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事物,竟然都具有这个共通点……
标题:《优秀的事物,竟然都具有这个共通点……》
知乎上有人问现在做自媒体还来得及吗?还有机会吗?有人说很难,现在写作类的自媒体早已饱和,如果不是特别优秀的文章很难获得关注,不少图文类的自媒体账号流量下降,用户注意力正在转向新的短视频战场。也有人说还好,自己周围的人做自媒体大多都还活得挺好。正如同小马过河的时候询问河水深度,结果各种回答都有。
从自己的经验来看,市场一直遵循“物依稀为贵”的道理,当大部分文章都长成了相似的模样,这样的文章自然就没有了吸引力。想要在自媒体领域突围成功,就需要不断提升作品的吸引力。那么什么样的文章或者作品才有吸引力呢?
答案是——追求细节的美。
“美”是一种主观感觉,每个人心中一杆秤,会有不同的审美标准。如果一部作品水平明显高出了自己心中的那杆秤,我们就会觉得它很美,把它当作艺术品。所有的艺术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需要审美的养成。而提高审美的起点,都是从观察和模仿开始的。比如,学习书法的人,需要从临摹开始模仿;学习音乐编曲的人,需要从扒带开始练习;学习自媒体写作的,需要先观察和模仿自媒体大号的文章;学习美食类视频制作的,可以先看看《舌尖上的中国》等美食类的高口碑作品……
李子柒在制作美食视频之前,就曾经专门研究了三集《舌尖》作品,观察和模仿别人作品当中的拍摄剪辑技巧,进而创作出了自己的生活美食视频。国外网友对于李子柒视频的评价很高,有人说自己心情烦躁的时候,只要一打开李子柒的视频,情绪就会放松下来,所以特别喜欢和感谢李子柒。
喜欢李子柒的网友很多,他们从视频里看到了各种“美”——不光食物美,而且人美,环境美,配乐也美。像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女婉居于世,在古色古香的仙侠世界里,悠然自得的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
李子柒说拍视频和过日子是两回事,不拍视频的生活更加自然惬意一些。为了拍出一部看起来很美的视频,需要设计镜头画面。有时候一个镜头需要重复拍摄几个小时,才能拍出满意的素材,达到自己心中的审美标准。
这里的重点是,李子柒能够为了一个镜头重复拍摄很多的素材,去追求细节完美。如果这种方法用在英语听力学习上,就是精听练习,特别能够快速提高英语听力。如果这种方法用在军训练习上,就是分解动作练习,能够有效提高动作的完成质量。
记得哪吒导演饺子之前的第一部作品《打,打个大西瓜》,只有16分钟时长,却是饺子耗费了3年多的时间才完成的心血作品,而且是一个人完成的。这部作品发布之后获奖无数,而他的第二部动画作品《哪吒》,更是拿下近50亿的票房,直接奠定了饺子在国产动画行业的地位。《哪吒》能够取得成功,用饺子的话说,“没别的,就是死磕。”
类似的还有日本动漫大师宫崎骏,一生不知道画了多少张手稿。2008年,宫崎骏作品《悬崖上的金鱼公主》上映。据说光是这部作品,就有十七万张原画,全部是纯手绘制作出来的,工作量之大不可想象。如果在一个领域能够持续的追求细节完美,想不成功都难。
国内也有绘画厉害的大师级人物,比如冷军。很多人好奇,为什么冷军的一副油画可以卖出6000万元的价格。但如果把冷军的油画细节放大,就知道为什么了。冷军大师的风格属于超写实的绘画,即使把油画放大几十倍,也能够看到每一处细节的饱满色彩和质感。
各行各业都是如此,大部分人只能把产品或作品制作出来,但只有少数人能够潜下心来,打磨产品或作品。
雷军曾经把自己的成功归因于《爆款战略》,集中资源打造出一款爆品,让早期的小米快速获得成功。于是当年人们对于小米手机的印象一直都是——这是性价比超值的手机!小米品牌因此吸引了第一批铁粉用户,免费帮着小米宣传品牌。
李子柒的视频作品,导演饺子的电影作品,宫崎骏的动画作品,冷军的绘画作品,还有曾经的小米手机,竟然都是如此的相似——追求细节的美!
自媒体也不例外,大部分人都能够创作出东西,但是能够潜下心来持续打磨作品,并追求细节完美的人很少。物以稀为贵,正是因为“美”的稀缺,所以一旦有优秀的作品出现,一定会让大部分人眼前一亮,各种机会也会随之而来。所以机会和流量永远都在,而且一直都在等待那些有吸引力的优秀作品出现。
微博头条文章作者:【月诚故事】
微信公众号:【月诚故事】自媒体运营小白的成长日记
联系邮箱:messages (à) intorich (.) 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