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必要花那么多钱举办一场婚礼?【月诚故事】

标题: 《有没有必要花那么多钱举办一场婚礼?【月诚故事】

今早知乎热榜当前排名的榜首热议话题是由“中新社国是直通车”发起的《雄安被确认为婚俗改革实验区,通过 3 年实验遏制婚俗不正之风,或将产生哪些具体影响?》。话题下方评论区排名第一的答主已经匿名,他的回答非常简短:“仔细想一想,阻碍结婚率提高这几大障碍,房价、医疗、教育、资本家、丈母娘,好像也只有丈母娘是个软柿子了。”

似乎排名前几位答主的回答基本上都是对于该实验政策一边倒的吐槽声音。譬如答主“宏桑”说,“彩礼不是结婚率和生育率降低的核心原因,房价才是。彩礼及彩礼背后的男女对立,本质上只是阶层固化下的矛盾转移。……”答主“郑庄公”说,“婚俗是由经济制度决定的,经济制度不改变,不是用某些政策就能扭转的。想用政策强行扭转,是唯心主义。……”答主“养猪酱”吐槽说,“为什么离婚冷静期不用设实验区就能全国推广。”

这就有意思了。“婚俗”是“婚俗礼仪”的一部分,一般简称为“婚礼”。那么为什么雄安要进行婚礼改革,推出这么一个不讨好的婚俗政策呢?又或者再极端一些去思考,花那么多钱举办一场婚礼真的有必要吗?

碰巧,四年前的综艺节目《奇葩说》就有一期节目的辩题叫做“婚礼真的有必要吗?”

在很多人眼中,这是一个完全没有必要存在的辩题,理论上应该正方必胜。因为结婚是一辈子的大事,而婚俗礼仪又是千百年来传承下来的习俗,不举行婚礼还能算作是结婚吗?据说黄磊在做客嘉宾的时候,也是这样说的:“我经常幻想女儿出嫁的画面,我一定会哭。但如果有一天,那个男的跟我女儿说,没有婚礼。那我就会跟女儿说,不要嫁给他。连那样的一个仪式感都没有,我觉得是不对的。”

如果说,结婚是生命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里程碑,那么婚礼就是这个里程碑的奠基仪式。这么明显的事实,反方究竟会如何反驳呢?

反方辩手董婧认为“婚礼是一种商业化的结果,我们不必被礼数捆绑,让自己的神经高度紧绷”,接着董婧给出了一位王先生被准岳父催要婚礼和彩礼钱而最终没能结婚的故事。

这倒也是事实,毕竟房价已经那么高了、医疗又涉及到“命重要还是钱重要”的道德话题、而教育的钱也不能省,那么想要凑齐婚礼和彩礼的钱就只能多花费几年的时间积累。谁不想让自己和心爱的人留下一个美好的婚礼纪念呢?然而经济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而商家们已经列出了婚礼的价钱和等级。那么办不起一场让自家和亲家满意的婚礼,就只能让结婚大事再往后拖拖。于是乎,其中一部分人为了能够结婚而选择了简办婚礼。因此,简办婚礼其实是适婚青年在众多因素限制下的一种相对折中的妥协办法。

在古代社会,婚姻具有极高的地位。《礼记·婚礼》记载,“婚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一段完整的婚礼包含了“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个步骤,其中“纳彩”需要男方派遣家族里主事之人或者具有社会地位的人士前往女方家中行纳彩之礼,一般携带五谷、六畜和少量礼金作为纳彩的礼品。纳彩之后,男女双方家族的社会关系基本确立,再进一步完成婚礼的后续事宜。

但与此同时,古代封建社会家族对于人身的控制也是极为严密的。庞大的宗族体系、复杂的社会关系、严密的封建礼制,使得家族和家族之间形成了一套极为严苛繁冗的礼仪制度和社会关系。譬如“夫为妻纲,父为子纲”,又譬如“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封建社会结婚之后男尊女卑,妻子在家中的称谓变成了“贱内”。换句话说,封建社会的婚姻是不平等的,女方嫁人后就是男方家里的财产,基本上“夫为妻纲”,和娘家说了拜拜。

