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flix排行第二,全球最赚钱的APP竟然是它……【月诚故事】
标题: 《Netflix排行第二,全球最赚钱的APP竟然是它……【月诚故事】》
首先,运营APP应用、运营自媒体以及经营生意是类似的,只有实现盈利才能持续经营下去。那么什么样的APP应用盈利能力最强呢?
据MobileAppDaily报道,音乐和视频类的APP应用是投资回报效益最高应用种类。这种APP应用有一个特点,都可以提供包月包年的订阅服务。
而根据之前移动数据分析公司AppAnnie的统计数据显示,几乎所有收入丰厚的APP应用都是基于某种形式的“流服务”。比如去年Q2的全球APP总收入排行榜上,视频应用Netflix排名第二,取得了接近1.84亿美元的营业总收入。
Netflix应用里的所有影视作品都没有广告,跟有限电视一样,只需要按月或者按年支付订阅费用,然后就可以随意在线观看了。
其实早在6年之前,AppAnnie公司就对全球新闻类APP做过统计,当时最赚钱的三个新闻类APP分别是NYTimes,The Wall Street Journal,和The New Yorker。这三个APP不约而同的都没依靠广告收入,主要收入都来自于用户付费订阅。也正是因为收入来自于用户而不是广告商,所以能够站在用户视角,提供相对中立的评论文章。
自媒体大号“十点读书”创始人林少曾经在接受采访时说,“要把广告降到营收的三分之一。”自媒体运营需要减少广告的原因很简单,过多的广告会影响用户体验,所以需要在优质内容和广告内容之间取舍,需要在对用户的引力和斥力之间取得平衡。
因此,不依靠广告的这些应用反而通过付费订阅取得了比其他应用更多的收入。
在这份全球APP总收入排行榜上,排名第二到第五的应用分别是Youtube视频、腾讯视频、爱奇艺视频。恰好这三个都是视频类APP应用,而且最近的发展都很迅速,根据2月3日谷歌公司首次公布的Youtube收入情况,Youtube去年广告收入超过150亿美元,这还不包括其他电视订阅费用。
至于腾讯和爱奇艺,它俩最近的付费VIP收入也在快速增加。去年12月27日晚间,腾讯视频发布了2019年度指数报告,报告显示腾讯视频的付费VIP用户数量已经突破1亿,成为国内第二家付费订阅会员人数超越1亿的视频平台,而第一家正是爱奇艺视频。
除了视频类APP应用,Q2收入排在第六、七名的分别是潘多拉音乐APP和快手短视频APP。一个是音乐,一个是短视频,那么排在榜单第一的是谁呢?
答案是约会应用“Tinder”。
Tinder在国内并不出名,但是在国外的人气非常了得。不过一款约会类的APP怎么会跻身收入排行榜的第一名,力压各种视频和音乐类的APP应用呢?
如果仔细研究收入排行榜榜单上的各种APP应用,你就会发现,“付费订阅”是最赚钱的收入模式。
而“Tinder”是这些软件当中,把“付费订阅”研究的最透彻的一个应用。
Tinder是怎么付费订阅的呢?
人家的玩法非常简单,没有任何“烧脑”的操作。只需要使用你的Facebook账号登陆Tinder应用,Tinder就会自动获取你的头像、性别、年龄等等一些基础信息。
然后需要怎么操作呢?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这时候Tinder会根据算法自动帮你匹配一位异性,并显示TA的照片。和江苏卫视《非诚勿扰》节目里面,男嘉宾用平板选择女嘉宾一样,喜欢TA就用手指在屏幕上面右划,不喜欢TA就左划。
如果“恰好”两个人都选择了喜欢对方,看对眼了,你俩就会相互关注,然后就可以和对方聊天交流了。
没有拒绝就没有伤害,因为是先确认了第一印象相互喜欢,然后才开始交流的,所以这样刚好避免了被对方拒绝的尴尬。
到此为止,依然没有广告出现。那么Tinder是怎么挣钱的呢?
同样很简单,同样是通过付费会员模式。普通Tinder用户一天划几次手指就不能划了,要等到第二天才能恢复“额度”。但是付费版的“TinderPlus”拥有许多VIP权益,查看用户数量没有限制,可以匹配更远地方的用户,可以隐藏部分个人信息,可以屏蔽某些范围用户,可以标记不喜欢的用户,这样下次对方就不会再次出现等等。
而且Tinder的会员收费采取了价格歧视,年龄在30岁以上的用户需要支付比30岁以下年轻人将近高出一倍的会员费用。靠着庞大的付费会员用户数量,Tinder成为了总收入排名榜第一。
对于自媒体写作和运营来说,始终有三种盈利模式。第一种是最常见的广告模式,根据档期投放广告;第二种是电商模式,注册微商城,然后通过电商销售产品的形式变现流量;第三种则是付费订阅模式,类似《经济学人》这种付费杂志,不依赖于广告收入,所以能够提供相对中立的独家评论文章。
纵观国内外的媒体文字类APP应用,收益不错的都是直接提供付费订阅的B2C模式。
比如国内前段时间比较有名的“樊登读书会”,刚好采用的也是付费订阅模式,结果樊登创业仅仅4年时间,公司估值就已突破50亿。
一个多月前的1月15日,微信突然宣布开始内测订阅号的收费功能。获得内测资格的自媒体可以设置收费文章,用户付费之后才能阅读全文。
因为只是内测,暂不清楚这是“单次点播收费模式”还是“包年付费订阅模式”。不过对于自媒体运营者来说,总归是一件好事。
微博头条文章作者:<strong>【月诚故事】</strong>
微信公众号:<strong>【月诚故事】</strong>自媒体运营小白的成长日记
联系邮箱:messages (à) intorich (.) com
<img src="/img/wechat.png" alt="【月诚故事】自媒体运营小白的成长日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