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虚构写作的出路在哪里?

标题:《非虚构写作的出路在哪里?》

真实的力量不容小觑。写作中的真实故事,更加容易打动人心。但是非虚构写作的作者很少,能够持续稳定产出非虚构文章的公众号也很少。

原因很简单,非虚构写作的投入成本太高,产出却往往不尽如人意。

比如2017年,作家韩寒旗下的亭东文化推出了“ONE实验室”微信公众号,专门打造非虚构类精品文章。这支团队有多厉害呢?2017年1月5日,公众号上线之后发布的第一篇文章《飞越十三号室》就获得了超过200万的阅读量。

能够取得这样的好成绩,离不开人才。团队里一共10位大咖,由号称“国内特稿教父”的李海鹏带队。李海鹏曾说,“编剧在北京就有20万,全中国会做非虚构的人不超过20个。”因为团队人才济济,聚集了国内最优秀非虚构作者,所以这只团队被人称为“特稿梦之队”。

既然都是大咖级的特稿作者,文章质量代表了品牌的口碑,自然要把每一篇文章都当作精品认真打磨。事实也正是这样,ONE实验室的文章一篇比一篇精彩,甚至写出了《太平洋大逃杀》这样阅读量超过3000万的爆款文章。

遗憾的是,这样一直精英团队只走过了8个月的历程,就偃旗息鼓了。

非虚构写作当中最重要的一条准则是“非虚构”,必须无条件的遵循“真实原则”。因为故事真实,所以打动人,同样因为真实,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去现场调研并进行严格的事实校对,虽然最终的表现形式和艺术价值更像是影视剧作品,但是在真实性这条标准上,非虚构写作和新闻报道的标准是一致的。

于是一篇像艺术品一样的高质量文章,需要花费数万元的成本,产量还少的屈指可数,一个月时间也不一定能够产出一篇文章。

做生意是讲究投资回报率的。非虚构写作因为投入高、产出低、回报少,最终成为鸡肋,ONE实验室走着走着就散了。

也有人觉得非虚构写作不用完全真实,适当的文艺创作是可以的,结果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曾经的公众号大号咪蒙写出了刷屏的爆款文章《一个出身寒门的状元之死》,引来一片质疑。咪蒙团队为此澄清说,“文章不是新闻报道,这是一篇非虚构写作,故事背景、核心事件是绝对真实的。”但是很快就被打脸了,这篇文章只是披了一件非虚构的外衣,并没有遵循完全真实原则。最后事件发酵,如果这是一篇新闻报道,记者们会去寻找信源采访,可惜这不是完全真实的新闻,也没有进行严格的事实校对,结果咪蒙公众号最终关闭。

那么非虚构写作还有出路吗?

答案是肯定的。

第一个成功的例子,是“真实故事计划”。真实故事计划没有“特稿梦之队”,但是作者群体庞大。和ONE实验室不同,真实故事计划更像是众筹模式,或者叫做UGC(用户创作内容)。与之对应的ONE实验室模式叫做PGC(专业人士生产内容)。两者相比,UGC更有优势一些。特稿作者创作一篇文章,成本需要好几万。但是“真实故事计划”的稿费只有几百元到一千多元不等。成本明显低了许多,而另外一头的产出效率上,真实故事计划依靠庞大的作者群体,可以获得源源不断的低成本故事,比ONE实验室高出许多。一低一高,立马就有了质的改变。所以真实故事计划公众号生存了下来,并越做越大。

第二个成功的例子,是“闲时花开”。闲时花开的文章经常被各大公众号大号引用,因为文章确实写的很好。那么,闲时花开的文章是从哪里来的呢?

原来作者刘娜2003年毕业之后,在河南《南阳晚报》做了多年的情感记者,在创办闲时花开公众号之前,已经写了几百万字的文章,还赢得过晚报界的最高奖“赵超构新闻奖”。所以人家基本功扎实,自带人气。在纸媒时代,刘娜的情感专栏就负责征集各种情感故事,所以特别擅长把别人的倾诉,变成文字优美的故事。

到了自媒体时代,刘娜的闲时花开公众号延续了纸媒时代的情感线路。大量的读者投稿,给刘娜带来了源源不断的真实情感故事,所以刘娜的非虚构写作成本极低,不存在倒闭的问题。

第三个成功的例子,是“猪小浅”。猪小浅的模式和闲时花开非常类似,情感细腻,文笔流畅,写作内容都是来自于读者的真实情感故事。这一类的非虚构写作文章,只需要多倾听,就能够组织语言,把故事用更加文艺一点的形式表现出来。从当事人的留言可以看出,人家特别认可猪小浅的文章,相当于当事人亲自校对了这篇文章的真实性。

非虚构写作领域,还有其他不少成功案例。

同样是写真实故事,有人失败了,有人成功了。这让人想起了相声行业的兴衰起落。早些年相声行业特别不景气,被人当作是夕阳行业,相声演员们纷纷转行,日子过得比非虚构写作还要艰难。但是突然间郭德纲成功了,还把相声行业做得风生水起,并在国外成功举办了多次商业巡演。

非虚构写作的机会永远都在,因为我们如此渴望真实。尤其是情感类的自媒体写作和运营,只有真情才能打动真心。


微博头条文章作者:【月诚故事】

微信公众号:【月诚故事】自媒体运营小白的成长日记

联系邮箱:messages (à) intorich (.) 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