到了现代社会,我国的第一部法律就是 1950 年颁布的《婚姻法》,强调男女平等、婚姻自由。婚姻法甚至比 1954 年颁布的国家宪法还要早上几年。这时候的婚俗礼仪明显要比古代社会的“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个步骤简化了许多,夫为妻纲不再成立,女方嫁人后不再是男方家里的财产,社会生产力也得到了极大的解放。正如美国拜登总统在 5 月 19 日公开演讲中所引用的毛主席名言——“Women hold up half the world.”(妇女能顶半边天),参见《拜登在公开演讲中引用毛主席名言:妇女能顶半边天》。

因此婚俗礼仪的简化,其实不是最近才发生的,至少在 1950 年《婚姻法》颁布的时候就已经在持续发生了。反而是在过去几十年里,随着经济发展和消费主义的盛行,多花点钱举办婚礼变成了一种消费攀比和面子工程。试想一下,当你亲家周围所有人结婚都有一场“完美婚礼”,那么你们的婚礼能够拉跨吗?

知乎上有许多类似的讨论话题,譬如《花那么多钱举办婚礼的意义在哪呢?》。根据当事人成长环境及经济实力等众多因素方面的差异,有人持正面观点,认为结婚是件大事,砸锅卖铁也值得,只要两个人是一条心,没什么事儿办不成;也有人持反面观点,小时候每次参加别人的婚礼都觉得特别不自在,长大后依然不喜欢这种表演给别人看你很幸福的形式,不喜欢这种以结婚为借口讨好甲方合作商同行之类的形式,更不喜欢用结婚收份子揽钱的形式。

这时候,婚俗礼仪在部分地区进行改革实验就变得有意义了。至少对于想要早点结婚、简化婚礼的“少部分穷人”来说,多了一个正大光明的“借口”,同时也少了一份被“传统”婚俗礼仪道德绑定的束缚。而对于坚持认为彩礼钱给多少就代表了爱情有深的“传统”家庭来说,实验区的存在和缓冲也不至于一刀切的政策改变。

事实上,在雄安地区被确认为婚俗改革实验区之前,民政部已经把很多地区列入了全国婚俗改革实验区,其中包括了“河北省河间市,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青山区、乌兰察布市集宁区,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吉林省永吉县,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东台市,河南省开封市禹王台区、宁陵县,湖南省澧县,广东省广州市,重庆市大足区,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等地区。

这些地方其实有个共同点,当地的彩礼钱相对给的较少。换句话说,在这些地方进行婚俗礼仪改革实验,实际影响程度会相对较小。特别是重庆大足区、成都武侯区这种地方,基本上就没有彩礼习俗。在这种地方进行“改革”,更容易从简开始,先易后难。通过先行示范效应,逐步减少全国其他地区的天价彩礼、铺张浪费、低俗婚闹、随礼攀比等不正之风。

类似的经典问题其实还有《女友结婚非要买天然钻石,结婚一定要买天然钻戒吗?【月诚故事】》。用巴菲特的话说,“……我和查理聊天时说过,要是花 100 万能买来爱该多好。买不来的。只有付出爱,才能换来爱。无论你为别人付出多少,总能得到更多回报。不付出,没回报。我接触过的人,凡是能得到爱的,没有觉得自己不成功的。没人爱的人享受不了成功的快乐。”

所以对于如何找到好的伴侣,巴菲特的建议是,“最主要的是看双方在大问题上的想法,在大问题上,双方的想法要一致。别以为结婚以后你能改变对方。选择伴侣时,选比自己更优秀的人。”而巴菲特的合伙人搭档查理·芒格则说,“找到好配偶唯一的最佳方法是你首先必须值得拥有好配偶。因为从定义上来说,好配偶可绝不是傻瓜。”

换句话说,婚礼确实重要。然而更重要的是:好配偶可绝不是傻瓜,美好的爱情也绝不是用金钱可以衡量的。要得到你想要的某样东西,最可靠的办法是让你自己配得上它。


微博头条文章作者:<strong>【月诚故事】</strong>

微信公众号:<strong>【月诚故事】</strong>自媒体运营小白的成长日记

联系邮箱:messages (à) intorich (.) com

<img src="/img/wechat.png" alt="【月诚故事】自媒体运营小白的成长日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