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张煜医生爆料“肿瘤治疗黑幕”,并表示“若卫健委无回应,将开直播向更多人解释真相”?【月诚故事】
标题: 《如何看待张煜医生爆料“肿瘤治疗黑幕”,并表示“若卫健委无回应,将开直播向更多人解释真相”?【月诚故事】》
在今天的微博热榜上,有一则非常具有争议性的新闻话题 #张煜医生再次发声#。根据经济观察网发起的知乎话题《如何看待张煜医生再次发文请求参与「公开辩论」,并表示「若卫健委无回应,将开直播向更多人解释真相」?》描述,“5 月 5 日,‘肿瘤治疗事件’当事人之一、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肿瘤内科医生张煜再次发文,请求国家卫健委允许他与参与‘肿瘤治疗事件’调查的专家团进行公开辩论。经济观察网就此采访张煜,‘如果这一请求等不到回应怎么办?’张煜对经济观察网表示,‘催一次。然后写文章,开直播,向更多的人解释真相。’”
根据经济观察网的后续报道,“张煜表示,如果他在所请求的公开辩论中输了,他愿意承担被吊销行医执照、剥夺行医资格的后果。如果辩论赢了,张煜希望卫健委能更换专家团,并对‘肿瘤治疗事件’进行二次调查,期望得到一个更加公平公正的结果。在帖子最后,张煜再次呼吁医疗改革,严控医疗不良行为,希望更多人一起推动我国医疗越来越好。”
这可不是一件小事,因为这里面涉及到了非常难以完美解决的“医患纠纷”问题。
举个例子。根据知乎话题《有哪些医患纠纷让人感到很心酸? - 听行歌的回答 - 知乎》答主“听行歌”所讲述的故事,“张世林 1986 年以高出复旦大学录取分数线 20 多分的成绩考入了第二军医大学军医系 ,……在校期间世林成绩非常优异,毕业时总分位居全系第二,按成绩可留校或分配到离家近的大医院,但他选择了支边,把机会留给了其他同学,把困难留给了自己。…… 3 年后他从新疆考研回到了母校第二军医大学,硕博连读,成绩优异,毕业后留在长海医院泌尿外科工作,成为一名优秀的外科医生。是大家公认的好医生。2005 年转业后,世林来到复旦大学肿瘤医院泌尿外科工作,在这里他曾经非常热爱自己的工作,爱院如家,每天朝五晚九,有时一周要做 17 台手术。虽然繁忙,但他体会到作为一名医生的价值,直到有一天⋯⋯”
这个故事有点长,简单地说,张世林医生当时因为同情一位家里经济条件不好的小患者,决定釆用那个年代最有效也是最廉价的治疗方法:手术切除肿瘤。站在患者角度,这是当时最省钱的治疗方案,但同时这也意味着,张世林医生本人需要承担更大的医疗风险。很不幸,手术中患者出现了意外,之后经专家鉴定讨论,认为张医生不存在责任,但家属不依不饶,在医院拉横幅,采用了各种办法在医院医闹。张世林也因此受到了莫大的刺激,最后是以纵身一跃的跳楼方式结束了他自己的济世生涯。
这样的医患纠纷和悲剧故事其实还有很多。很多时候,医生需要在众多的因素当中进行各种利弊权衡。譬如在武汉抗疫电视剧《在一起 (2020)》当中有一个场景,医生需要决定一位住院病人的治疗方案,但是这个病人的病情状况出现了两种完全相斥的不同信号指示。换句话说,医生的每一次治疗决策当中都包含了各种各样的潜在风险。
那么医护人群当中有没有坏人呢?答案是肯定的。譬如知乎话题《郑大一附院呼吸二科主任王静遭实名举报,院方回应正进行调查,目前情况如何?》曾讨论过的事件。但这种事情一旦曝光,这个医生的职业生涯也就结束了。
站在医院的角度来说,医院也是看重名声的。尤其是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医患纠纷,相信没有哪家知名的公立三甲医院会为了包庇个别医德名声不好的医生,而毁掉整个医院的名声和招牌。再准确地说,医院里都有专门的医务部负责管理医生,为了维护医院的名声,医务部也会坚决处理医德医术有问题的医生。
所以单从解决问题的角度来看,张煜医生更加合理一些的做法应该是向涉事医院的医务部进行举报,即便跨级举报也应当是向区一级或市一级的卫健委举报 LW 医生。在医务部或卫健委的面前,医生实际处于被监管的地位。像上面提到的郑一大附院科主任被实名举报的问题,院方出于自身名誉考虑,哪怕是科主任医师,也一定会进行调查和处理掉这些有问题的个别医生。
