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大了的孩子,将来会给我们养老吗?【月诚故事】
标题: 《养大了的孩子,将来会给我们养老吗?【月诚故事】》
知乎上看到一个有意思的话题《当我们老了,我们的孩子会像我们养他们一样给我们养老吗?》。在中国传统观念当中,“养儿防老”似乎天经地义。然而社会现实却是,大部分人都只是为了生活而不停奔波的普通打工人。每天需要早出晚归的努力加班,下班之后累到缩成一团只想睡觉,完全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照顾自己的小家庭,更别说照顾父母的衣食起居。
所以很多网友的回答也非常现实。
有网友表示,等儿子退休都 65 岁了,想啥呢?您那时候得八九十了吧?先活到那个年龄再说吧!
有网友表示,“给你一个非常肯定的答案,不会。人是一代一代往下亲,你赚的钱大部分花在你孩子的身上,而不会花在你父母的身上。就象你父母会把钱大部分花在你身上,而不会花在他们身上一样。同样你的孩子也会把钱花在你的孙子身上,而不会花在你的身上。”
有网友表示,“做梦。别说下一代,这一代就不会。问问你自己,你觉得自己在给父母养老么?明明掏空6个钱包在啃老啊,还要老人帮忙带孙子做家务。……这叫养老?不要把老人住院陪个床,交个医药费就当成养老。”
有网友表示,“他放弃工作去养你。第一,钱从哪里来?第二,孩子伺候老人三年,就已经和社会脱节了。第三,孩子也有家庭。我们早该明白,世界不因为多一个孩子而美丽,你也不会多一个孩子而有保障。”
有网友表示,“不可能。我们对你孩子付出 100 分,对父母付出 10 分了吗?其实很正常,动物世界一代管一代,皆如此。”
有网友表示,“我有一次跟我学生说,想给我妈妈报名老年大学,让她去学点感兴趣的东西。学生们纷纷表示,等他们长大了也要给他们父母报班,每天排满,成绩不好回家就批评教育。基本上不会体罚和变相体罚父母。我想说的是,你记得的养他们的方法和他们记得的可能不一样。”
有网友表示,“不会!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医生一枚。实话告诉你,没有放弃救治子女的父母,只有放弃父母的子女。。。”
看完所有回答,基本上只听见一边倒的声音——不会!
换个思路,如果退休后的退休金充裕,经济上不需要依靠儿女,那么养老会是一个问题吗?
这里有两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来自于作者弋舟曾经写过的一篇阅读量很高的爆款文章《俩儿子一个清华一个人大,我们还是进了养老院》。文章中,李老夫妇都是电子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衣食无忧,儿女有成。退休之后的李老夫妇还经常出门旅游,后来随着年岁不断增高,俩人一个患有严重的心脏病,另一个患上了严重的高血压,一旦其中一个倒下了,另一个都没力气将对方背出家门。尝试过各种养老方式之后,李老夫妇最终住进了养老院。
另一个故事则来自于新华社的新闻报道《“众筹”买楼、抱团养老 21 年后…上海一群老人捐出一幢楼!》。根据报道,早在上世纪 90 年代,就有一群上海老人走在时代前沿,用时髦的众筹方式买下了位于上海市嘉定区的一幢空置二层小楼,大家商议着要在这里互助养老、同舟共济。当老人们身体健康的时候,怀揣美好愿望的老人们共度了一段“互助养老”的美好时光,小楼里没有护工、也没有厨师,一切都靠老人们自己,每人每月只需要缴纳一百元的水电费即可。问题是,没有人敌得过年岁的增长和疾病的来袭。十多年后,老人们已经不再是刚刚退休时的“年轻”模样,年事已高的老人们有的身患疾病,有的自理能力变差,有的转入条件更好的护理院,有的已经离世。5 年前,小楼里只剩下最后两位老人,其中一位老人不慎再次摔倒,于是搬去了老年康复中心。而最后一位老人在这里独居了两年之后,最终也因为身体原因搬离,住进了附近的养老院。至此,小楼里已经无人居住。因为是小产权房,只有使用权,所以老人们决定,把这栋小楼捐给了当地的村委会。
再换一个角度,如果住进养老院,养老问题是不是就解决了呢?
碰巧,这几年养老产业迎来了不少有利的鼓励政策,市场也普遍认为养老产业拥有巨大潜力。然而现实却是,目前养老院的工作和工资难以吸引高素质人才,一些在养老院辛苦工作的打工人并不看好这里的工作。根据一位在养老院当过四年护士的匿名用户回答《从事养老行业的前景如何?》,“你们看到的电视里那种护士推着白发老人晒太阳那种事情我工作几年是一次都没有,我对工作的印象就是冗长的走廊,和处理不完的大小便,和领导不断的检查。……一年的收入大概是五万多,这些工资是我白班工作十个小时,夜班工作十四个小时换来的。……”
没错,和意气风发的孩子们在一起的时候,虽然带孩子辛苦,但每天都是朝气蓬勃的感觉;而和垂暮之年的老人们在一起的时候,则会让人想起一句老话,“久病床前无孝子,久贫家中无贤妻……”。这也是为什么前面有位网友会说,“不会!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医生一枚。实话告诉你,没有放弃救治子女的父母,只有放弃父母的子女。。。”
至于为什么很多人不愿意将父母送养老院?更多的则是经济原因。好一点的养老院,每个月需要缴纳的费用远高于当地城镇职工平均收入水平。差一点的养老院,打工人非常辛苦,干活多拿钱少,每天怨声载道,四周环绕着各种负面情绪。这样的环境多少会有些压抑,容易受到负面情绪影响。除非已经生活不能自理,否则谁也不想每天生活在负面情绪之中。
既然“养儿防老”靠不住,“抱团养老”靠不住,去养老院也靠不住,那么我们的养老应该怎么办呢?
真实的答案取决于家庭资产多少。正如电影《我不是药神》中的经典台词,“世界上只有一种病,就是穷病。”
所以有位网友说,“养儿防老将存在且长期存在,因为这是成本最低的方式。如果四个老人(七八十)都和儿女(五十)同住,四个老人的养老成本仅仅是他们消耗的食物,少量水电和日用品,由于儿女自己也要做饭,打扫,所以其时间成本对儿女而言也很低。未来绝大多数老人(现在20岁年轻人的父母)是住不起养老院且无法承担独自居住的养老成本的,只能依靠儿女,你现在计较的岳婿婆媳问题到时候都不算啥,和亲家一起住都不算啥……”
这是事实,经济条件决定了养老模式。
所以,回到问题“养大了的孩子,将来会给我们养老吗?”,答案是不会。想要解决养老问题,首先需要解决经济问题。趁着年轻,多积累一些资产才是正事。
至于“养儿防老”靠不住,那么“养儿”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有个比喻比较恰当——世界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目的,唯有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以分离为目的。儿女如同待飞的小鸟。做父母的,需要在儿女十八岁成年之前,培养他们独立飞翔天空的能力。等十八岁之后,再以欣赏的眼光目送着并祝福着他们越飞越高!
至于养老,从来都只依靠于提前积累的资产有多少。
微博头条文章作者:<strong>【月诚故事】</strong>
微信公众号:<strong>【月诚故事】</strong>自媒体运营小白的成长日记
联系邮箱:messages (à) intorich (.) com
<img src="/img/wechat.png" alt="【月诚故事】自媒体运营小白的成长日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