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台湾作家发出了自己的审思「人与人之间聊不起来,一部分源于文化生活的贫乏」?【月诚故事】

标题: 《如何看待台湾作家发出了自己的审思「人与人之间聊不起来,一部分源于文化生活的贫乏」?【月诚故事】

今早的知乎热榜上,当前的榜首话题是由“搜狐新闻”发起的《如何看待台湾作家谈中国式聊天「表面上聚在一起,实质上没有什么生命交流」? - 知乎》。截至目前,该话题已经积累了超过 2.4k 多人参与回答。

首先来看信源,点击“搜狐新闻”给出的原文网页链接,打开的是“博雅人文”在 2023 年 1 月 24 日发表的一篇《中国式聊天:表面上聚在一起,实质上没有什么生命交流》。文章的开头是一幅插画,旁边写着 “作者杨照 原载《南方周末》2013年” 。为什么作者杨照 2013 年原载于南方系媒体的一篇文章会被人推上热搜榜的榜首位置呢?

在知乎平台上搜索关键词“杨照”。返回的搜索结果当中,暂时排名第一的搜索结果来自于《想通读一下从古至今的中国历史,有哪些书值得推荐? - 历史环游记的回答 - 知乎》。根据“历史环游记”的回答,“ 强烈推荐大家去读杨照先生的《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豆瓣均分 8.5 的中国通史。 读者对它的评论大多都是「耳目一新的历史读物」「一口气读完太过瘾了」 「重构了我的历史观」 。[图书截图]。……”。

暂时排名第二的搜索结果来自于《如何评价台湾作家杨照? - 雨侨Rachel的回答 - 知乎》。根据答主“雨侨Rachel”的回答,“读过他的散文《气味》。基隆河淤泥的气味带回的是早已不愿记起刻意遗忘的少年往事,还有当时先后经历的紧张、害怕、震惊、不安的心情。除去标题点明的‘气味’一事,这篇散文的重心如果要用几个词语去勾勒整体印象,那应该是‘少年’、‘荷花池’、‘教官’,在此些直接关键词上还可推演出几个观感更抽象的词汇,像‘记忆’、 ‘暴力’ 、‘道德’、 ‘历史’ 。……。[引文]。 如果把这里的年少替换成某个新朝建立初期,把成长的过程替换成一个政权的发展巩固, 那么没有任何一个把权者会主动回忆起关于自己施行的暴力,即便提起也必然会有修饰篡改或避重就轻。我们去看任何一个国家民族的发展史,无论是布尔乔亚还是布尔什维克,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无论是宗教还是民族之间,在权力底下,总会有几个讳莫若深的数字,这些数字会代表一个日期,一个事件,承载一段沉默的历史。这里的‘气味’不过是个代名词, 它可以是任何一个与历史重合的符号 ,它能够唤醒沉睡的记忆,它提醒曾经发生的暴力,它告诉你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并不诚实。 原谅我对这篇文章进行了过度解读 ,只是当你暂时‘脱离’于原生的环境,能够以一个局外人去回看我们自己刻意遗忘的历史,同时了解到另一地区的群体记忆, 你才会懂得眼界和思辨的价值。

什么叫做“你才会懂得眼界和思辨的价值”呢?是要反思什么吗?

