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的人,有没有机会突破百万年薪?【月诚故事】
标题:《打工的人,有没有机会突破百万年薪?【月诚故事】》
2020年来了,屏幕前的小伙伴们还过得好吗?有没有给自己立下一个2020年的新年愿望?
英国有一部纪录片《人生七年》,用跨越半个多世纪的时间,记录了14位英国人的成长经历。这部纪录片的拍摄目的,是想看看那些出身于不同阶层的孩子,未来的生活会是怎样的?是否能够实现阶层跨越,突破自己所在的阶层。
纪录片从1964年开始拍摄,每隔七年更新一季。导演本来想在2000年拍摄结尾,但是观看影片的人数太多,于是就一直拍到今天。到了第九季,故事里的主角们也都已经63岁,大家的人生也都基本定型。如果从跨越阶层的角度来衡量的话,片中只有一人真正实现了阶层跨越。他是来自于伦敦郊区的尼克,靠自己努力考上了牛津大学,后来移民美国,成为了一名理论物理学家。
作为唯一一名实现阶层跨越的励志榜样,尼克靠读书改变了命运,奋斗成果来之不易。但是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承受了太多常人不能承受的奋斗付出和工作负荷,尼克竟然得了癌症,让很多观众唏嘘不已。
邻国日本也曾经拍摄了一部类似的纪录片,如果不出意外的话,2020年将会如期推出第五季,展现主角们35岁的人生状态。
日本这部纪录片看着会有些压抑。7岁的时候,孩子们都能够大声说出自己的梦想;到了14岁的时候,不少人开始否定梦想,人生梦想变得遥不可及;再过七年,21岁的年轻人们纷纷放弃了自己的梦想;等到28岁这年,主角们开口谈及“梦想”都会变得犹豫不决,仿佛“梦想”已经成了一个陌生的词汇。
不知道现在2020年了,片中35岁的主角们生活过的怎么样了?但可想而知,在日本这样已经高度发达的成熟社会里,想要实现阶层跨越更是难上加难。
在知乎上,有个帖子探讨打工实现百万年薪的案例,后来网友们发现这样的例子太少了。但是也有人靠自己的选择和努力,实现了百万年薪的目标。这样的例子少之又少,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2009年的时候,这位后来年薪百万的大哥误打误撞,找到了一份金融销售的岗位,每月底薪3500元,还有一部分销售提成。之所以选择这份职业,是因为他在毕业的时候做过思考分析,发现高薪行业的销售岗位是最有机会实现高薪的地方,所以毕业之后就选择了销售岗位。
有个既是优势又是劣势的地方——他的性格比较内向。因为性格内向的原因,他销售第一年的日子极其难过,脆弱的自尊心被无数次摧毁重建。同时也因为性格内向的原因,他特别喜欢读书,每个星期都会读完一两本书,一年下来就会积累50本到100本的读书量。人在痛苦的时候喜欢读书,在书里可以找到过来人给出的答案,所以一年阅读100本书让他从中领悟到了很多的道理。从第二年开始,他的销售之路走上了正轨。
他的身份相当于客户经理,负责开发企业客户,提供企业贷款。因为接触到的大多是私营企业主,所以人际朋友圈里面都是各个行业不同的老板,这些“朋友”又反过来让他的眼界和层次得到了不断提高。
在公司里面他足够努力,开发的客户数量和质量都有了大幅提升,相应的付出也获得了回报,每年都是优秀员工,每年的工资增速也一直都有百分之三四十。
收入能够高速增长,是因为金融产品天生就具备高并发性能。给客户提供10万元的贷款产品或者1000万元的贷款产品,工作量方面并不会有100倍的差异,但是收入差异却很明显。
2014年,他读了差不多100本书,决定跳槽去一家世界500强企业给自己镀个金。那一年,他在原来的小公司已经达到了顶薪,所以找准一个机会,去了平安集团,继续从事金融产品销售,负责开发企业客户。凭借多年积累的经验和人脉,2015年他拿到了65万年薪。同时,他获得了一个朋友的邀请,让他去担任一家新公司的总经理。考虑众多因素之后,他拒绝了这个机会,但是人家又给了他一个公司顾问的清闲职位,每个星期只要过去半天时间指导一下就行。于是他答应了。
他原计划是在2016年实现年薪突破百万目标,结果他提前一年在2015年就凭借本职销售工作,以及在朋友公司担当销售顾问获得的收入,突破了百万年薪收入。
打工的人,想要突破百万年薪的梦想看似遥不可及,但总有一些人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并最终取得了成功。
马云曾说,“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祝福屏幕前的你我他们,在2020新的一年里,依然能够毫不犹豫的谈及自己的“梦想”,并最终能够心想事成,让美梦成真!
微博头条文章作者:【月诚故事】
微信公众号:【月诚故事】自媒体运营小白的成长日记
联系邮箱:messages (à) intorich (.) 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