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做自媒体,个人运营如何才能收入最大化?【月诚故事】
标题: 《同样是做自媒体,个人运营如何才能收入最大化?【月诚故事】》
随着 B 站 Up 主「墨茶Official」事件的继续发酵,越来越多的细节也被网友们挖了出来。根据网友回答《如何看待「探访墨茶 official 生前居住的家」一文?多次提到「墨茶家境还不错」是否偏移事件重点? - Coldrain的回答 - 知乎》中的描述,其中有些细节已经确认。譬如墨茶当时租住在出租房里为了省钱,在拼多多上购买了一个 20 来块的小电饭煲,每天的日常食物都是泡面,而且经常因为饥饿和营养单一胃疼,做完手术自己在出租房里给自己煮泡面吃。譬如墨茶母亲家境不错,但墨茶却在“穷和病”中去世,之前生病还需要打工,墨茶母亲全程没有给予一分钱生活费。譬如说救命的药,不到两块钱的药片,墨茶当时只能一片一片的买。
同时也有一些细节表明,墨茶很可能同样也是一些群友眼中的骗子,为了生活也曾编过谎言。网友 Coldrain 经过查找比对多方信息,最终整理出一条大致的时间线,结论是,“只能说,世界真的不是非黑即白的,墨茶本身就不是完美的人。他可以为了生活,编织谎言,骗钱不还。他是一些群友眼中的骗子。他也可以为了生活,积极乐观,强忍病痛。他被母亲视作沉迷网络,性格孤僻。他也是群友们眼中健谈的人,是一个喜欢剪辑的 vup 主。直到生命的最后,仍拿出本就不多的钱,买了舒化奶,救助了一只流浪的猫咪。即便是自己已经被病魔折磨到虚弱的走不动路、吃不好饭。我们难以确认,他是个好人,还是个坏人。不过,能够确认的是,他曾来过这个世界,然后又悄悄地离开。”
「墨茶Official」究竟是个怎样的人已经无从考证。问题是,「墨茶Official」做自媒体为什么不赚钱呢?或者说,普通的个人自媒体创作者应该如何运营才能实现收入最大化呢?
在 ProductHunt 网站上,如果按照人气排名寻找,就能发现最近几天当中有一款名为“脑病”(Brainiac)的产品在 19 日获得了当天的高票冠军。Brainiac 在英文里还有一个更知名的意思——“布莱尼亚克”,这是美国 DC 漫画旗下的一个超级大反派角色,所以这款产品的名字本身就透露着一股邪气。
“脑病”(Brainiac)这款产品究竟是什么呢?又能解决什么问题呢?
带着好奇心打开了“脑病”(Brainiac)官网,看到产品名称下面有一句简短的产品描述——“Psychology Witchcraft in Marketing”(营销中的心理学巫术)。从网站设计的复杂程度来看,“脑病”(Brainiac)就是一个典型的单页面模板网站,一般只需要花上几美元或几十美元购买一个着陆页(Landing Page)模板就可以快速搭建网站。
那么网站中的“心理学巫术”又是什么意思呢?“脑病”(Brainiac)网站上的产品描述非常抽象,“数据库包含 150 种影响客户决策的认知偏见、原理和模型”。不得不说,到现在依然还是没搞明白“脑病”(Brainiac)。
好在网站上面提供了几种“认知偏见、原理和模型”的案例,看完终于让人能够大概理解这个产品是干嘛的了。比如点进去其中一个案例,标题上写着,“人们总是经常无视经常暴露在他们跟前的事物”,描述部分写着,“当消费者长时间接触一个广告时,会发生感官适应的现象,结果就不再容易注意到这个广告。要使消费者摆脱这种状态,就需要换个他们以前从未体验过的新广告或新产品。”,然后案例举例说 Facebook 网站上的用户每天都会接触到 3k-5k 条广告营销信息的狂轰乱炸,一些广告是如何利用大量空白区域留白,以及使用静音的办法吸引注意力的。
在“脑病”(Brainiac)网站上的另一个案例中,“脑病”谈到了用户是如何快速扫描网站内容的,以及如何调整网站页面顶部和左侧及其它区域各内容元素的大小、比例、位置、颜色等细节,去有效吸引用户的注意力,并引导用户立即行动进入销售渠道。
再进一步观察,发现“脑病”(Brainiac)网站上的最新案例有着典型的“网络营销大师”风格,比如《如何在在一周内获得 10 万用户,并在一年半内获得 10 亿美元估值》。想知道答案吗?“想”就好办了,“脑病”(Brainiac)网站提供了两种付费邮件订阅套餐——不要 49 美元,也不要 79 美元,今天订阅只要支付 97 美元,限额 300 名,售完之后继续涨价!
