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辈子能把一件事做好是什么样子?【月诚故事】
标题:《一辈子能把一件事做好是什么样子?【月诚故事】》
大洲镇上最有名的旅游胜地,可能就是乌巨山了。去乌巨山旅游的游客,往往会去乌巨山半山岙中的西山禅院看看,然后在下山之后,便会听说一家老馄饨店的名字——大洲馄饨。
大洲馄饨开在一条又长又窄的深街老巷里面,位于老居民楼的一楼,店里只有三张桌子。很小的地方,但这里的馄饨却是远近闻名。店主詹银泉夫妻俩今年已经快70岁了。自从1980年开始营业以来,每天早上八点钟开门营业,马上就快要满40年了。
40年来,詹师父夫妻两人一直在这里做馄饨,已经成了大洲镇上最有名的馄饨店,没有之一。很多老顾客从小就在这里吃馄饨,好多大洲人说他们整整吃了三代人。这里的馄饨,吃的不仅仅是味道,更多是沉淀心头各种往事的味道与回忆。
近些年来,随着大洲镇的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这条老街也是越来越冷清。大洲馄饨店里原来的各种特色小吃逐渐没了,只有小馄饨一直保留下来的,而这门做馄饨手艺,据说还是从他们家母亲的奶奶的父亲那一辈传下来的,至今已经有了150多年历史。大洲馄饨也因此获得了杜泽美食节非遗小吃入围奖。
过上平凡无奇的生活,这就是一辈子把一件事情做好的样子。
正如歌手朴树在《平凡之路》里面所唱的那样——“直到看见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据说马云曾在西子湖畔第九届全球网商大会的演讲上,讲了一个国外的“小就是美”的故事。
马云说,几年前他去日本的时候,在路边看到一家小店,店门口挂了一块牌子——庆祝本店成立147年。马云很好奇,于是推门进去一看,这是一个卖糕点的夫妻小店,店主说他们的小店已经开了147年,就连日本天H也曾经在这里买过糕点。说话的同时,夫妻俩的嘴角露出了自豪与幸福的笑容。所以马云说,“我相信企业要想做得好比做得大更幸福,做小企业更有味道。”
不过,大洲馄饨的老夫妻说他们最近有点“烦”,为什么会烦呢?
原来大洲馄饨经常成为记者报道、朋友圈文章、以及自媒体短视频的故事主角。每隔一段时间,故事就会曝光一次,生意也比以前忙碌了很多。但是夫妻两人岁数都大了,不喜欢那么忙。店里的馄饨都是现点现做,面皮没有了,就现去擀面,肉馅没了,就去现和。原本上午忙完小吃店的工作,下午就可以休息,另外家里还有菜园子需要打理,现在忙前忙后,仿佛有忙不完的活。但无论多忙,馄饨店还是完全手工制作,就连面皮也是一直坚持手工自制。
我们常常神话日本的工匠精神,其实大洲馄饨这样的,就是工匠精神。
自媒体时代最缺的是什么?答案是“优秀的原创故事素材”。能够坚守一家小店,做一辈子,本身就是一段佳话,所以这碗馄饨口口相传就变成了故事。几乎每一天大洲馄饨都有慕名而来的食客,嘴馋的吃货甚至忍不住长途跋涉过来,就为了尝一次这碗做了40年的馄饨。最不开心的要数当地老街上的街坊邻居了,本来就不容易吃到馄饨,现在大洲馄饨出名之后,就更难吃到了。
这也体现出传统行业和自媒体行业最大的区别——并发性能不同。
靠着一辈子做好一件事情的工匠精神,大洲馄饨出名了。但是名气大了之后,店里的收入并没有爆发,因为馄饨产能有限,顾客多了以后,工作负担也会增加许多。
如果是做自媒体运营,坚持每天输入、思考、输出。靠着一辈子做好一件事情的工匠精神,也能不断积累影响力。和大洲馄饨不一样的地方在于,自媒体的并发性能很高,你的每一篇自媒体文章,或者图片、音频、视频作品,都会堆高你的影响力,几乎不存在粉丝上限。
也就是说,同样坚持做40年的运营,自媒体运营和老馄饨店运营都可以取得成功。相对而言,自媒体运营的边际成本更低,未来发展的潜力空间也会更大一些。
不过,坚持自媒体写作和运营的起步过程是枯燥的,如果你想开始自媒体写作和运营,可以关注月诚故事,和月诚故事在这条路上相伴,一起走下去。
微博头条文章作者:【月诚故事】
微信公众号:【月诚故事】自媒体运营小白的成长日记
联系邮箱:messages (à) intorich (.) 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