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没钱吃饭的时候,还要不要坚持梦想?
标题:《当你没钱吃饭的时候,还要不要坚持梦想?》
有个学音乐的小伙子,走在路上看到有学生抱着一把吉他,在弹唱周杰伦的歌曲。但吉他的弹奏节奏不稳,而且唱歌的音准和气息也都不在及格线上。走近了一看,小伙子面前写了一个牌子,竟然是辍学的学生,想要追寻自己的音乐梦想,所以放弃学业做了一名流浪歌手。
小伙子从学生手中把吉他借了过来,现场弹唱了一首歌曲,中间即兴Solo加花,引来众多路人驻足围观。弹完之后,小伙子把吉他还给了身旁的学生。同时很坦诚的直接告诉人家一个事实真相,你唱歌很烂,吉他弹得也很烂。现在才开始学习音乐,当作以后的饭碗已经晚了。不如早点回去学校上课,别把学业荒废了。不然将来你会流浪,但成为不了歌手。
虽然这么劝诫人家,有点太打击人了,别人也不一定能够听进去,不过小伙子说的倒是实话。如果做音乐真的那么容易,半路子出家随随便便就能取得成功,那也太小看音乐的专业程度了。
学音乐是件费钱的事情,大部分音乐学院的专业老师收费挺高。有钱吃饭的时候,学习音乐是件快乐惬意的事情,可以按部就班安排自己的学习进度。但是没钱吃饭的时候,抱着一把吉他上街只是一种乞讨和谋生手段,与梦想无关。而且等年龄渐渐大了之后,会发现这种看似自由的流浪生活一点也不好玩。
当然,凡事都有例外,比如用音乐点燃梦想的“巴拉圭回收乐队”。
在南美洲巴拉圭有一个大型垃圾掩埋场,旁边是一个捡垃圾为生的贫民窟社区。别人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这里的居民靠垃圾拼凑搭建出了简易的房屋,并在在这里定居生活。乐器对于当地人来说,是件奢侈品,把房子卖了也买不起一件像样的小提琴。
但是贫穷并没有阻挡当地青少年对于音乐的热爱,他们开始变废为宝,自制乐器。比如用排水管、硬币、纽扣、啤酒瓶盖、玉米罐头做出来的“萨克斯”,比如用油漆罐、叉子、鼓皮、废弃的X光片子、披萨盘子做出来的“小提琴”。还有很多其他乐器也都是利用各种回收废品自制而成的。
一百多名孩子们拥有了他们梦寐以求的乐器,于是孩子们在垃圾场技工的带领下,每周认真排练音乐。时间长了,经常排练的人成立了一个乐团,就叫做“巴拉圭回收乐队”。经过多年的磨合,乐团有了超过35位年轻乐手。
几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巴拉圭的纪录片导演黄亚历山德拉(Alejandra Amarilla)发现了这个传奇的乐团。他专门来到这个垃圾场,拍摄了“巴拉圭回收乐队”的音乐故事。视频上传到网上之后迅速走红,巴拉圭回收乐队接到了全球各地的演出邀请,于是这群从贫民窟走出来孩子们,开始了他们的世界巡演。
在TED舞台现场,一群穿着白色黑裤的少年走上台前,每个人手里拿着的乐器都显得有些特别。演出开始,孩子们用娴熟的手法,在自制的乐器上演绎了一首交响乐曲。表演结束,掌声雷动。巴拉圭回收乐队用他们的表演向世界证明,贫民窟里也能走出一支世界乐团!
巴拉圭回收乐队这样的表演毕竟是少数,人们更多关注的不是音乐作品本身,而是乐队背后的励志故事。因为这种故事特别稀缺,所以更具有营销价值。
有梦想其实是件好事,但实现梦想需要许多块不同的砖头。当你没钱吃饭的时候,哪里还有力气继续搬砖,只有吃饱了饭,才有力气继续搬砖前行。
微博头条文章作者:【月诚故事】
微信公众号:【月诚故事】自媒体运营小白的成长日记
联系邮箱:messages (à) intorich (.) 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