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数学天才韦东奕手中的四样“神器”【月诚故事】

标题: 《北大数学天才韦东奕手中的四样“神器”【月诚故事】

今早的知乎热榜上,高考相关话题终于爬升至榜单前列。当前排名前三的话题当中,有两个话题都和高考相关。

其中榜首话题《2021 年高考福州一考点语文考试提前三分钟打铃并收卷,官方回应正处理,真实情况是怎样的? - 知乎》真没啥可说的,标题已经写明“官方回应正在处理”。高考组织和保障工作本身更像是一场大规模的社会动员,考虑到福建省的高考今天还在进行当中,高考各环节保障工作的方方面面都需要人手,估计详细的官方处理调查结果应该没那么快出来,需要更多的时间和包容去等待官方通报结果出来才好讨论。

另一则话题《如何评价 2021 高考全国乙卷数学?今年题目难度如何?有哪些变化? - 知乎》是关于数学的,同样没啥可说的。标题写的是“题目难度如何”,那么至少应该等待所有考试全部结束之后,通过正规渠道获取高考全国乙卷数学试题,再来对答案!

不过既然是关于数学的话题,就不能不提到北大数学天才韦东奕教授。韦东奕教授今年 29 岁,出生于数学世家。根据百度百科资料显示,韦东奕的父亲韦忠礼教授是山东大学博士生导师,控制理论和控制工程学科带头人,全国优秀教师,山东省中青年学术骨干培养对象,校级拔尖人才,山东省数学会理事。而韦东奕教授本人曾连续获得第 49 届、第 50 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IMO)满分、金牌第一名,还囊括了华罗庚久金奖、陈省身金奖、林家翘金奖、许宝騄金奖、个人全能金奖以及周炜良银奖等等。

至于这些金牌的含金量有多高,之前网上已经有很多文章进行过解读,这里无须赘述。仅仅是 IMO 国际数学竞赛,全球范围内能够连续两届获得满分的成绩的选手似乎目前只有韦东奕一人,据说“当时美国麻省理工(MIT)等多所世界名校主动向他敞开校门,美国哈佛大学更是为了他不惜“打破校规”——只要他愿意来哈佛读书,可以直接免掉英语考试。但韦东奕依然选择留在了国内,在北京大学攻读硕士、博士,后留校任教。”

谦虚一点地说,韦东奕教授是几十年难得一遇的数学天才,数学水平在全球同时代青年当中数一数二。不谦虚地说,在全球同时代青年当中,韦东奕教授的数学水平敢说第二,就没人敢称第一。

那么韦东奕教授的数学到底是怎么学的呢?有没有什么“秘籍”或者“神器”呢?

要知道,数学技能也是一项技能。在每个人时间和精力都有限的情况下,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每天只有固定的 24 个小时,熟练掌握一门技能就意味着需要在这个技能上花费更多的时间去打磨,也意味着需要主动牺牲或者放弃掉其他技能的习得时间。因为对数学极度痴迷,韦东奕教授在成长的过程中有意或者无意放弃了一些其他技能,譬如采访镜头前的演讲能力和表演能力。

但如果仔细观察那段时间不长的被采访视频对话,就会发现韦东奕教授更像是一名“扫地僧”,面对采访有问必答,而且直奔主题,采用了简明扼要的封闭回答策略:

  • 记者问“你是谁?”。韦教授回答“北大的本硕生,现在的北大教师”。

  • 记者问“怎么选择的专业?”。韦教授回答“对数学感兴趣,又是数学特长保送生,基于这两个原因选的数学专业。”

  • 记者问“怎么保送的?”。韦教授回答“参加数学竞赛,山东第一名(告诉你第一名是可能保送的,其他不清楚)。”

  • 记者说“祝福一下马上要高考的考生”。韦教授回答,“加油,欢迎。我也不会说别的啦(礼貌而委婉地提醒你我的采访发言结束了)”

注意到没有,对话中的韦东奕教授没有提及任何与采访主题无关的其他内容,所有的回答都极为简短精炼,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全程没有一句废话,不失礼节且面带微笑。

这和喜剧表演当中的 「Yes, And…」 开放练习截然相反,因为采用了封闭性的简短回答,所以能在最短时间内把聊天话题直接聊死。这样既可以不失礼节地配合记者完成采访任务,又可以最大程度上节省了他自己的时间。由此可见,面对这次突如其来的意外采访,韦东奕教授的沟通能力完全没有问题。不仅如此,而且沟通表达的效率极高,说他是“扫地僧”也并不为过。

回到正题,三人行必有我师,想要学好数学,不妨先来了解一下“扫地僧”韦东奕教授手中的四样“神器”!

