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胡某宇事件新闻发布会召开,认定系自缢死亡,有哪些细节值得关注?【月诚故事】

标题: 《如何看待胡某宇事件新闻发布会召开,认定系自缢死亡,有哪些细节值得关注?【月诚故事】

今早的知乎热榜上,当前的榜首话题是《胡某宇事件新闻发布会召开,认定系自缢死亡,尸体发现地系原始第一现场,哪些细节值得关注? - 知乎》。截至目前,该话题已经积累了大约 4k 个回答,实际人气热度相当之高。那么这件事情到底有哪些地方是特别值得关注的呢?

首先值得关注的,当然是昨天早上 10:00 召开的《胡某宇事件新闻发布会》。很多的细节问题,其实只要观看了这场新闻发布会的直播回放视频,就自然有了答案。根据百度搜索结果,由“央视新闻”在百度直播平台发布的《胡某宇事件新闻发布会直播回放视频》现在依然可以回放播出,根据直播间文字描述,“胡某宇事件新闻发布会于2月2日上午10时在江西铅山县召开。发布会上,江西省、市、县公安机关联合工作专班及市县相关部门,发布胡某宇事件最新调查情况,并答记者问。”

也有网友根据《胡某宇事件新闻发布会》自行整理出了文字笔记版的内容摘要。譬如,评论区当前排名第一的答主“江平舟”回答说,“今天胡某宇事件发布会召开,透露更多细节内容,讲述了事件调查至今的整个经过,我们来看几个疑点,到底怎么回事?一,尸体到底在哪发现?……。二,尸体发现地的具体情况。[卫星地图示意图]。……。三,胡某宇是如何进入的?[航拍照片]……。四,为什么胡某宇一直没被发现?……。五,尸体情况。……。六,鞋带是否能长时间承载身体重量?……。七,关键录音笔。……。八,更多胡某宇自杀倾向的证据。……。九,更多谣言的回应。……。”

简单来说, 很多的细节问题,其实只要观看了这场新闻发布会的直播或回放视频,就自然有了答案。

其次值得关注的,则是话题热度。根据答主“包大人是律师”的回答,“我从不刷抖音、快手,因此一直没怎么关注这个事件,过年回家跟家人亲戚聚餐, 发现这个事件在大众中讨论度超高。我周围的人基本都认为胡某宇是被杀了,或者被老师不小心打死了,然后尸体被藏起来了。 信息来源主要就是抖音、快手,毕竟这是他们手机的必备软件。出于律师职业的敏感,以及一期不落看《今日说法》、《天网》、《一线》等节目中凶案的经验,我觉得被杀的可能性有,但是这么久警察没找到一点线索的可能性不大。我就说,被杀的可能性很小,不要被误导了,并准备说几点理由。这下捅了马蜂窝, 家人亲戚集体对我进行了反驳,越说越玄乎,每个人都坚信胡某宇被杀了,尸体被处理了,好像他们亲眼看见了凶案现场似的。 还有人拿出操场埋尸案做例子,力证警方包庇。至于我自认为理性的分析,根本没人听得进去。为了过一个祥和的春节,我就笑笑结束了这个话题。我之所以觉得胡某宇在学校被杀的可能性不大,……”。陕西网友“赵讳先生”回复说,“太典了兄弟,跟我周围的情况一模一样”。浙江网友“鲁齐”回复说,“回家也碰到这情况了,我当时直接说了肯定是自杀,也是捅了马蜂窝。”。湖南网友“小生”回复说,“之前成都49中的那个自杀也是一样,网上全是带节奏的,才过了多少天很多网友又被牵着鼻子走[捂脸]”。重庆网友“haha”回复说,“我在小区群说胡自杀的可能性很大(最早期的家属采访信息我看过,结合网上部分信息,再理性分析得出的),被邻居大妈们一顿数落,后面我直接不回话了”。重庆网友“邹书舟”回复说,“舆情沸腾的时候就想到了49中事件。。”

