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类自媒体到底有没有前途?

标题:《音频类自媒体到底有没有前途?》

今天刷微博视频的时候,无意之间刷到一段搞笑视频“#20万的声音#”。视频里面,新艺的一名同学急匆匆推开一扇宿舍木门。一边喊着“康康,康康”,一边径自走到宿舍里面。镜头里的宿舍有些邋遢,王康同学此时正坐在下层的床铺上,手上拿着食物放在嘴边,眼睛盯着床上的笔记本电脑。看到有同学过来找他,顺手把嘴边的食物放到床上的电脑桌上,一脸诧异的表情两眼向上望着镜头,不知道什么情况。

同学问王康说,“你不是学播音的吗?我听说声音都是有价钱的。”一听到是自己专业领域里的话题,王康马上放松下来,一本正经的对着镜头讲解起来,“对,你比如说2块钱的声音是这样的。”面对镜头,作为播音专业的王康同学,字正腔圆的模仿着两元店里的喇叭录音“全场都两元,拿啥都两元。”接着举例2000块钱的声音时,王康用上了胸腔共鸣来提升声音的质感,“万达广场就是城市的中心。”

王康同学没有停顿,调整了一下气息,紧接着演示了一个2万块钱的广告词配音——“一叶子新鲜面膜。”这个声音像是经过后期混响之后再剪辑回视频里的,听起来特别有磁性。从评论区里可以看出有许多人都是声音控,不但女粉丝喜欢这段特别有磁性的声音,而且不少男性也喜欢这段声音。不得不说,王康同学完美展现出了播音专业的声音魅力所在。

王康同学本来已经演示完毕,把脸转回电脑屏幕。结果同学接着问到,“哪有没有20万的呢?”王康思考了一下,把脸转回镜头说,“20万的比较特殊了,20万的声音是这样的。”然后换了一口《武林外传》里面佟湘玉式的陕西口音,“没有20万你想把我闺女娶走?不可能吧,小伙子。”

这个短视频的点赞数和评论数都很多,也经常被微博和抖音的机器算法推荐。突然会让人想到,如果声音非常有磁性的人,去做音频类自媒体到底有没有前途呢?

经过上网一顿各种搜索,发现还挺难的。果然是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

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目前可以选择的音频类自媒体平台有好几家,比如喜马拉雅FM,蜻蜓FM、荔枝FM、企鹅FM、考拉FM、懒人听书、酷我听书、以及各种音乐类的音频平台。经过好几轮的市场厮杀和淘汰,喜马拉雅FM暂时成为现在权重最高的纯音频类的自媒体平台。那么在喜马拉雅FM上面经营一个音频类的自媒体可以盈利吗?

对于大部分普通大众来说,可能没有机会。

喜马拉雅FM平台上面经过层层选拔,挑选出了很多播音朗读方面的专业人士。他们平均每天工作六个多小时专门录制音频节目,并负责后期的音频编辑工作。最后这些人凭借自己的专业能力,拿到了大多数上班族正常能够拿到的月工资,少部分人获得头部资源支持,成为知名音频主播。但头部之所以成为头部,是因为他们的稀缺,以及平台的头部资源支持。

如果只是普通人利用业余时间,偶尔录制一点作品,则更像是玩票性质,能够获得几百上千次的播放量就已经很不错了。至于收益,现在每万次播放的广告分成大约在1.1元左右,大多数人坚持一个月时间,只能够赚到一碗方便泡面的收入,完全不能覆盖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成本。

还有一种不普通的人。他们可能是某个行业领域工作了几十年的资深专业人士,也可能是影视圈明星。他们在喜马拉雅FM平台上能够获得关注,不是因为声音有多好听,而是因为自带光环和流量,走到哪里都会有人关注。比如喜马拉雅合作的头部大号包括了李开复、黄健翔、高晓松、马东、吴晓波等众多名人。他们的大部分音频节目都是原先电视节目的简化版,单独把声音从中提取出来,再上传到喜马拉雅FM平台上。

对于大部分普通人来说,还是没有机会。

另外一些比较职业化的玩家是机构用户。比如,第一财经节目在喜马拉雅平台上开播了第一财经广播,就像以前的收音机节目一样,每天都有新的内容可以收听。这样的财经机构,收入来自于金融理财产品,至于平台有没有广告收入分成,完全不重要。

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1997年回归苹果公司之后,曾经在一次内部演讲谈到过营销的价值——营销和价值有关。(“To me, marketing is about values. It’s a complicated and noisy world, and we’re not going to get a chance to get people to remember much about us. No company is. So we have to be really clear about what we want them to know about us.”)

理解了乔布斯这段话就能够知道,音频类自媒体平台只是众多传播渠道中的一种,最终传递出去的,是产品或者作品的价值。如果你是nobody,换个平台很可能依然还是nobody。如果你有一技之长,或者知名作品,或者某个优质产品的代理权,那么无论到了哪个平台,你的影响力都会继续。

所以音频类自媒体平台只是众多媒介渠道中的一种,到底有没有前途,完全取决于你自身的价值。


微博头条文章作者:【月诚故事】

微信公众号:【月诚故事】自媒体运营小白的成长日记

联系邮箱:messages (à) intorich (.) 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