第一样神器是《华罗庚数学学校》教材。

根据新闻报道,“韦东奕出身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母均任教于山东建筑大学,父亲是数学教授。韦东奕对数学的痴迷显然受到家庭的影响,他说,家里有很多关于数学的书,浅显的或难懂的,上小学时,他就时常随手拿来读,读关于数学的书是他消遣的一种方式。小学一年级时,韦东奕读到一本名为《华罗庚数学学校》的书,从此真正喜欢上数学。韦东奕说,其实,这本书并没有特别之处,书中都是难度很大的数学题,他却从解出第一道数学题开始,体会到一种与众不同的乐趣。”

这里划重点, 小学一年级时,韦东奕读到一本名为《华罗庚数学学校》的书,从此真正喜欢上数学。

数学这门学科很多人会感觉非常枯燥,能够让一个人在小学一年级就爱上数学,这本《华罗庚数学学校》的书究竟是怎样的一本数学启蒙书籍呢?正好在高考前的 5 月 31 日的晚八点,央视《国家记忆》栏目上映了一部纪录片《统编教材 国家事权》,让更多人注意到了当年的这本数学教材。

1953 年 5 月,当时是一个世界格局风云变换的历史时代。苏联领袖刚刚去世没多久,抗美援朝战争马上就要结束。国内各行各业百废待兴,新中国急需培养一大批科技人才参与国家建设。根据央视《国家记忆》栏目官方微博【#毛泽东要求抽调大批干部编写教材#】介绍,“1953 年 5 月 18 日,一份来自教育部的请示报告引起了毛泽东的注意。阅后,毛泽东询问道:‘现在编教材的人有多少?’回答是三十多个。毛泽东听后意味深长地说:‘这么重要的工作,三十个编辑太少了,增加到三百人也不算多。宁可把别的摊子缩小点,必须抽调大批干部编写教材。’毛泽东口中‘这么重要的工作’,就是正在编写的全国中小学教材。……”

“随后,一场辐射全国的人才大集结,因为编写教材而起。从 1950 年到 1966 年,新中国最顶尖的文学家、科学家、教育家参与中小学教材编写,可谓群星璀璨。数学有华罗庚,语文有吕叔湘,英语有许国璋,物理有严济慈,地理有竺可桢。在那个白手起家的年代,在整个国家对于人才的殷殷期盼中,全社会的智慧凝结成了一本本中小学教材……”

小结一下,《华罗庚数学学校》这套中小学数学教材是当年举全国之力,调集全国顶级科学家,集全社会智慧凝结而成的一套经典教材。韦东奕也正是因为小学一年级读到了这本名为《华罗庚数学学校》的书,从此真正喜欢上数学。数学兴趣的启蒙很难,对韦东奕而言,这或许是一次偶然,这或许又是一种必然。

第二样神器是——收音机。

在移动互联网和手机已经普及的今天,用大拇指想一想也能知道,明显手机的可玩性要更高一些,竟然还会有人听收音机?据不可靠数据显示,现在除了在路上开车会有人听一下收音机,其他场合真正使用收音机听节目的人不足 0.5%。很巧的是,韦东奕就是那百分之零点五的少数人。

各种版本的韦东奕故事当中都会提到一个关键词——收音机:“在韦东奕的世界中,虽然经常一个人待着,但他有一个‘挚友’——收音机。‘我回宿舍后,基本一直在听收音机,主要听一下新闻广播’,了解韦东奕的人说。他喜欢一边听收音机,一边到处走动。……平时几乎不看电视,也没有微信,除了查资料几乎不上网,但是爱听收音机。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做数学题,你要是跟他聊数学,他就有兴趣,其他的一概不在意。……”

为什么是收音机呢?