根据之前写作文章《如何看待胡某宇家属称,不信视频未被删减,将自费对学校监控再做鉴定?【月诚故事】》时的观察,……到了 5 月 14 日,不少人发现该事件背后的舆论炒作极为专业。根据知乎话题《成都 49 中学生坠亡事件被深度还原,整个事件该给校方、教育局、警方、媒体和公众等各方带来哪些思考? - 安好心的回答 - 知乎》答主回答,“令人震惊。我今天是见识了。原来专业的颜色勒命是这个样子。程序模块化,迅速拼装,专打哑巴亏。与政府争分夺秒。 把官方的团队逼至极限速度。取证、侦破、定性、家属、辟谣、压缩进三天内。 舆论瞬息万变,‘应变’成了最棘手的事。13 日凌晨 1:49 发文,公布一切细节。那一瞬间,就像是《战狼2》舰长说出那句‘开炮!’胜利了吗?革颜者的资源用了多少?几乎没什么成本啊,这才是可怕的地方。连我这个对经费党如此自信的人都上了套,现在想起来都心有余悸。’……这次谣言有多‘专业’,各位没发现吗?专业,不代表可信。专业是一种高效的方式,包括成本低,见效快,传播广。可信度只是微不足道的一个维度而已。可怕的是模块化,准备好几个‘经久不衰’的谣言,中国出了事情后,立刻拼装。这样就可以根据突发事件推动社会稳定问题。……我们这些平时关注新闻的人,都被谣言耍得团团转,现在大部分人还不承认自己被打脸呢。而他们已经从各地奔赴现场了。这就是模块化的威力。……官方调查与协调的短短三天时间里。谣言模块化拼接,老梗新用,迅速占领舆论情绪主流,当场就把自以为是中国互联网舆论场撂倒。眼看献花大戏就要用上 BBC 滤镜了。就在千钧一发之刻。新华社熬夜把稿子和视频赶了出来。经费大队开始转进撤退。其实官方力量已经很强,没让老师和警方委屈太久,但舆论场上的群众倒了一地。真的不简单。这个革颜队伍如此有经验,简直细思极恐。……”。答主“M5患者”回答说,“……第一、学校突发事件应该怎么处理?1. 我觉得最好有一个预案模板,并且这个模板中几个关键的点要让公众知道。那么出现突发事件的时候,公众可以很容易的判断这么做合不合理, 而不是凭借少数人的推测来猜测。 第二、面对热议事情,网友应该做什么? 这次我是知情人, 我看到很多网友被带偏了。但是他们中的绝大部分我看出来了,正义而又善良。 一如以往很多次类似事情中的我。唯一欠缺的就是兼听则明的心理,过于着急代入某一方。并且又过于自信,用自己认定的事实来筛选判断接收到的信息,不允许有人持不同观点,急于把这样的‘坏人’镇压下去。对于这次在网上质疑我的绝大部分人,甚至少部分骂我的人,我并不恨。反而我很迷茫,因为他们就是我,我就是他们。我回想起来,我在以往这样的事没做过吗?甚至可能不止一次吧。我可能还痛心疾首地转发过谣言。我没有资格笑他们。我唯有自省,同时呼吁广大网友。 不传谣不信谣,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让子弹飞一会儿,以官方通报为准。 ”。答主“Patchouli Exarch​”回答说,“造谣这件事,我们是阻止不了的,毕竟人家美国人一年一千万美元也不能白花,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只要有钱,汉奸们是杀不完的。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在传谣的路径上做切割,甚至一些传播谣言的关键节点,我们也要严加审查。假使这些无中生有的东西,你再帮他说一遍,等于你也有责任对吧?那些高级的辨别谣言的方法姑且不提, 咱们就说两个最简单的判定方法:寻找信源和四要素是否齐全。第一步就是寻找信源。 任何消息都有一个发出方,我们考察这个消息的发布者有没有发布相关消息的资格其实还是很重要的,尤其要警惕那些一上来就打着‘我是谁谁谁,我朋友在现场云云’。这种表述一细想就知道,这和‘我,秦始皇,打钱’类的诈骗短信没有任何区别,区别就在于一个是想骗你钱,一个是想左右舆论。因此看到这种‘马关条约我签订,东京审判我在场’式的截图和言论,一定要先打一个大大的问号。一条信息发出来,如果没有人愿意为其负责,那么这条信息是谣言的概率大于 95%。有人愿意为其负责的消息才会是可靠的消息,这样就算他骗了你,你还可以去把他骨灰扬了出出气。 第二,判断该消息的要素是否齐全,多了咱们不说,四个就足够: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从法律的角度,涉及未成年人隐私的事件,本不需要也不应出通报。从舆论的角度,保护未成年人隐私和“要公开真相”之间存在一定的冲突,特别适合热点舆论事件的“模块化”的拼装。而随着榜首话题的高流量传播效力,话题的舆论热度还会进一步升温。相应的,更多的事件“真相”也将被进一步的深度还原。从成本的角度,造谣成本很低,查明真相的辟谣成本很高。取证、侦破、定性、家属、辟谣、……,每一步都需要时间和成本。最后从吃瓜的角度,作为一名普通的吃瓜群众, 不传谣不信谣,让子弹再飞一会儿。

再次值得关注的,是从成本的角度,造谣成本很低,查明真相的辟谣成本很高。取证、侦破、定性、家属、辟谣、……,每一步都需要时间和成本。《胡某宇事件新闻发布会》是昨天早上 10:00 召开的,春节已过十五未至。换句话说,即便是春节假期,也有许多人在为查明真相而加班加点、争分夺秒地与谣言赛跑。