但是张煜医生直接跳过医院的医务部和各级卫健委,直接通过媒体渠道爆料“肿瘤治疗黑幕”,那么对于很多缺乏肿瘤专业相关医学知识的吃瓜群众而言,更多的只会掀起医护和病患之间的对立矛盾,却并不能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
这里强调一下,张煜医生本身并没有恶意,更像是一位在医学上相当较真的年轻医生,希望肿瘤治疗能够遵从最权威的肿瘤治疗指南(中国 CSCO 指南、美国 NCCN 指南或欧洲 ESMO 指南)。而上海 LW 医生则是一位在临床上有多年肿瘤治疗经验的副主任医师。根据中国新闻网发起的知乎讨论话题《北医三院医生反映肿瘤治疗黑幕,国家卫健委回应:治疗基本符合规范,如有违法违规绝不护短,你怎么看? - 知乎》描述,“……国家卫健委……组织国家癌症中心和国内相关领域的权威专家,对病例整个治疗的过程进行专家和同行的评议,经过专家和同行的评议,认为整个治疗过程当中,治疗的原则还是基本符合规范的。”
毕竟这是国家卫健委组织国家癌症中心和国内相关领域的权威专家得出的官方结论,完全没必要去袒护一个地方医院的副主任医师。换句话说,LW 医生使用的治疗方案在大原则上是没问题的,但在细节方面或许存在一些瑕疵。
这样就很麻烦了。如果 LW 医生的治疗方案大原则上没错,那么会不会是张煜医生作为普通的肿瘤医生,没有领会副主任医师的临床治疗依据和思路精髓呢?又或者会不会吃瓜群众们分成三派:一派支持 LW 医生并指责张煜医生蓄意抹黑 LW 医生;另一派力挺张煜医生并网暴 LW 医生是黑心医生;还有一派别有用心的人煽风点火、作壁上观,乘机攻击中国医疗制度,蓄意制造国内医患矛盾对立呢?
换句话说,原本去医务部直接反映这个问题才是解决问题最有效的办法,而张煜医生这次通过舆论媒体“爆料黑幕”会不会是被人利用了呢?
举个例子,昨天的微博热搜榜上有一则热搜话题 #兰州一小区禁止特斯拉入# 。乍一看,好像挺不公平的,但点进去之后就会发现,这个小区是一个军人家属区,不过小区名称却被马赛克掉了。要知道,军事区可不是能够随便拍照的地方,而特斯拉坚持在车身使用八个无死角的高清摄像头自动拍照识别周围画面,所以军事区不让进是件很合理的事情。但这个话题却使用了“兰州一小区”来混淆视听,不知道用意何在?还好,这个话题现在已经撤了。
再举个例子,知乎上有个热门讨论话题《如何看待成都一顾客要求旁桌室内不抽烟反被泼不明液体?你认为公共场所抽烟的行为应如何杜绝? - 陈仙男大天才的回答 - 知乎》。从自媒体运营的角度来看,当时这个视频的传播速度很快,手法相当专业,但被传播的视频却是被刻意掐头去尾的。后来看了自媒体文章《丑国使领馆亲自出场后,导演“劝阻吸烟”的事件“女拳”被团灭!》才知道,原来这真是灯塔国在背后策划的一出戏,事件中的两位年轻女孩也都是直接接受美国方面培训与指示的反华头目。
从这个角度来看,张煜医生这次的爆料事件能够迅速传播,背后很可能也存在着一小撮别有用心的人在煽风点火。
客观来说,大部分的医护人员都是有使命感的。譬如在五一期间,有一些公立医院的夜班护士在上完夜班之后却没有回家补觉,而是又出现在了白天打疫苗的岗位上。原因是因为医院刚刚新到了一批疫苗,而过来医院打疫苗的人太多了,没办法,医院人手不够,所以护士们只能不睡觉拼命顶上前线继续工作。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整体来说,医护人员是值得尊重的。如果有可能的话,张煜医生或者 LW 医生最好直接去法院起诉对方,而不是让对方“被网暴”、“被社死”,毕竟个体案例永远不能代表整体。一旦张煜医生提供的证据能够实锤“黑幕”,就让 LW 医生付出该有的代价;而如果 LW 医生的做法确实没有问题,那就还 LW 医生一个清白的名声。
张煜医生的出发点或许是好的,但在众多有效解决实际问题的途径中,张煜医生的做法确实有些值得商榷。
微博头条文章作者:<strong>【月诚故事】</strong>
微信公众号:<strong>【月诚故事】</strong>自媒体运营小白的成长日记
联系邮箱:messages (à) intorich (.) com
<img src="/img/wechat.png" alt="【月诚故事】自媒体运营小白的成长日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