其实这和我们大脑接收信息的方式有关。身处互联网信息爆炸的时代,大部分人都淹没在了各种山呼海啸的碎片信息之中,大脑也处于一种需要不停接收各种突发信息的随机待命状态。对于大脑而言,每一次的任务切换和注意力转移都是需要消耗能量的。如同早上开始上班刚坐下,一般至少需要几分钟时间适应才能逐渐进入工作状态。频繁地被外界信息打断思路,则很容易出现注意力分散的问题。因此对于数学研究这种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的单线程长时间任务而言,主动减少外部环境碎片信息的干扰非常重要。

相比之下,收音机的好处不仅在于可以让你的眼睛放假,不用一直盯着手机屏幕。更重要的是,听收音机可以让你的大脑处于一种被动放松状态,不需要可以地去主动寻找文字、图片、视频当中的刺激点。这两种信息接收方式是完全不同的。如果一个人周末在手机上刷短视频,整个过程当中不会察觉时间的流逝,眼睛和大脑会不停地主动寻找刺激点,但放下手机之后整个人会莫名地觉得自己很累。相反,如果只听收音机广播,就打破了互联网信息互动的“触发–反馈–接收”模式,整个过程都是被动的。因为不需要主动搜寻刺激点,所以长时间听广播反而会让人觉得惬意和放松。等到放下收音机之后,也会觉得整个人一点都不累。

听收音机广播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获取信息的效率。当大脑面对互联网海量的新闻信息,处理起来其实是需要消耗时间和精力的。而收音机广播当中最主要的几个央广频道每天早上、中午、晚上都会播报新闻节目。基本上,新闻节目会对最近发生的重大新闻进行梳理,并连线一些嘉宾和专家对热点事件进行评论。基本上每天听完半个小时左右的新闻节目,就相当于看完各大新闻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上面的重大新闻了,该知道的都知道了,新闻节目当中没有提到的内容也大多属于没有必要去关注的内容。互联网模式下,每个新闻网站都希望增加用户活跃时间,因此会想办法吸引用户眼球。但在收音机模式下,新闻节目的时间是固定的,有限的时间里能够获得更多的优质精选内容,接受信息的时间和强度也都更加容易可控一些。

由此可知,为什么韦东奕平时几乎不看电视,也没有微信,但回宿舍后,基本一直在听收音机。因为在休息时间收听收音机那是真的放松和惬意。

至于选择什么样的收音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主要还得是从个人需求出发,常见的相对比较经典的收音机型号包括:

  • 德生 R-202T (¥38+)/ R-909 (¥61+)/ DR-920c (¥99+)

  • 德生 PL-380 (¥178+)/ PL-600 (¥388+)/ PL-990 (¥1249+)

  • 德生 R-9700DX (¥205+)/ S-2000 (¥1598+)/ GR-88P (¥124+)

  • 德劲 DE221 (¥55+)/ DE1103 (¥310+)

以上括号里的价格是根据 618 年中大促从电商网站上目前暂时能找到的最低优惠价格。价格不是重点,重点说一下这些型号之间的主要区别以及应该如何挑选一台适合自己的收音机。

如果居住在大城市,只是最基本的收听 FM 调频广播功能,直接选择当前优惠价只要 40 元左右的德生 R-202T 就能满足需求。R-202T 的主要优点包括:1. 覆盖了 64-88 和 88-108 的 FM 调频广播全波段;2. 只需要两节电池非常便携;3. 产品结构简洁,非常耐用。

如果居住在山区、农村或者偏远郊区,平时以收听中波和短波信号为主,那么首推使用了二次调频技术的德生 R-9700DX 。R-9700DX 的主要优点包括:1. 二次变频技术对短波信号的优化;2. 二次变频指针收音机当中的旗舰产品,价格却很便宜。相比之下,R-909 也能收听短波,但没有二次变频技术,所以需要附近环境的广播信号更好一些才行。而 DR-920c 开头的 DR 代表了 Digital Radio,从名字就能知道这是一款数显收音机。简单来说,收听短波广播 R-909 是基本款,DR-920c 把指针升级成了数显,R-9700DX 则加入了强大的二次变频技术。

如果在城市和农村之间往返,对全波段都有需求的,可以选择德生便携收音机当中的 PL 旗舰系列。

其中 PL-310ET / PL-380 / PL-330 全都使用了 DSP 数字芯片,收听 FM 调频广播的音质很好。区别就是,PL-310ET 可以外接天线,PL-380 第一次使用了德生的 ETM 快速搜台技术,德生 ETM 功能可以说是目前所有收音机功能中自动搜台最爽的,PL-330 加入了高端收音机才有的“同步检波”功能,有人认为中端机的“同步检波功能”只是“噱头”,也有人喜欢这个功能,所以 3 系列机型有没有必要加入这个功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三台机型当中首推 PL-380,年中大促的优惠价格只比 PL-310ET 多出 5 元左右,是目前德生销量最好的中端机型。对于大部分人来说,3 系列的收音机已经非常完美,而且这个系列的收音机还很便携,只比普通手机稍厚一些,但整体上的尺寸和重量都很“迷你”,所以选择任何一台都很不错。