是反思历史吗?暂时排名第三的搜索结果是一则几乎没有人气热度知乎话题《如何评价杨照的《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 - 知乎》。答主“楠叶”回答说,“不能说如何评价,直接说感受。杨照对中国的历史从不一样的角度进行了诠释、解读。从中我们看到了和以往观念中不一样的历史态度,这种态度从人文、制度、环境等不容角度带我们重新认识中国历史。令人耳目一新, 甚至是颠覆性的修正了我们对中国传统历史的观念认知,但是又能够真正引起我们的思考, 中国的历史的面貌到底是怎么样的,历史对于中国社会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是反思政治吗?暂时排名第四的搜索结果来自于首发于“深度报道”的知乎专栏文章《杨照:马克思在台湾 - 全现在的文章 - 知乎》。根据签名档标注为“……关心青年人的精神世界”的作者“全现在”的回答,“‘台湾作家杨照花了十五年阅读马克思,在「资本主义浩劫时聆听马克思」。在下面访谈中,杨照不仅谈论了台湾的马克思接受史,还谈论了马克思在西方的接受史。通过多面立体的阅读,重新理解马克思的不同角度和当今价值。’……。……在台大历史系的前两年,杨照依然会找各种诗来读,但“感觉里面没有我要的东西”。他感动于杨牧诗歌中施敏德的辩词,却也认清了“诗与诗人荒芜的本质”, 诗却无法给予他关于“人间公理与正义”的答案。在修日文课的期间,他在台大法学院的图书馆地下室发现了落满灰尘的日译版《资本论》,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他成为使用影印机时间最长的人,胆战心惊复印完了全套《资本论》。随后在总图书馆又找到了英译的《资本论》,花了几个星期,衣柜底部又有了影印的英译本,对照着两个译本,他第一次读完了《资本论》。1987年,杨照前往哈佛大学,在哈佛广场的‘革命书屋’,他收获了《毛选》和德文版的《资本论》。此时,距离台湾左派留美学生热血沸腾地组织‘保钓运动’已经过去近20年,美国左派的街头运动平息了20多年,杨照在左派书屋这些时代的遗迹中汲取左派的思想养分,也在波士顿这座左翼思想堡垒中认识了更新的马克思主义。而此时的台湾更是翻天覆地,蒋经国宣布解严后,社会就像坐上了高速列车,每天都有新的事件、新的思想。杨照通过朋友寄来的报纸了解最新状况,也开始尝试写时评。后面的事情就更为人所知, 杨照放弃博士学位回到台湾,开始投身到台湾奔涌的浪潮中,他参与政治,也投身新闻。 他做过许信良竞选‘总统’的专案主任,也做过《新新闻》总编辑。‘毫不害羞毫不愧疚地说,在台湾的关键时刻,我做到了我这个时代应该做的事情。’他写评论,被梁文道称为‘当今台湾评论界其中一位最博学最富洞察力的健笔’;做讲师,在台湾的诚品讲堂、敏隆讲堂、趋势讲堂讲中西经典和中国历史……”

暂时先看到这里。 由于没有阅读过作家杨照的作品《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也不清楚曾经就读于台大历史系后来又前往美国哈佛大学深造的作家杨照的历史或政治观点是怎样的,因此这里不做评价。

回到榜首话题。话题下方评论区当前排名第一的厦门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硕士答主“史遇春”回答说,“真正的思想交流,只存在于极少数人之中;无论西方东方,大多数人的聊天都是废话,只是废话的内容不一样而已;以批判中式而抬高西式,既是奴颜卑膝,也是无聊的庸俗、可怜的无知。”

当前排名第二的知乎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话题下的优秀答主“谢流远”回答说,“这种言之无物的文章chatgpt一秒钟能写十篇,要不了几年,chatgpt就能把这些天天口腔体操的文人全扬了。而流水线打螺丝的工人仍然无法被替代,什么叫工人爷爷啊?”

当前排名第三的武汉大学机械电子工程博士“曹力科”回答说,“神TM‘因为缺乏像西方人那样的真正的文化生活,我们无法跟人聊对世界的深层次认知’。看完文章的感觉就是,作者对文化的理解非常狭隘,自己没啥文化偏偏以为有文化,然后还觉得别人文化生活贫瘠。然后就是作者极端的崇洋媚外,说什么中国人缺乏西方人那样真正的文化生活,无法聊对世界的深层次认知。但凡是一个精神正常的中国人,也说不出这种话来。另外我想说,如果一个人跟别人聊天总觉得聊不下去,总觉得没有意义,大概率是它的生命太过狭隘。不懂得生命的丰富多彩,总以为自己的就是全部。实际上,任何话题,包括他看不起的这些,都有很多深层次的问题能聊。……”

那么为什么中国台湾作者杨照 2013 年原载于南方系媒体的一篇文章现在会被人推上热搜榜的榜首位置呢?至此,依旧没能找到答案。唯一可以确定的是,这个话题的人气热度很高。截至目前,该话题已经积累了超过 2.4k 多人参与回答。


微博头条文章作者:<strong>【月诚故事】</strong>

微信公众号:<strong>【月诚故事】</strong>自媒体运营小白的成长日记

联系邮箱:messages (à) intorich (.) com

<img src="/img/wechat.png" alt="【月诚故事】自媒体运营小白的成长日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