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父,我画的圆吗?我真的是想画个月亮【月诚故事】
标题: 《师父,我画的圆吗?我真的是想画个月亮【月诚故事】》
“八戒,你去山下化缘!”
“是,师父。”
八戒在墙上画了一个圆,“师父,我画的圆吗?”
“师父,不是我老猪偷懒,我是真的想要画个圆圆的月亮……”
“嫦娥妹妹,想你,想你,想你!”
今天微博上面,自媒体大号“草木虫脑洞”2月15日的一幅漫画作品“当八戒老了…”登上了微博“发现”页面。短短时间内,作品获得大量转发,点赞人数接近4万。随意翻看“草木虫脑洞”的往期作品,于是找到了上面的这段师徒对话。
“草木虫脑洞”创作的其他搞笑漫画作品还有很多。真的是很多,三千多条微博,而且都是漫画为主。漫画作品中的主角大多是大家早已熟知的唐僧师徒四人,而配角包括了嫦娥、玉兔、白龙马、哪吒、菩提老祖等等在内的各路英雄!
其实对于运营自媒体来说,这是一个非常聪明的选择。
首先是故事主角人物的版权问题。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生于明朝,死于明朝。这么多年过去了,西游记的著作版权早已公化,使用孙悟空作为故事主角不会遇到侵权问题。
如果在豆瓣上搜索编剧是“吴承恩”的作品的话,可以看到吴承恩 Cheng'en Wu的全部作品共有118部,其中不乏《大话西游》、《西游记之大圣归来》这样的大制作。如果把“ 悟空传 (2017) ”这种编剧不包括“吴承恩”的作品计算进来的话,西游记的实际衍生作品还要更多。
其次是故事主角人物的知名度问题。虽然一部好的作品可以塑造出个性鲜明的角色,但是需要很长的前期铺垫。作为漫画类自媒体,只有几幅画的时间空间,邀请孙悟空他们一家过来担当故事主角。因为都是大家熟悉和喜爱的,所以可以大幅缩减前期的铺垫。这中间的差异,相当于知名明星和无名小辈做电影主演的票房差异。
再次,是话题安全问题。搞笑类的自媒体,如果搞笑或者吐槽的对象是自己人,那只是内部问题。比如郭德纲讲相声经常会拿相声演员于谦老师全家说事,但这属于“内伤”,观众还是比较开心的,毕竟买票来听相声的现场观众都是他们的衣食父母。要是哪位相声演员不小心拿观众开涮,还跟观众怼上,那就只能呵呵了。
所以拿西游记说事的好处是,话题相对安全。一般不会伤害到其他人的情感,也不容易跟人发生冲突。
西游记里面的角色其实还蛮多的,所以“草木虫脑洞”围绕着西游记脑洞大开,编写了好几年的故事。而且最近师徒几人与时俱进,还戴上了口罩。不出意外的话,这样的故事还能一直持续更新。
作为对比,美剧《老友记》当年拍摄了10年,六个人之间每天上演着各种不同的故事。日子久了,观众们都已习惯了电视里面六个人的陪伴,等到大结局的时候,观众人数高达5250万人。最后一集电视也成为美国荧屏史上收视率排名第五的节目。据说25年过去之后的今天,六位主演依然能够获得每年2000万美元分成。
草木虫脑洞的漫画作品里面还有一些其他角色,通过这种方式慢慢发展一些原创角色也挺好的。要是草木虫脑洞的原创漫画作品能够配音就更好玩了,很可能就会像《我睡不着我胸口闷我脑壳有点昏》一样,在朋友圈和抖音里面疯传。
做自媒体运营需要有耐心,需要有持续输出优质原创内容的能力。而这一点,草木虫脑洞已经做到了。
微博头条文章作者:<strong>【月诚故事】</strong>
微信公众号:<strong>【月诚故事】</strong>自媒体运营小白的成长日记
联系邮箱:messages (à) intorich (.) com
<img src="/img/wechat.png" alt="【月诚故事】自媒体运营小白的成长日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