到了德生的 6 系列,首推最为经典也是性价比最高的 PL-600 收音机。德生 3 系机是三电池 DSP 机,6 系是四电池二次变频机,以收听中短波为主建议直接买 6 系列的收音机。其中 PL-660 要比 PL-600 多了航空波段,单从产品稳定性来说,功能相对少一些的 PL-600 反而会更加稳定一些。PL-680 则既有 PL-600 好看的外形,又有 PL-660 多功能的芯片,只不过价格快达到 PL-600 的两倍了。不喜欢功能过多过于复杂的用户,选择 PL-600 收音机足矣。

需要注意的是,二次变频机器的尺寸体积普遍偏大,而且二变机技术相对费电一些。如果说 3 系列收音机像是手机,那么半斤左右重量的 6 系列收音机则更像是大块砖头,没有那么便携。

德生 PL-880 / PL-990 则是 PL 系列当中的旗舰机型。PL-880 是德生为 20 周年纪念所推出的旗舰机型,PL-990 是现在的新旗舰。和 6 系列的二次变频技术相比,PL-880 号称是“三次变频”,也就是在二次变频之后再接入 DSP 芯片,相当于营销的噱头。除此之外,旗舰机型拥有更好的音响效果,可以蓝牙连接手机,可以插卡,功能变得更加丰富了。但是光从收音机的角度来看,其实中端收音机外接木质音箱可以取得更好的声音效果。因此如果不是收音机发烧友,没必要选择 PL-880 / PL-990;如果是收音机发烧友,完全可以选择更为强大的台式收音机。

德生 S-2000 就是一款经典的台式机。除了价格高一些,体积大一些,出门不方便携带之外,S-2000 本身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德生 GR-88P 则是专门为户外应急场景而设计的一款手摇发电收音机。大多数情况下,收音机还是使用电池更加方便一些。

因为篇幅有限,就不继续介绍其他型号的收音机了。

还有一种比较常见的场景可能是,有人收听广播只是为了听音乐,毕竟短波广播因为距离较远,信号较弱,音质要比调频广播相差很多。所以收音机的实际使用当中,收听调频音乐广播非常常见。这种需求之下,至少可以有两种选择。一种是选择诸如“飞利浦BTM2310/93”这种自带 FM 收音机功能的音响设备。另一种是选择使用 DSP 芯片的收音机外接木质音箱。不过考虑到广播的信号带宽有限,广播信号在音质方面肯定无法达到无损音源的音质效果。因此对于大部分人而言,目前优惠价一百多元的德生 PL-380 机型已经完全足够使用。

第三样和第四样神器分别是——馒头和白开水。

没错,就是韦东奕在接受采访是手中拿着的馒头和白开水。馒头是所有食品当中最节省时间的效率食品之一,方便面还需要先拆包泡热水,馒头是直接拿起来就能吃,吃完了就能做事的应急食物。主要提供的营养没别的,就是淀粉类的多糖能量,能够在人体内水解之后,长时间保持血糖的稳定。而碰巧大脑的高强度运算主要就依赖于糖分,只要血糖供给保持稳定,大脑就能继续运转。

换句话说,馒头和白开水的应急食物补给,能让人在集中注意力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尽可能地避免思路中断。虽然正常饮食不提倡这么做,但在长时间考试等特殊场景下,馒头和白开水有着非常神奇的作用。一般人的长时间考试很少超过四个小时,但根据报道,韦东奕有时候沉迷于数学问题会连续思考奋战 12 个小时以上。这种长时间集中注意力聚焦思考的能力只有极少数大脑肌肉极为发达的科学家才能做到。

以上就是北大数学天才韦东奕手中的四样“神器”。尤其是收音机的合理使用,既能保护眼睛,也能让大脑得到有效地放松。在许多人沉迷于手机的今天,收音机更加凸显了它的独特价值。


微博头条文章作者:<strong>【月诚故事】</strong>

微信公众号:<strong>【月诚故事】</strong>自媒体运营小白的成长日记

联系邮箱:messages (à) intorich (.) com

<img src="/img/wechat.png" alt="【月诚故事】自媒体运营小白的成长日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