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数学枯燥?还是北大老师韦东奕教的数学枯燥?数学教学能和娱乐相结合吗?【月诚故事】
标题: 《是数学枯燥?还是北大老师韦东奕教的数学枯燥?数学教学能和娱乐相结合吗?【月诚故事】》
今早的知乎热榜,当前的榜首热点话题依然还是关于北大老师韦东奕的讨论《网友质疑北大老师韦东奕教学水平呆板,有观点称「北大学生无需生动的讲解」,实际情况如何? - 知乎》。
顺着这个话题首先在网上找到了一位抖音尾号为 8782 的网友所发布的北大韦东奕教学视频。整段视频时长 21 秒,韦东奕站在讲台上面向黑板,一边看着左手上拿着的讲稿,一边右手正在往黑板上书写内容。“一心二用”的同时,台下有学生提出问题,韦东奕没有转过身来,也没有停止“一心二用”,而是“一心三用”同时回答问题。现场氛围更像是一场平等的学术讨论会,可能是因为“一心三用”的原因,韦东奕在这段 21 秒钟的视频片段里,回答问题的整个说话并不是特别连贯。结果就出现了有抖音作者质疑北大老师韦东奕教学水平呆板的看法。
或许这是一种误解。正常一堂课的时间有几十分钟,老师难免会转过身去在黑板上书写上一段时间。在书写过程中,如果台下有人提问,老师其实可以选择书写完毕之后再转过身来回答问题,也可以选择立即回应。这都不是问题。抖音作者上传的这段视频当中,韦东奕确实正在书写板书。但是不能掐头去尾,不能仅凭这段时长 21 秒的视频就认为课堂气氛略显沉闷,或者韦东奕教的数学枯燥。
但不可否认的是,学术科研技能和现场教学技能确实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技能。所以把这两种技能叠在一起,就会出现至少四种组合——1. 学术强+教学强;2. 学术强+教学弱;3. 学术弱+教学弱;4. 学术弱+教学弱。
需要注意的是,每一项技能的熟练掌握都需要经过大量的时间锤炼。根据“一万小时定律”,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一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技能从入门到卓越的必要条件。
因此现实社会中,往往会出现以上四种组合当中的第二、三种,也就是将大部分时间花在了其中一个技能的探索方面,而导致另一种技能所分配到的刻意训练时间相对较少。
更准确地说,公立大学的大部分经费来源主要是国家财政拨款,如果学校聘请学术强的老师,就有可能发表出更多的高水平国际学术文章,从而提高学校的国际声誉和影响力。而学校活动财政拨款的多少,往往是和高水平论文的多少是直接挂钩的。这就决定了公立大学会更愿意选择去聘请学术强的老师。当然要是在同等水平情况下,教学也强肯定更好。但以韦东奕老师为例,这些所谓的“数学天才”只不过是因为他们把更多的时间分配在了学术科研方面。也就是说,可能会有不少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要强于韦东奕老师,但是在学术技能方面,韦东奕老师应该是同时代青年数学教师当中学术能力最强的。
“学术弱+教学弱”一般在校外培训辅导机构当中会更加常见一些。原因也很简单,培训机构大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私营企业,主要盈利也都来自于学生缴纳的各种培训费。这就要求培训班的老师能够“抓住学生”。怎样才能“抓住学生”呢?以当年高中未毕业但却进入新东方名师担任名师的罗永浩老师为例,根据知乎话题《罗永浩是怎么当上新东方GRE辅导老师的? - 知乎用户的回答 - 知乎》答主爆料,“……真正说他讲课好的寥寥无几而被他圈粉的往往是通过他讲段子的录音,这些粉往往是在一个比较差的学校,整日迷茫无所适从,心比天高又自以为是,但从来无法脚踏实地的做一件事,很容易被圈的我敢放话,整个知乎真正听过他讲课的不超过 30 个不要以为听的录音就是他上的课,根本不是。”
换句话说,把说相声讲段子的技巧带入培训班的课堂,确实能够提高课堂的娱乐性。试想一下,同样是培训班的课堂,同样是付费听讲。一间是听讲几段相声的“趣味课堂”,另一间是听讲似乎非常枯燥的专业数学课程,你愿意买票入场哪一间课堂呢?据说根据默多克新闻集团的研究,很多人的好奇心来自于对刺激感的追求(thrill seeking)。所以不难想象,大部分人在面对“刷短视频”和“刷数学题”两种选择的时候,一般都会选择“刷短视频”。
那么为什么会有一小撮人会像北大老师韦东奕这样,对数学特别痴迷呢?