是不是真的售完我们无从得知。但在网络营销领域,这种“传统”确实由来已久。
细想一下,其实每个领域都可以开发出一些类似的付费订阅或者付费咨询产品。和普通的自媒体创作者相比,“脑病”(Brainiac)产品没有选择免费的第三方自媒体平台,而是花了一点小钱搭建出一个很简单的但却可以直接收费的自营网站。
接下来,就是如何吸引用户付费订阅的难题了。可能因为是一个小项目的缘故,所以“脑病”(Brainiac)的做法也很简单直接:
首先是在去有流量的地方炒作话题,虽然不知道“脑病”(Brainiac)能够登上其他流量网站的单日排行榜榜首是因为人家付费了还是因为话题炒作的力量。但对于新产品来说,确实需要打榜才有机会曝光产品,才能让更多人看到自家的产品。
其次就是如何想方设法地去激发用户的好奇心了。比如说产品的名字,为什么要叫做“脑病”(Brainiac)?为什么说是营销中的心理学巫术?还有网站上的很多文章标题,想要知道答案吗?
最后就是订单转化的问题了。事实上,“脑病”(Brainiac)是一个几乎没什么固定成本的产品,如果投入 100 元的营销费用能够赚回 101 元的销售收入,那么这种高额的广告推广行为就能够一直持续下去。
相比大部分的免费自媒体平台,这款看起来没什么特色的“脑病”(Brainiac)产品实际上已经形成了自产自销的完整闭环。即便项目最终失败了,立马调整渠道和内容,就能继续下一个尝试了。
这种项目的关键和其它互联网产品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一方面要看产品本身质量是否能够获得市场认可,如果“脑病”(Brainiac)产品真的在心理学方面有所研究,产品能够获得大众市场认可,其实是能赚钱的,如果“脑病”(Brainiac)产品只是心理学方面的忽悠,那就另当别论了。可惜的是,网上搜索了一下产品创始人“Michal Kankowski”的介绍之后,暂未发现创始人“Michal Kankowski”在心理学方面的任何作品或论著。另一方面则要看产品本身的营销推广工作是否到位,目前“脑病”(Brainiac)产品主要宣传渠道还只集中在 ProductHunt 和 Twitter 网站,其他渠道情况暂时没有查到。
总的来说,同样是做自媒体,做免费产品和付费产品的差别很大,运营策略也完全不同。“脑病”(Brainiac)这种产品更多的是为自媒体人提供了一种思路,规模不同难度不同,小到可以只做个人的付费咨询或付费订阅,大到可以做成一个提供 VIP 会员订阅的小说作品、论文作品、图片作品、音乐作品、视频作品平台,上不封顶。
对于自媒体而言,因为本身体量较小,所以试错成本也低。个人运营究竟如何才能收入最大化并没有标准答案,很多时候需要反复试错,才能最终找出最适合自己的那个办法!
微博头条文章作者:<strong>【月诚故事】</strong>
微信公众号:<strong>【月诚故事】</strong>自媒体运营小白的成长日记
联系邮箱:messages (à) intorich (.) com
<img src="/img/wechat.png" alt="【月诚故事】自媒体运营小白的成长日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