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做自媒体是个高风险的职业?【月诚故事】
标题: 《为什么说,做自媒体是个高风险的职业?【月诚故事】》
知乎热搜榜上的话题风云变幻。昨晚排在榜首的热门话题还是《澳媒称「五眼联盟」为替澳大利亚「报仇」,密谋联合制裁中国商品,如何看待这一消息?》,今早就已经撤下来了。而在几乎差不多的时候,英国《金融时报》发表了文章《Australia warns China coal ban will contravene WTO rules》(澳大利亚警告中国煤炭禁令将违反 WTO 规则)。文章称,澳洲总理莫里森正在就中国官方媒体的相关报道寻求获得解释。
看起来,最近一段时间中澳之间各种摩擦已经越来越公开化,而舆论战也已经成了当前的主战场之一。如果在网上搜索一下相关的自媒体文章,可以搜出来很多。比如,《连下两垒!拿下中国 264 亿铁矿石订单后,澳大利亚再签 3 年锂矿供应》,《大宗商品“暴动”:从铁矿石到有色金属,究竟谁在拉涨?》,《铁矿石成为澳大利亚翻盘的筹码?价格暴涨 100%,试探大国底线》,《铁矿石价格飙升后,澳元兑美元汇率借机站上两年半高点》,《53 艘运煤船海漂算什么?澳洲更大的麻烦在后头!对华贸易被瓜分》,《澳大利亚 53 艘煤炭船在中国港口停了超 1 个月不让卸货?外交部回应》,等等……
客观来说,在全球货币量化宽松的大背景下,市场上的流通货币太多,不光房价会涨,而且也一定会导致大宗商品的价格上涨。再加上中国连续 6 个月进出口正增长,国内经济复苏势头良好,生产火力全开,短期内对于各种大宗商品和原材料的需求旺盛,也助推了大宗商品的价格上涨。
煤炭是澳大利亚第三大对华出口商品,去年出口价值超 140 亿澳元,对澳洲的经济影响巨大。所以澳洲也一直在寻找把柄,近期屡屡炒作澳大利亚煤炭船“在中国港口滞留”的问题。
但如果经济问题突然被卷入政治事件的时候,舆论氛围就会变得微妙起来。
在昨晚的知乎热榜上,还有一则热门话题《如何看待浙江规定省级单位 3 度以下才能开空调,且开空调不能高于 16 度?怎样能既节能又保暖?》。因为正好一阵寒流刚刚席卷了全国各地,所以很多人冻得直哆嗦无法理解,为什么会突然通知,3 度以上不让开空调了?
网友们的评论很多,各个回答之间的排序也很杂乱。有人怀疑事情的真实性,有人则抱怨说“昨天刚下完雪,保暖只能靠抖。”,还有人反应说,连学校和医院都不让开空调了。好在今天早上再次打开这个话题的时候,一位电力行业网友的回答终于被排在了第一位,这位网友解释了原因,“电力人出来说句公道话。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现在不光是浙江,湖南、江西都启动了有序用电因为近期国内经济复苏工业用电量猛增,叠加气温骤降,全社会用电负荷大增以我们江西为例,上周某一天的负荷已经突破今年夏天单日负荷的峰值(大白话就是破纪录了),而且上周气温还在10度以上,空调都不需要开与之相对的是各大火电厂电煤库存极其紧张,煤价飙升,我们搞煤炭采购的都急得跳脚,再这样下去就要无煤停机发不出电了所以这真的不是作秀,而是不得已而为之。”
所以,这其实是一个经济问题——市场上暂时缺少低价煤。
为什么会缺少低价煤呢?原因有很多。包括但不限于当前国内北方地区冬天已经开始供暖,而南方地区正处于枯水期,火电开始运作,再加上最近几年正在提倡环保,大部分的小煤矿都已关闭,产能受限,国内经济复苏,生产用电需求旺盛,以及 10 月开始限制澳洲煤炭进口,蒙古由于疫情原因导致煤炭难以通关,印尼进口煤炭需要等到明年一月份才能陆续到位,等等……
没办法,各种因素叠加在了一起,就是这么凑巧。国内并不是没有煤,而是有些没暂时运不过来,市场上缺少低价煤。
面对铁矿石价格暴涨,煤炭价格暴涨,以及环保压力等等原因,这种状况也许只能等到下个月才能够缓过来。有网友觉得,只要把用电价格也涨一涨就能解决问题。但实际上,电力能源是各种经济生产生活的基础,影响范围巨大,不是说涨价就涨价的。哪怕是短时间内亏损供电,电厂也不会涨价,所有损失最终都会由国家承担。只不过在当前市场上暂时缺少低价煤的现实面前,似乎也只能在各种无奈之间进行取舍,做出一种相对合理的选择——限制使用大功率的电器,比如说空调。
以上是整个事件的大背景,相当于一次短暂的能源危机。但对于一些网友来说,会误认为这是能源双控带来的懒政,于是把冬天的寒意,变成了对于政策合理性的声讨和抨击。
这就是做自媒体最有风险的地方,很多时候,最热门的话题往往同样也是最危险的话题。尤其是在没有搞清楚事情真相之前,任何观点的文章都有可能会是乌龙。从昨晚到今早,这则知乎话题下面已经有很多网友的回答被清除掉了,而微博上的相应话题 #官方回应机关单位3度以下才能开空调# 也是如此,今天已经从热搜榜上撤下。影响力越大责任也就越大,作为自媒体来说,没有调查就发表观点很容易会把自身置于巨大的风险之中。换句话说,轻则被删帖禁言,重则被封停账号。
取而代之的,今早的知乎热榜上的热议话题变成了《如何看待「患儿家属拒为网约车司机作证」系乌龙:医院给错电话,双方已握手和解?》。正如网友“乘月隐”所说,之前的关注点都错了!看吧,反转了!
网友“虾仁芝麻卷”则解释了为什么做自媒体会有风险,“出现新闻乌龙,在追求新闻新鲜度的当下,是不可能避免的情况。是谁报道出现了偏差,就该谁来负责。”
换句话说,做自媒体和纯写作不同。做自媒体一定是追求流量的,但在追求新闻新鲜度的时候,为了第一时间蹭热度,就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各种乌龙。如果每次蹭热点之前都特别严谨地做尽职调查,不但会产生一笔高昂的调研成本,还会在时间上和热度流量擦肩而过。目前来看,这中间的矛盾暂时无解,只能在一定范围之内去平衡利弊。所以说,做自媒体是个高风险的职业。平衡利弊是一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的事情。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
法律自媒体人“吴声威”给出了一个他自己的例子。当时大家疯狂追热点的时候,初出茅庐的吴声威律师就写了一篇关于热点凶杀案的文章。这篇文章获得了大量的转评赞,然而不久之后故事剧情却出现了反转。由于吴声威律师所引用媒体的一句事实存在与事实不符,结果吴律师被受害人家属以诽谤罪告上法庭。
故事的结局,吴声威律师做了部分赔偿,并给予当面鞠躬道歉,以表达他对自己引用材料不够谨慎的深深歉意,从此以后写文章也变得更加谨慎。
对于自媒体创作者来说,自媒体作品的互联网特性决定了,你的作品多年之后也有可能会被人翻出来。因此想要在自媒体运营的道路上走的长远一些,甚至想要将来创出品牌来,那么谨慎一点总归是没错的。
微博头条文章作者:<strong>【月诚故事】</strong>
微信公众号:<strong>【月诚故事】</strong>自媒体运营小白的成长日记
联系邮箱:messages (à) intorich (.) com
<img src="/img/wechat.png" alt="【月诚故事】自媒体运营小白的成长日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