这里就涉及到一个人的兴趣点来自于哪里的问题。知乎日报曾经有一期话题《人类为什么会孜孜不倦地去探索未知?好奇心的意义是什么? - KellyWeaver的回答 - 知乎》曾经分享过一个通俗易懂的例子,倒是可以让一些觉得数学特别枯燥的人去理解为什么会有人愿意孜孜不倦地去探索未知。
作者“KellyWeaver”说,“在 2021 年的今天,每一个证照齐全的心内科医生都会知道,治疗心力衰竭,正确的做法是:要用‘β受体阻滞剂’让病人疲惫不堪的心脏‘慢下来’,好好休养生息。但是,如果你带着 2021 年的今天的这种知识穿越回仅仅四十年前的 1980 年,你不仅不会被当作领先世界四十年的先知,还会被当时的各路医学权威当作 24K 纯傻 X 踩上一万只脚,踩完说不定还要被挂路灯的。这是因为,就算是在仅仅 40 年前,当时的医学界对治疗心力衰竭的共识都还是:舒服是留给死人的!心脏喊累算个屁,洋地黄鞭子抽你丫的,累什么累,起来嗨!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让心脏慢下来休息的‘β受体阻滞剂’,自然也就被列为禁药了——是‘你敢用这个??你不怕害死病人吗??你疯了吗??’的那种禁。而,将持续了好几十年的错误的洋地黄疗法扭转过来的,正是始于 1970 年时一个瑞典小住院医的好奇心。……”
瑞典小住院医 Finn Waagstein 在见习过程中,通过对很多急性心梗的病人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发现了一些“规律”,接着产生了一个非常大胆的想法,“如果我让心脏别跳那么快,让心脏好好歇一歇,恢复一下供血,休养生息一下,会不会其实更有利于病人呢?”
正是这个在当时看来脑洞大开的想法,驱动着 Finn 尝试各种办法去“证实”或者“证伪”。最终 Finn 克服了重重阻力,在少数几位他自己管辖的病人身上尝试这个脑洞。尝试结果证明,临床改善效果非常明显,病人无一病情恶化,甚至于病房的护士都开始暗中支持他进行这种离经叛道的尝试。
从 1970 年瑞典小住院医 Finn 的这个脑洞,到如今“β受体阻滞剂”成为了现代医学界公认的心力衰竭标准治疗药物,已经过去了几十年的时间。作者说,“所以,如果你问我:人类为什么会孜孜不倦地探索未知?写完这个故事到这里,我会说:是一个小住院医的好奇心,是横跨二十年的学术探索,是全球数千万人的生命,是现在及未来的全体人类的健康福祉。愿我们都能在好奇心的驱动下拥有越来越好的明天。”
这里小结一下,大部分公立医院的医护工作者都有着救死扶伤的使命感。正是这种想要挽救生命的力量,驱使着 Finn 脑洞大开去寻找治疗心力衰竭的有效办法,进而有了“提出问题-提出假设猜想-设计实验-得出结论”的具体化的科研探索过程。
数学也是一样,这个世上大部分的学科最终都可以抽象为用具体数值表达的数学模型和算法。每一个看似抽象的数学问题,其实都对应着某一类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案。也就是说,数学更像是一种工具,无论是核电、高铁、芯片、通信还是其他领域的问题,最终的解决方案实现都依赖于数学这个工具。
因此,痴迷于数学的人,兴趣点一定来自于在数学领域探索的乐趣。这种完美解决问题的成就感,永远无法用金钱奖励或者“刷短视频”刺激的娱乐方法来替代。
换句话说,并不是数学枯燥,也不是北大老师韦东奕教的数学枯燥,而是很多人没能发现数学的价值,更没能获得自由探索的乐趣。相比之下,喜欢数学的人可能会很喜欢韦东奕的数学课,因为能够得到更多的思路启发,会产生一种“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解题思路豁然开朗的感受。答主“Beaskue”介绍说,“我蹭过韦神的课,给人的感觉讲得蛮好,有深度,没有花里胡哨的东西,都是实实在在的干货。韦神本人在课堂上,并非媒体报道的呆板形象,偶尔还是能听到他说俏皮话。网友之所以觉得枯燥,大概是习惯了那种生动活泼的授课方式,一时之间难以接受。……”
数学教学和娱乐在理论上完全可以相互结合,但两者的刺激点和驱动力则完全不同。只有在生活中找到了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各种问题的乐趣和成就感,数学知识才会变得可爱生动起来!
微博头条文章作者:<strong>【月诚故事】</strong>
微信公众号:<strong>【月诚故事】</strong>自媒体运营小白的成长日记
联系邮箱:messages (à) intorich (.) com
<img src="/img/wechat.png" alt="【月诚故事】自媒体运营小白的成长日记" />