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媒体不容易,做短视频更不容易
标题:《做自媒体不容易,做短视频更不容易》
当你写作自媒体文章写到郁闷的时候,不妨停笔歇歇,看一看相声表演或者脱口秀表演——那里没有小品表演里的场景和道具,也没有演唱会里的乐队伴奏音乐,一人一个麦克风站在舞台上,全凭嘴皮子场控整个剧场。自媒体写作至少还可以写写停停休息片刻,而脱口秀演员在舞台上需要持续一两个小时表演,还得口若悬河,段子频出。这两者的创作难度相差不止一个层级。
最近看了一部Papi酱的短视频作品《往年阻挠我过双十一的只有钱,今年不一样,还有脑子》,这是Papi酱成名之后的作品,此时的她早已不差钱了,但作品依旧保持了她一贯的表演风格,只有一个人和一个房间,就完成了整部作品的拍摄。与其说这是短视频,倒不如说这是一段Papi酱的单口相声或者脱口秀表演。
脱口秀表演看似拍摄成本很低,而且非常吸引流量,会让很多自媒体作者内心有股冲动,纷纷想要转行去做短视频。
然而仔细看看国外脱口秀行业就会发现,未成名的脱口秀演员每晚都在夜总会里挣扎,为了能够挣口饭钱,需要使出浑身解数把台下的观众逗乐。观众过来看你表演就是为了花钱找乐,如果衣食父母对你的表演不满意,你就卷铺盖回家吧。
这是一份完全没有保障的工作,能够在鱼龙混杂的圈子里立足脚跟的,都是有真功夫的。如果只会照搬网上找来的段子,或者段子没有别人的好笑,基本没有出路。想要有出路,就要有差异化的风格。知名的脱口秀演员各有各的风格,比如囧司徒每日秀和崔娃每日秀,一个特别“雅”,一个特别“俗”。
囧司徒曾经是个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不幸儿,最后竟然连续九年斩获艾美奖,实在是不可思议。国内也有类似的暴走大事件,只不过囧司徒的作品里没有头套,言语也更加犀利一些。
崔娃每日秀走了另外一条路线,段子没什么深度,但是视频更新频率很高,每隔几个小时就会发布一部5-10分钟的视频作品。如果是更新微博,每天发布几条文字内容的频率没什么好稀奇的,但这是可是视频呀,工作强度可想而知。而且崔娃每部作品都能够获得几万到几百万的播放量,影响力也不容小觑。
值得注意的,是一名华裔脱口秀演员黄西。黄西毕业于吉林大学生物化学专业,1994年到美国留学,读到了博士学位。黄西白天在实验室里工作,晚上去俱乐部表演脱口秀。论表演功底,黄西没有办法和其他知名脱口秀演员相比,但是作为当地的少数族裔,黄西利用他的中式英语口音、移民身份,以及美式幽默,闯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子。看似容易的背后,是人家11年的脱口秀学习与磨练。
但是黄西回国之后,由于环境和文化的差异,很多人觉得他的脱口秀一点也不好笑,而且略显尴尬。
脱口秀就是这样,明明是同样的人,换了一个环境段子就不好笑了,又或者是同样的段子和相声包袱,换一个人讲也不好笑了。
那么如何才能在竞争激烈的脱口秀行业中胜出呢?可以参照京剧、曲艺、相声、音乐等等艺术技能的学习过程,只有扎实的基本功底和不断地专注练习,再加上足够的舞台表演机会,以及互动反馈,才有可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子,而且这条路上充满艰辛,没有捷径。
微博头条文章作者:【月诚故事】
微信公众号:【月诚故事】自媒体运营小白的成长日记
联系邮箱:messages (à) intorich (.) 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