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简主义到底是个骗局?还是真的能够改变我们的生活?【月诚故事】

标题: 《极简主义到底是个骗局?还是真的能够改变我们的生活?【月诚故事】

2009 年 9 月,日本山下英子老师出了本“让大家把东西都扔掉”的书叫做《モノを捨てればうまくいく 断捨離のすすめ》,中文版叫做《断舍离》。就在中文版书籍《断舍离》上市的同一年,豆瓣上也出现了许多“断舍离”的实践小组。比如目前拥有几万名组员的豆瓣小组「断舍离的实践者」,公告上写着“断—-不买、不收取不需要的东西。舍—-处理掉堆放在家里没用的东西。离—-舍弃对物质的迷恋,让自己处于宽敞舒适,自由自在的空间。”

断舍离的观念确实影响了许多人。当所有能够断舍离的东西都处理完之后,生活就开启了极简模式。那么极简主义的生活好不好呢?又或者说,人可以极简主义到什么程度呢?

根据知乎相关热议话题《人可以极简主义到什么程度? - The one的回答 - 知乎》答主 The one 的回答,他已经隐居山林两年多,“生活虽不敢自命是天下最简单的人,但也庶几近之了吧”。The one 的生活究竟有多么简单呢?The one 说,“首先吃饭,开水煮白菜是常事,因为需要蛋白质,偶尔煮一锅豆,吃上个两三天。家里有鸡,有时下两个鸡蛋,也可以补补。因为吃得极其清淡,时间一久,反而对鸡鸭鱼肉之类的荤腥不习惯了,渐渐的甚至连味精酱油这些调料都免去,绿色蔬菜加一点盐,便觉得是人间至味。其次是穿衣。……洗脸洗澡都是山泉水,……头发都是自己理的。……算起来,这两年的所有花销,总共不超过一千块钱吧。生活枯燥吗?于我自己而言,每天看书,爬山,种菜,挺充实的。尤其是我个人的性格,喜欢清净,爱好山水,厌恶城市的浮华与喧嚣,住在山里是惬意不过了。……”

答主 The one 的极简生活属于个例,个例并不能代表整体。但是确实会有不少人喜欢远离喧嚣的清净生活,提前过上了“低欲望”时代的极简主义生活。

关于“低欲望”时代的说法,或许最早来源于日本《NHK 经典纪录片「欲望经济史 日本战后篇」》,这部纪录片介绍了日本上世纪末泡沫经济时代之前,以及泡沫破灭后的日本消费观念变化。

很多人可能无法想象日本泡沫经济时代的经济到底有多繁荣。“导演张丽玲曾经拍过一部关于打工人的纪录片《含泪活着 泣きながら生きて (2006)》。主人公丁尚彪飘洋过海在邻国日本拼尽全力打工,只为将女儿送往美国留学。丁尚彪除了白天在工地打工,晚上还去烧烤店里洗碗。至于为什么打工这么拼命呢?因为八九十年代日本的经济极度繁荣,打工就像遍地捡钱一样。用丁尚彪的话说,‘这样一天就好赚 1000 块人民币,在中国的话要干 10 个月。那种心情真是天不怕地不怕了。’”,参见《为什么有人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还愿意抢着加班呢?【月诚故事】》。

没错,当时日本社会消费“高欲望”时代的经济就是这么夸张。丁尚彪当时在日本打工一天的收入,相当于他出国前在上海工作 10 个月的工资。而根据自媒体文章《日本经济泡沫大崩溃前的 1990 年, 日本年轻人有多疯狂》描述,“1980 年至 1990 年 10 年的时间日本流行了一个词叫‘刹那主义’,就像我们中国的一幅对联是一样的道理‘今朝有酒今朝醉’,也就是及时行乐,有钱了就消费,不存钱。当时日本整个社会都弥漫这样的气息,不管是各个购物中心还是海外的一些购物中心,当时很多的大型商场为了刺激日本年轻人消费,通过宣传的手段,把每个月就营造成为了狂欢节,情人节,或者是最适合约会的日子。……当时日本汽车销售的火爆程度我们真的是不能想象,还有当时的日本想要结婚说老婆,跟我们现在的国情是差不多的,有存款吗?有房吗?有车吗?这三件套是一个必要的条件,没有就免谈……”

然而,那个时代戛然而止,1990 年 8 月份日本泡沫经济大崩溃之后,很多人一下子就变得没钱了,生活消费也不得不“返璞归真”。

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多到简。日本作家三浦展把日本消费观念过去一百多年的这种变化整理成出一条时间线,并写成一本书《第四消费时代》。书中梳理出了四个消费时代:

  • 第一消费时代(1912-1944):西方化的商业社会雏形

  • 第二消费时代(1945-1973):以家庭为单位的大众消费

  • 第三消费时代(1974-1995):以个人为单位的个性消费

  • 第四消费时代(1996 年之后):“返璞归真”的简约风起

换句话说,相比于国内近几年才开始出现的极简主义,日本早在 1996 年左右就开始流行“返璞归真”的简约消费观念。“低欲望”是因为大家真的不想购物了吗?应该不是,很多人选择“低欲望”的极简主义是因为口袋里真的没钱了,所以才变得非常谨慎—-不买、不收取不需要的东西。

那么主动拥抱极简主义有没有什么好处呢?

当然有。乔舒亚·贝克尔(Joshua Becker)曾经写过一本书《极简主义改变了我》,并创建了一个网站《Becoming Minimalist》专门倡导极简主义。乔舒亚认为所谓的极简主义,是通过精简我们生活当中的各种杂物,把身边可能可能会让我们分心的、多余的物品统统舍弃掉,只留下生活中必须的、和让我们喜欢的物品。这样没有了冗余物品的干扰,生活会变得“清爽”起来,还会潜意识地提升我们身边那些重要事物的地位,从而改变我们的生活,让生活凸显出它的真正价值,并让我们获得真正的幸福感。

换句话说,主动拥抱极简主义的人,相当于主动在对生活做减法。要知道,生活中做加法非常容易,而做减法其实却是件很难的事情。懂得做减法的前提,是让清晰目标,并愿意根据目标对生活进行取舍——凡是有利于目标实现的东西,就保留着;凡是不利于目标实现的东西,就统统舍弃掉。

因此,真正能够主动选择极简主义的人,往往清晰地知道自己内心想要什么,并愿意为此去做减法,去舍弃掉另一些东西。这才是极简主义的正确打开模式。

极简主义本身并没有对错之分。但假如你是一个资源有限的自媒体创作者,主动拥抱极简主义确实能够让你集中有限的人力、财力和物力资源,去实现你最想要实现的目标!


微博头条文章作者:<strong>【月诚故事】</strong>

微信公众号:<strong>【月诚故事】</strong>自媒体运营小白的成长日记

联系邮箱:messages (à) intorich (.) com

<img src="/img/wechat.png" alt="【月诚故事】自媒体运营小白的成长日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