最后值得关注的,应当是 如何避免该事件进一步对当事人造成二次伤害。

根据之前写作文章时的观察,……根据医学百科词条“创伤后应激障碍”描述,“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StressDisorder,PTSD)是指突发性、威胁性或灾难性生活事件导致个体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存在的精神障碍,其临床表现以再度体验创伤为特征,并伴有情绪的易激惹和回避行为。简而言之:PTSD是一种创伤后心理失平衡状态。人的心理活动包括感知、情感和意志行为等各部分间相互影响,是统一协调活动的有机整体。……。许多人经历了创伤性和应激性事件后, 会在接下来几天或几周内表现出一些 PTSD 的症状 。可提供的数据显示 8% 的男性和 20% 的女性会持续发展PTSD, 大约有 30% 的这些个体会表现出持续整个后半生的慢性症状 。PTSD 通常在创伤事件发生一个月后出现(在这之前的被称为急性应激障碍),但也可能在事发后数个月至数年间延迟发作(delay onset)。引发创伤的事件包括战争、暴力犯罪、性侵害、严重交通意外、自然灾害、技术性灾难 (technological disaster)、难民、长期监禁与拷问等,罹患 PTSD 多为直接或接触创伤事件的幸存者(受害者)、目击者与救援者。症状持续视患者的状况有极大不同。慢性 PTSD 的发展过程通常包含有周期性的伴随症状缓解或消失的症状加剧,虽然一些个体会经历严重或不会缓解的症状。一些年纪大的退伍军人,报告有持续一生的慢性症状。他们会在退休后、自己或配偶有身体疾病、或关于他们军事服役的提醒(如关于战争事件的周年媒体广播或聚会)时,表现出十分显著的症状恶化。……。高自杀危险性。PTSD 患者的自杀危险性远远高于普通人群,高达 19%。这是因为 PTSD 患者不但具有自身的独特的症状学特征,还常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情绪,某些患者其严重程度甚至达到合并诊断情绪障碍的标准:包括抑郁症、焦虑症等。此外,由于 PTSD 患者警觉水平的提高,使得患者对自身躯体健康状况的关注加强,并伴发严重的睡眠障碍,相关研究表明, 约 60% 的 PTSD 患者至少共病国际睡眠障碍分类中的 1 种,或 DSM-Ⅳ 中的 3 种睡眠障碍 。同时长期的精神紧张和失眠也会加重机体的生理负荷,增加了诸如高血压,冠心病,消化性溃疡,肿瘤和其他心身疾病的发病风险。这些躯体因素与心理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往往会进一步降低 PTSD 患者对心理创伤和社会生活压力的应对能力,加深他们的主观绝望感,从而提高了他们的自杀风险。……”。那么创伤后应激障碍 PTSD 到底是否能够被干预、被治愈呢?根据知乎致知计划科学季收录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真的不能改变吗? - 小鲸心理的回答 - 知乎》答主回答,“先上答案: 应激性障碍可被干预,可泛化,也可消退,也就是可改变 。我们来了解一下创伤,心理学上,对创伤的定义上是:……”。……。注意,这两位心理话题答主第一步都提到了对“创伤”的认知和了解。为什么要先来认知“创伤”呢。根据另一位清华大学心理系老师、博士生导师、宾夕法尼亚大学焦虑障碍治疗与研究中心心理咨询师答主“牟文婷”的回答,“看了其他的回答,说的都很好。我从认知/想法的角度回答下这个问题。 认知和想法向来是创伤心理咨询的工作重点 ,因为心理学家已经找到 PTSD 患者的常见三类和创伤有关的错误认知/想法(Foa et al., 1999)。 帮助来访者识别这些错误想法,纠正这些想法,是创伤心理咨询工作的灵魂和钥匙 。有很多研究显示,错误认知和想法的改变可以显著地预测 PTSD 症状的减轻和康复(e.g., Zalta et al., 2014;Mu et al., 2020)。经历了巨大的创伤事件之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患者常见的有三类认知。1)自责 (blaming self),……;2)关于自我的负面想法(negative cognition about the self),……;3) 关于世界的负面想法(negative cognition about the world),……; PTSD 很痛苦,但是可以治愈;创伤不是你们的错;世界虽然有危险,也有爱和希望。希望所有被创伤困扰的你们可以尽早走出来 。References:……。”。由此可见,第一时间进行干预,帮助受此困扰的小伙伴们有效识别这些错误想法,并纠正这些想法,将会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或减少 PTSD 症状的出现。……

最后回到榜首话题。随着胡某宇事件新闻发布会的召开,许多的事件细节也都真相大白,持续多个月的失踪案也基本上尘埃落定。人世间的悲喜并不总是相通的,愿逝者能够安息,愿悲剧不再重演。


微博头条文章作者:<strong>【月诚故事】</strong>

微信公众号:<strong>【月诚故事】</strong>自媒体运营小白的成长日记

联系邮箱:messages (à) intorich (.) com

<img src="/img/wechat.png" alt="【月诚故事】自媒体运营小白的成长日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