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诚故事100天计划】第80次打卡
标题:《写不出文章的时候,我发现了一个秘密》
一直特别佩服公众号上面的各家大V,总是能够写出那么多的作文。一天八篇,想想就觉得厉害。
作为自媒体运营小白,总期待着自己也能够每天持续输出,至少写出来一篇文章。然而就这么一篇文章的写作练习量,要想每天完成,也是特别不容易。
至少现在这个阶段,特不容易。
万事开头难,开始写作的时候总会遇到江郎才尽,缺少素材的时候。
今天又写不出来文章,于是有意无意地会去不断翻看别人写的文章,忽然发现了一个秘密:知名公众号的文章,都是有规律的。
首先是选择写作领域,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对于自媒体运营来说,本质上是一个销售岗位。
关于销售,潮哥曾经举过一个例子:
有如下2个生意:
1. 销售感冒药
2. 销售心脏病的药
只是从生意的收益方面来说,让你选择,你会选择哪个生意做?
事实证明,相同条件下,销售感冒药的收入绝对要超过销售心脏病药的收入。
所以潮哥说,"你销售的东西所面对的受众群体越大越好,当你销售的东西永远只是面对一小撮人群,最终你是干不过销售大众化产品的人。而并不是别人比你强多少。”
那么哪个领域的文章阅读量更高呢?
按照新榜发布的微信公众号排名,文化类排名前四的公众号,一周文章的总阅读数都在500W+,健康类第一名达到600W+的周阅读总数。
如果说,用户阅读公众号文章的总分钟数是有限的,那么财富、政务、民生、健康、文化几个领域的公众号能够获得更多的用户青睐。
前四个领域需要办理相关资质,一般是各种官方媒体的领域。如果没有专业团队,轻易不要触碰,这些领域一般不太适合普通自媒体。
对于草根的自媒体运营人来说,文化领域获得的流量最多,内容方面大多是一些读书感悟、观点、情感、子女教育、励志以及心灵鸡汤相关的文章,比如:
- 《后半辈子,让开心成为一种习惯》
- 《最好的友情,是各自忙乱,相互牵挂》
- 《不是我不温柔,而是你不值得》
- 《不争辩,是一个人深到骨子里的修养》
- 《感情到最后,拼的是人品》
- 《熬夜与不熬夜,十年后差距到底有多大?》
- 《你什么工作态度,就什么命》
这些文章有什么规律吗?
继续一篇一篇文章阅读过去,发现这些文章的写作风格其实是有些类似的——都是一些从日常生活小事当中引发出来的感悟。
小事的来源也是各种各样,主要来自于自己的经历,周围人的生活,社交圈各种事,读过的书,看过的电影电视,娱乐新闻等等,比如:
- 前些天,在后台收到这样一条留言……
- 复旦大学陈果教授说:
- 在曾经看过的TED演讲《如何才能过好这一生》中
- 美国著名细胞生物学家布鲁斯.利普顿写的《信念的力量》一书中提到:
- 与此类似,日本的医学博士江本胜在《水知道答案》中
- 曾经在朋友那里看过一本书《窗外的梦》,这本书的作者,让人非常震撼。
- 在TED的另一个演讲《行动指南:如何跳出舒适区?》中讲了一个数字。
- 前段时间,在微博上看到一个问题:
- 这位读者的经历,让我想到著名主持人敬一丹。
- 说到好朋友,不能不提及陈佩斯与朱时茂。
- 在电影《心灵捕手》,主人公威尔和查克是一对死党。
可以看到,有的作者喜欢读书,素材来自于各种书里的提到的事情;有的作者喜欢看演讲视频,从TED演讲中摘录了很多素材;有的作者喜欢用明星的故事作为素材;还有的喜欢从微博微信等多种社交网络上面获取素材。
很多时候,因为某个素材引发出一些感悟,于是就有了一篇文章出来。
文章的格式大体可以分为几个平行或者递进的段落。每个段落的开头,作者用自己的话复述素材,也就是讲故事,然后引出感悟和观点,也就是讲道理。
素材加上感悟和观点,经过几个循环,来到最后一段,再次强调一遍标题中的观点,然后全文结束。
比较了一下其他领域的文章,发现有些写干货的作者,文章其实很有深度,读者也多是精英用户,定位精准,但是获得的用户总数不多。反而是文化领域的文章阅读量更多一些,影响面会更广一些。
所以对于自媒体运营来说,写不出文章的时候,不妨考虑一下写写自己的读书感悟、观点、情感、子女教育、励志以及心灵鸡汤等等相关的文章,说不定会有惊喜哦~
如果你也想加入月诚故事 100 天计划,欢迎给我邮件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