成都市成华区教育局发布的声明表示不认同,会继续向警方和学校寻求事件真相及全部视频。 (微博截图)。……”
当然,该事件后来水落石出,事件真相已被深度还原。根据当时写作时的观察,……人民日报官方微博转发了川观新闻的 #监控还原成都49中学生坠亡前轨迹# ,而新华社官方微博则更详细地还原了事发经过 #新华社还原成都49中学生坠亡事件# 。值得注意的是,新华社刊发文章的时间是今天凌晨“05-13 02:11”。凌晨两点多还在工作,不知道背后有多少人为了这起个体事件在一直通宵达旦地加班加点工作,才终于粉碎了谣言。
到了 5 月 14 日,不少人发现该事件背后的舆论炒作极为专业。根据知乎话题《成都 49 中学生坠亡事件被深度还原,整个事件该给校方、教育局、警方、媒体和公众等各方带来哪些思考? - 安好心的回答 - 知乎》答主回答,“令人震惊。我今天是见识了。原来专业的颜色勒命是这个样子。程序模块化,迅速拼装,专打哑巴亏。与政府争分夺秒。 把官方的团队逼至极限速度。取证、侦破、定性、家属、辟谣、压缩进三天内。 舆论瞬息万变,‘应变’成了最棘手的事。13 日凌晨 1:49 发文,公布一切细节。那一瞬间,就像是《战狼2》舰长说出那句‘开炮!’胜利了吗?革颜者的资源用了多少?几乎没什么成本啊,这才是可怕的地方。连我这个对经费党如此自信的人都上了套,现在想起来都心有余悸。’……这次谣言有多‘专业’,各位没发现吗?专业,不代表可信。专业是一种高效的方式,包括成本低,见效快,传播广。可信度只是微不足道的一个维度而已。可怕的是模块化,准备好几个‘经久不衰’的谣言,中国出了事情后,立刻拼装。这样就可以根据突发事件推动社会稳定问题。……我们这些平时关注新闻的人,都被谣言耍得团团转,现在大部分人还不承认自己被打脸呢。而他们已经从各地奔赴现场了。这就是模块化的威力。……官方调查与协调的短短三天时间里。谣言模块化拼接,老梗新用,迅速占领舆论情绪主流,当场就把自以为是中国互联网舆论场撂倒。眼看献花大戏就要用上 BBC 滤镜了。就在千钧一发之刻。新华社熬夜把稿子和视频赶了出来。经费大队开始转进撤退。其实官方力量已经很强,没让老师和警方委屈太久,但舆论场上的群众倒了一地。真的不简单。这个革颜队伍如此有经验,简直细思极恐。……”
答主“M5患者”回答说,“……第一、学校突发事件应该怎么处理?1. 我觉得最好有一个预案模板,并且这个模板中几个关键的点要让公众知道。那么出现突发事件的时候,公众可以很容易的判断这么做合不合理, 而不是凭借少数人的推测来猜测。 第二、面对热议事情,网友应该做什么? 这次我是知情人, 我看到很多网友被带偏了。但是他们中的绝大部分我看出来了,正义而又善良。 一如以往很多次类似事情中的我。唯一欠缺的就是兼听则明的心理,过于着急代入某一方。并且又过于自信,用自己认定的事实来筛选判断接收到的信息,不允许有人持不同观点,急于把这样的‘坏人’镇压下去。对于这次在网上质疑我的绝大部分人,甚至少部分骂我的人,我并不恨。反而我很迷茫,因为他们就是我,我就是他们。我回想起来,我在以往这样的事没做过吗?甚至可能不止一次吧。我可能还痛心疾首地转发过谣言。我没有资格笑他们。我唯有自省,同时呼吁广大网友。 不传谣不信谣,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让子弹飞一会儿,以官方通报为准。 ”
答主“Patchouli Exarch”回答说,“造谣这件事,我们是阻止不了的,毕竟人家美国人一年一千万美元也不能白花,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只要有钱,汉奸们是杀不完的。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在传谣的路径上做切割,甚至一些传播谣言的关键节点,我们也要严加审查。假使这些无中生有的东西,你再帮他说一遍,等于你也有责任对吧?那些高级的辨别谣言的方法姑且不提, 咱们就说两个最简单的判定方法:寻找信源和四要素是否齐全。第一步就是寻找信源。 任何消息都有一个发出方,我们考察这个消息的发布者有没有发布相关消息的资格其实还是很重要的,尤其要警惕那些一上来就打着‘我是谁谁谁,我朋友在现场云云’。这种表述一细想就知道,这和‘我,秦始皇,打钱’类的诈骗短信没有任何区别,区别就在于一个是想骗你钱,一个是想左右舆论。因此看到这种‘马关条约我签订,东京审判我在场’式的截图和言论,一定要先打一个大大的问号。一条信息发出来,如果没有人愿意为其负责,那么这条信息是谣言的概率大于 95%。有人愿意为其负责的消息才会是可靠的消息,这样就算他骗了你,你还可以去把他骨灰扬了出出气。 第二,判断该消息的要素是否齐全,多了咱们不说,四个就足够: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
答主“兰陵戚戚生”回答说,“……从事后调查结果来看,警方前期的回应,基本符合事实,选择不公开案件细节也有合理原因。这不光是因为此案涉及未成年人,公开相关细节会造成伤害扩大以及二次伤害,更重要的是一线办案人员本就没有权力以及义务将承办案件具体情况公之于众。……”
另一位广东瀛亘律师事务所执业律师答主“梁力律师”回答说,“1、信息公开与保护未成年人隐私的冲突。郑思斯之流在校门口聚集喊口号‘要真相’的时候,校门内有个女孩正瑟瑟发抖。 涉及未成年人隐私的事件,本不需要也不应出通报。但舆情汹涌,不公开也不行了。公开的范围应符合比例原则,最大限度保护未成年人隐私。 ……2、新闻监督与不报道自杀细节的新闻伦理的冲突。这次也是向重大舆情、公共利益做了让步,唉。3、……”
回到今早的知乎榜首话题。评论区当前排名第一的答主“冷色的冰”回答说,“ 据悉, 胡鑫宇失踪后,……疑点还在校内。希望相关方本着客观态度,彻查真相,别让小胡亲属心寒,别让成千上万的民众失望。”。用通俗的话说, 答主“冷色的冰”在回答中没有给出具体的信源出处,后面的推测都基于“据悉”的信源消息。
那么胡鑫宇失踪的真相到底是怎样的呢?
从法律的角度,涉及未成年人隐私的事件,本不需要也不应出通报。
从舆论的角度,保护未成年人隐私和“要公开真相”之间存在一定的冲突,特别适合热点舆论事件的“模块化”的拼装。而随着榜首话题的高流量传播效力,话题的舆论热度还会进一步升温。相应的,更多的事件“真相”也将被进一步的深度还原。
从成本的角度,造谣成本很低,查明真相的辟谣成本很高。取证、侦破、定性、家属、辟谣、……,每一步都需要时间和成本。
最后从吃瓜的角度,作为一名普通的吃瓜群众, 不传谣不信谣,让子弹再飞一会儿。
微博头条文章作者:<strong>【月诚故事】</strong>
微信公众号:<strong>【月诚故事】</strong>自媒体运营小白的成长日记
联系邮箱:messages (à) intorich (.) com
<img src="/img/wechat.png" alt="【月诚故事】自媒体运营小白的成长日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